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軟權力與歐盟擴大研究(科研啟蒙版)作者名: 屈瀟影本章字數: 1176字更新時間: 2019-10-14 12:28:42
第三節 深化歐盟軟權力研究的思考
對現有文獻進行梳理與總結,筆者發現以約瑟夫·奈教授為代表的國外的軟權力理論研究在系統性和規范性方面有明顯的缺陷,2008年以后國內的軟權力研究在理論和方法兩個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在學術界對軟權力理論普遍存在“偶發議論”的大背景下,《觀念、制度與政策——歐盟軟權力研究》一書為理論研究與現實分析的結合做出了學術探索。不過該書存在的一些缺點和不足,從某種程度上顯現出歐洲問題研究的復雜性與艱巨性。例如,從歐洲歷史與文化的角度分析,該書有些章節認為歐洲的和平意識、合作思想和歐洲觀念等都是戰后歐洲一體化實踐的產物,這些觀點可能是需要再斟酌的。另外,該書對歐洲一體化史實的解讀也存在一些自相矛盾的判斷。
筆者認為,應當用軟權力理論來研究歐盟。雖然理論研究不能把握一個多層面和不斷變化著的研究對象的全部細節,但是有助于更透徹地理解更重要的事實。缺乏理論支撐的研究成果很難從研究對象的表面深入研究對象的本質,一般只能回答“是什么”而不能解決“為什么”的問題。因為事實本身是不能進行自我解釋的,而理論能夠塑造我們對世界的看法,能夠區分重要的事實和細枝末節的事實。[45]
但是理論研究本身難度較大,而歐洲問題研究又是國際問題研究中難度較大的領域之一。李少軍研究員曾經指出,在國際關系研究領域,一直存在搞理論的不大聯系實際,而進行現實分析的又很少應用理論的現象。[46]由于歐盟問題的復雜性和獨特性,一般情況下并不能依靠常識簡單推測,中國與歐盟的入世談判曾經成為中國學者和官員重新認識歐洲問題重要性的例子。[47]意大利學者認為,歐洲一體化的歷史經驗對于當今中國的現實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對了解歐洲經濟和貨幣一體化的歷史及其復雜性,了解共同體內部在共同對外與安全政策上的分歧和矛盾等實際知識,都是有好處的。[48]2008年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中國的一般公眾對歐盟的復雜性和獨特性知之不詳,相對而言歐洲研究專家對歐盟的了解更多一些,但即使長期從事歐洲研究的學者,也存在對歐盟基本知識知之不詳的現象[49]。反映到歐盟軟權力的研究上,筆者注意到,研究歐盟的學者一般很少專門研究除一體化理論以外的國際關系理論。而對國際關系理論有所建樹的學者,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歐盟本身的復雜性與獨特性做仔細了解。這種現象也許可以解釋,為何研究歐盟的論述往往缺少對軟權力理論的深入分析,而對軟權力理論分析深入的文獻又為何缺乏對歐盟實際情況的深入研究。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對于擅長理論研究的學者來說,如果能夠更全面地了解歐盟,就可以進一步提高歐盟軟權力研究的水平。對于專業研究歐盟的學者而言,在多數學者根據約瑟夫·奈教授的傳統說法而相信經濟力量僅是硬權力資源的時候,如果能夠證明“歐盟軟實力的來源是其經濟實力”[50]有其合理性,就能夠彌補軟權力理論固有的缺陷,從而增強歐盟軟權力研究的理論解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