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前,青丘山一間密室內,兩位筑基修士相對而坐。
董家筑基遞過一枚玉簡,左家筑基探神識進去,當即看到幾個大字:【芝麻洼申氏譜牒】。再往后看,旁行邪上,一目了然。
譜牒是一種記錄家族譜系的表格,幾乎家家都有。
父輩名諱居一格,子輩名諱居一格,子子孫孫按輩份各居一格,叫做“旁行”;
父統諸子,子系于父,誰是誰之子,誰是誰之父,叫做“邪上”。
修士譜牒異于凡人,多數并非直系父子關系,但也是一輩輩往下傳承。
左家筑基從申家開山老祖一直往下看,看到最后面兩個名字時,不禁眉頭深鎖。
申不害,男子,某某年生人。資質:單靈根,修為:煉氣四層,本命天賦:暗影遁。
申青,女子,某某年生人。資質:雙靈根,修為煉氣一層。本命天賦:未覺醒。
“這……沒想到申家還藏著這么兩個寶貝,這就是董兄所說的申氏余孽?”
將玉簡遞還給老者,左姓筑基出言詢問。
“是的,只知他們在書院修行,卻不知是哪家書院。所幸這方圓千里之地只有兩家書院,一是麗澤呂家的麗澤書院,二是鵝湖曹家的鵝湖書院?!?
董家筑基面色十分凝重地說道。
左家筑基略一沉吟,又說:“按生辰推算,這兩個小孩一個十四歲,一個九歲。身負此等逆天資質,若叫他們長大可不得了。董兄,此二子留不得??!莫忘了我家……呃,那個……”
他一時失言,略有些尷尬地端起茶盞,顧左右而言他。
“賢弟放心,明日你便自去,此等手尾老夫料理得了?!?
左家筑基雖未說破,但老者已然會意。
他淇水董家乃是儒修一脈,深知儒家最記國恨家仇,是要寫入史書代代相傳的。既滅了申家,勢必要斬草除根。
這兩個申家弟子的資質實在太好,若成長起來,一定會是兩家的心腹之患。
身負靈根者本就很少,而單靈根的修士更是鳳毛麟角,他活了兩百多歲也沒聽說哪家出過一個。
靈根以五行劃分,最次者是金、木、水、火、土五系俱全的雜靈根;最佳者乃是單一五行屬性的靈根,被稱為單靈根。
所謂靈根實際上指的是人體中的特殊經脈,這種經脈能溝通外界,吸收天地間的靈氣,將之導入丹田,形成修士的法力。
靈氣由五系雜合而成,相生相克,形成平衡。但幾乎所有的修真功法都只能吸收單一屬性的靈氣,否則運功路線、修煉難度和危險性將會大大增加,稍不留神就走火入魔,經脈俱廢。
這樣一來,吸納的靈氣越駁雜,分離起來就越困難。而單靈根修士只會吸納某一單一屬性的靈氣,根本不用分離,因此修煉速度極快,且幾乎沒有瓶頸。只要功法得當,一路修煉到金丹期也非難事。
申不害對左、董兩家而言,絕對大大有害!
左家筑基提到他家之事,則涉及另一樁秘辛。
原來左家曾被另一修真家族所滅,一位先祖僥幸逃了出來,后來流落到淇水董家領地。當時董家的領主是位仁厚之人,一時起了善念,留下此人,讓其做了家奴。
也是天不絕左家,這位左家先祖身負靈根,憑借家傳功法悄悄修煉,最終被董家的修士發現。董家修士倒也沒為難他,反而將其招為女婿。
左家先祖依托妻族力量,一路修煉到筑基。最后還是董家幫其出手,反殺回去滅掉了仇家,并將仇家滅族。
再后來,左家先祖在艾山占了一塊地盤,重新延續家族。董家對左家其實有再造之恩,兩家世代聯姻,互為奧援。
左家這段往事可謂前車之鑒,董家老修自然知道。他已殘暮之年,大道無望,斷不想給子孫留下后患。
就在芝麻洼忙著遷徙時,兩隊董家修士從青丘山啟程,秘密前往麗澤和鵝湖,尋訪申家兄妹。
書院是當時興起的一種儒門道場,培養的并不是凡人學士,而是修士。
書院也是由修真家族設立,只有金丹家族才有資格和能力建立書院,大多數是一家開辦,也有兩家或者多家合辦的。除了培養自家子弟外,書院也有少部分名額會發放給附庸或者周邊的家族。
當然這名額不白給。
招收條件相當嚴苛,只招收資質極為優異的弟子。一旦確立師承關系,弟子與書院之間要簽訂各式各樣的契約。說白了,一旦你將來執掌家族,那你在位期間,你家幾乎等同于書院附庸。
除此之外,弟子每年須向學院繳納一大筆靈石。
盡管如此,小家族也會打破頭搶這些名額。
培養一名高階修士實在太難了,別的不說,小家族一般根本沒有高階的功法傳承。所以小家族中一旦出現人才,會拼命把人往書院里塞,砸鍋賣鐵也在所不惜。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煉氣家族、筑基家族、金丹家族,每一級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一級之差,云泥之別。
一個家族退一步容易,進一步則千難萬難。
鵝湖曹家是方圓千里內唯二的金丹修真家族,曹家修士共有三百多人,十二位筑基。老祖曹金修為高達金丹中期,且只有三百四十余歲。對于金丹修士最多八百年的壽元而言,正值壯年。
鵝湖方圓五十里,水質清澈見底,乃是曹溪之水流到此低洼處匯集而成。對整個曹家領地而言,鵝湖是極小的一塊,但絕對是靈魂所在,曹家修士的山門就在此處。
整個湖區的靈氣都達到一階下品以上,相當罕見。湖面常棲息許多紅嘴冰霜天鵝,鵝湖便因此鳥得名。這是一種對人類無害的靈禽,喜歡捕食湖中魚蝦。捕食之時,紅嘴冰霜天鵝??谕卤F,將獵物瞬間凍結。
鵝湖中共有七島,靈氣皆在二階以上。其中一島靈氣更達到三階下品,據說曹家老祖曹金的洞府便在此島。
鵝湖書院建在新鵝島上,有近百名弟子在此修煉。申不害剛做完早課,執事弟子匆匆過來,說道:
“申不害,你家那邊來人了,說有急事,你去看看吧。”
“哦,多謝師兄。”
申不害謝過執事弟子,忙去尋妹妹申青。二人是堂兄妹,自小被家中送到書院,感情十分親厚。
找到申青,二人直奔山長靜室。按慣例,弟子外出必須在山長那里報備。
山長是書院總執事,因鵝湖書院規模不大,只有一位山長:曹家筑基修士曹知書,這位曹山長也是申不害的座師。
縱然書院英才云集,單靈根的弟子也只有兩位。申不害便是其中之一,有幸被曹知書收為親傳弟子。
見到山主后,申不害行了禮,說道:
“師尊,我家里來人說有要事,弟子與申青要外出一趟?!?
“唔?你家能有何事?也罷,速去速歸吧?!?
“多謝師尊?!?
“呶,拿著這個?!?
申家兄妹二人帶著山主給的玉符,到島上某處。申不害往玉符中注入法力,手掐法訣,在虛空中輕輕一劃,那里登時裂開一道口子,兩人閃身而出。申不害放出一柄飛劍,載著申青騰空而起。
回首望向下方,一座新鵝島,已隱于云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