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大的磨難:華為啟示錄
- 王永昌等
- 2901字
- 2019-09-12 19:16:41
二、多管齊下的“極限施壓”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變局的轉型期。雖然美國仍是世界頭號強國,但世界多極化趨勢勢不可擋,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綜合實力快速增強,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持續回升,歐盟內部及其與美國之間的矛盾日益復雜。世界經濟格局版圖、全球產業鏈和利益鏈加快分化重組,現代信息技術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云涌,而狹隘的民粹主義、保守主義、國家利己主義、單邊主義思潮濁浪翻滾,現有的國際治理體系正面臨嚴峻考驗。新的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正重新洗牌,為了爭取國家利益最大化,各國紛紛調整或制定相應戰略。
這一時期,矛盾紛爭多發。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正是國家利益沖突在經貿領域的主要表現之一。而美國對華為公司的“極限施壓”,也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發生的。
2017年,美國總統特朗普高舉“美國優先”的大旗走馬上任。不久后,美國就屢屢因與世界各國“一言不合”而任性地退出“國際群”,揮舞著霸權主義的大棒,不時挑起貿易摩擦,企圖“亂中取利”,鞏固其世界霸主地位。
由于多種原因,中國成為了美國重點關注和防范的對象。因此,科技含量高、國際競爭力強的中國高新科技企業不可避免地成為了美國頭號打壓的對象。毋庸置疑,信息網絡技術是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最前沿、應用最廣泛、影響最深刻的引領性技術,因而這一領域的中興、華為等中國企業就被美國列入了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2018年,美國基本達成制裁中興的目的后,便以種種借口,向更令美國“揪心”的華為公司“極限施壓”。
其施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煽動意識形態對立。由于華為是中國企業,任正非曾有過14年軍旅生涯且是中共黨員,2019年5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發表講話時稱:從安全角度、軍事角度來看他們(華為)所做的事,這家公司非常危險……如果我們(中美)達成(貿易)協議,或許可以設想華為問題有可能以某種形式包含在內,或成為其中一部分。當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華為公司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有很深的聯系,因此美國信息在華為網絡上流通可能存在很大風險。在被問及是否有證據證明華為設備存在間諜問題時,蓬佩奧并未給出正面答復,而是將其與意識形態掛鉤。
二是不時用行政力量向華為公司施壓。長期以來,華為公司與美國相關企業有著廣泛的互利友好合作,華為公司也曾憑借下一代新產品拓展美國市場,但美國政府常常以國家安全為由,無端干預華為公司的市場行為。如2018年1月,華為公司本欲在拉斯維加斯CES大展上宣布與美國電信運營商AT&T達成合作協議。結果,在最后一刻,AT&T單方面毀約,放棄了合作,表示將不會在美國售賣華為公司生產的智能手機。據業內人士透露,這次合作失敗的直接原因是,2017年12月20日,美國18名國會議員向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主席發送聯名信,要求FCC對這起合作展開調查。AT&T為保持和美國政府的良好關系而不得不作出放棄合作的決定。與此同時,另外三家運營商T-Mobile、Sprint和Verizon,也都宣布不與華為公司合作。這意味著,華為公司無法進入占有美國手機市場銷量80%的四大運營商渠道,而只能以零售的形式在亞馬遜網站、百思買超市售賣。2018年3月,美國最大的電子產品零售商百思買也被要求停止向華為公司采購最新款手機和銷售華為產品。至于華為公司的其他收購投資行為,也大都受到美國政府的制約。
三是直接通過法律手段施壓。2018年8月13日,特朗普簽署了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該法案第889條規定,禁止所有美國政府機構從華為公司購買設備和服務。更令國際社會震驚的是,不到四個月,孟晚舟竟被加拿大方應美方要求而拘押。美國指控孟晚舟涉嫌在某企業與伊朗的交易中誤導了某相關跨國銀行,使后者違反美國制裁伊朗禁令。同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中方已就該事分別向加方、美方提出嚴正交涉,并表明嚴正立場,要求對方立即對拘押理由作出澄清,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正當權益。2018年12月11日,特朗普表示,如果他認為有利于國家和國家安全,有助于美中達成史上最大貿易協議,他肯定會在他覺得有必要這樣做的時候干預孟晚舟案。2019年1月29日,美國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請求。3月1日,加拿大司法部批準繼續推進有關中國公民孟晚舟的引渡聽證會。至今,該事件仍在發展中。
作為回擊,2019年3月7日,華為公司宣布針對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第889條的合憲性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定這一針對華為公司的銷售限制條款違憲,并要求判令永久禁止該限制條款的實施。
四是特朗普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劍指華為公司。2019年5月15日,特朗普簽署了一份總統令,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在“國家緊急狀態”下,美國總統有權繞過國會頒布若干法令,從而行使“特別權力”。此前,為在美國與墨西哥邊境修建圍墻所需經費問題,特朗普也曾啟動過“國家緊急狀態”,而這次則發生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之際。雖然特朗普并未言明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后將采取何種行動,但顯然此舉使聯邦政府擁有更大權力去阻止美國公司與包括華為公司等中國公司在內的外國供應商進行貿易活動。此外,該總統令還允許美國商務部長指導美國公司停止使用相關設備的時間和方式。
2019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又將華為公司列入一份“會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實體名單”,從而禁止華為公司向美國企業購買技術或配件。這意味著美國市場徹底向華為公司關上了大門:華為公司的產品不能進入美國市場,華為公司也無法從美國市場購入所需產品。
四天后,美國谷歌等原本與華為公司合作的企業不得不終止部分合作。此外,部分國際性協會和學術性組織及聯邦快遞也都因此終止了與華為公司的合作。但迫于種種壓力,美國政府不得不于5月21日決定,將對華為公司的禁令延遲90天,自2019年8月中旬起生效,并給出理由稱,華為公司及其商業伙伴需要時間升級軟件及處理一些合同義務問題。其間,美國企業與華為公司的供貨交易,需經美國政府的嚴格審查,獲批后才能進行。不過,美國政府損人害己的做法,也遭到了不少美國企業的反對,有的企業甚至將美國政府告上了法庭。
五是動用外交手段,企圖聯手國際“盟友”共同施壓。美國除了動用國家力量頒布行政命令、出臺相關法律進行施壓外,還利用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和“盟友圈”,到處散播“華為會威脅國家安全”的謬論,企圖聯合他國向華為公司“極限施壓”。一時間,部分國家屈從于美國的脅迫,一同對華為公司關上市場大門。如2018年8月23日,澳大利亞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和中興兩家公司參與其國內的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但除了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少數幾個國家追隨美國外,多數國家或不明確表態,或不禁止華為公司參與競標。2019年5月底,英國廣播公司(BBC)使用5G網絡直播了早間節目,這是英國首次使用5G信號的電視直播,該信號由英國電信巨頭BT旗下的EE運營商提供。直播前,節目主持人激動地在個人社交媒體賬號分享了直播的幕后花絮,他將鏡頭對準了華為的設備,并說道:“就是它,能夠支持我們進行全英首次5G電視直播!”盡管此前,關于英國運營商限制華為公司參與5G建設的傳言層出不窮,事實證明,英國的公司和機構依舊使用華為公司生產的設備開啟了自己的5G時代。同時也證明,美國的“盤外招”擋不住世界5G市場擁抱華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