- 顛覆的金融
- 魏本華
- 1179字
- 2019-10-25 19:16:38
為什么要實行利率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的改革要求,是中國改革新的里程碑。通過國際比較,我們就可以看到中國現階段進行全面改革的必要性:現在中國經濟增長下行,我們認為它已經告別兩位數的經濟增長。同為出口大型經濟,現階段的中國似乎類似于1973年以后的日本和1998年以后的韓國,但做深入的分析后會發現,中國和日韓又不一樣。以下是我們對為什么要實行利率市場化的兩個分析。
建城鎮化體制,寄經濟增長再攀高峰
首先中國城鎮化率遠遠低于日韓,當時這兩個國家的城鎮化率都在70%左右,而中國2013年是53%。理論上來說,一個經濟體如果城鎮化率比較低,那么經濟增長仍有潛力,但實際上中國經濟增長率卻有下降的趨勢,這說明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個能夠支持城鎮化的體制和機制,這也奠定了改革的必要性。
城鎮化的核心是人而不是地,它不僅僅是經濟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被稱為“5+1+1”的全面改革,是指改革措施包括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及生態五方面,另外還涉及軍事和黨的建設。
市場經濟改革的四大原則
其次,在改革目標上,現在和過去也有區別。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十八屆三中全會則是提出要建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一共60條共306項改革措施。在這個過程中,經濟體制依然是最重要的,而奠定市場經濟的四個重要原則,則是未來幾年中需要實現的目標。
第一,政治與市場誰說了算?文件指出市場要起決定的作用,這是非常重大的突破,但是在邊際上是政治來做。未來連邊際上也是市場起作用。
第二,市場應該是體系的而不是碎片化的、分割的。不僅僅反應在區域上,更重要的是要素市場上的統一。本章要討論的利率市場化,是金融體制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有機整體的一部分,不是割裂的現象。
第三,我們要建立的應該是面向全世界的開放市場,而不是封閉市場。上海自貿區的安排就是向全球新的開放標準靠攏。怎么體現這一目標?可以用WTO(世界貿易組織)和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做比較:WTO是自由貿易體制,主要是降低關稅和非關稅的壁壘,但是TPP最重要的是邊境之間的事輻射到境內事務,包括市場完全對等開放等。中美談判時,美國人質疑中國公司不分紅,認為不分紅是對其他企業的歧視。所以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國有企業的平均分紅在2020年要達到30%,這就是競爭中立原則。從利益上來講,上海自貿區的設計是新的更高的開放標準。
第四,既然是市場經濟,那么司法體制會改革,司法應該獨立。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檢察權、審判權應該獨立于政府,至少不會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預。司法體制的改革也在提速,比如法官的遴選制度、公務員的安排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