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R.6 養老政策再設計

曾紅穎[1]

摘要:老齡社會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未來一定會有養老需求爆發的峰值出現,有了這個預判,我們迎接老齡化沖擊的準備就會更充分。根據人口結構演變,如果養老需求爆發的峰值在10年、15年后到來,那么企業不一定現在就要注重機構養老等的“硬件”,而是要關注開拓養生市場、補足養老市場需求匱乏的短板。

關鍵詞:養老機構 養老需求 養老政策

一 政策有何用

養老政策在市場上應起到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

第一,調節市場準入。很多養老企業需要大量用地,必然存在拿地資格問題。現在的市場環境中,有的人想變相拿地就涉及土地性質的問題,還有經營方向、業務模式、衛生、醫療、食品安全等。這些都會影響養老市場的準入條件,由現行的政策劃定具體邊界。

第二,降低運營成本。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無論高端養老院還是社區養老設施都存在大量閑置的現象。有效需求不足讓企業感受到較大運營壓力,很多企業反映運營成本高加劇了運營壓力,包括水、電、氣、暖、消防,還有對于養老設施的一些空間要求和一些必要設施配置,都是影響這個行業、企業成本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存在較高的制度門檻。

第三,規范市場秩序。政府應制定一種標準,特別是服務標準,明確市場主體可以在什么條件下競爭。政府能做的不僅僅是補貼,還應該考慮在確立標準的前提下為哪種企業賦能。這就預示著養老市場會形成一個怎樣的市場格局。

目前,養老市場中以社會公益性質的機構參與為主,多由政府舉辦,這是政府通過事業單位、購買服務直接將政策作用于養老領域。另一個重要方面,政策的影響和效果要通過市場主體——企業來展示。由企業服務到市場需求的實現,這個過程也應是政策作用的效果。

二 養老市場研判

(一)養老機構數量龐大

1999年,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7%,按照國際標準我國進入老齡社會已近20年。這期間我們做了什么?先看養老市場的“硬件”。根據2017年民政統計年鑒,2016年我國養老機構和設施提供的床位730.2萬張,使用人數327.6萬人,所有床位的使用率是44.8%。城市養老服務機構入住率是50.1%,農村是62.9%。還有體量占比最大的社區養老機構,入住率最低的只有24.6%;民間非營利組織舉辦的機構大概10萬家,還有基于社區的其他機構,入住率33%左右。

老齡辦提供的2017年數據顯示,包括城市、農村的養老服務機構,以及社會福利院、光榮院、康養院到軍休所,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15.5萬家,注冊登記服務機構2.9萬家。

(二)市場缺乏龍頭,極度分散

這么龐大的市場規模,給大家的感覺是我國老齡化問題太嚴重了,老齡社會真的來了。但是我們提供的服務、支點從各層面來看都有一定問題。

和君咨詢養老中心的研究顯示,目前養老產業市場主要的六個類型的企業——地產企業、保險企業、央企國企、復合型企業、服務型企業和外資企業都有介入,大家都在超前布局上考慮很多,這六類都是有實力的市場主體。

重量級的競爭者不斷涌入并進行全方位的布局,前20家赫赫有名的企業床位占有率共計2.78%,說明當前的養老市場是一個極度分散的市場,尚未出現引領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

(三)企業運營模式尚不成熟

從運營模式來看,50%以上的民辦養老機制只能維持收支平衡,40%的長期處于虧損狀態,能盈利的不足9%。從資本市場來看,Wind的數據能查到300萬份年報,但是輸入“養老”一個都沒有。如果是一個已經成熟的可盈利的運營模式,資本市場一定會深入研究。

我們在觀察和調研中核算過北京某區養老驛站提供服務的成本支出。這個區現有10家驛站,按照北京養老驛站布局的要求,2018~2020年需要布局37家養老驛站,覆蓋6.5萬老人。現在這10家驛站運行10個月,共服務了3.4萬人次。每個驛站每月平均服務490人次、每天15~20人次。驛站運營成本開辦場地100~1000平方米(社區驛站要求最低面積100平方米),人工、通信、水電及其他運行成本每個月最低10萬元。北京一個社工的工資是7000元,10個驛站的支付水平都沒達到平均工資水平。

三 機構養老峰值未至 健康養生正是剛需

從統計數據來看,截至2017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2.4億人,占總人口的17.3%,我國已經中度老齡化了。其中65周歲以上的1.5億人,占總人口的11.4%。享受高齡補貼的2682萬人,享受護理補貼的61.3萬人,享受養老服務補貼的354萬人,這是我們政府做的一些工作。

在我們現有的服務體系設計里,機構養老是一個剛需,但還未到大規模爆發時間。簡單按照人口的出生結構算一下,1958年出生的人2018年進入60歲,他們正好趕上改革開放40年,也趕上了計劃生育。這些人收入要比前20年邁入60歲臺階的老人經濟條件更好。現有家庭結構不支撐在家由子女養老,因為少子,但收入水平有保障,能接受社會機構提供服務這種模式。但隨著平均壽命的提高,現在人們普遍感覺60歲基本不需要養老服務,80歲可能才真正需要。如果這批人是我們機構養老的用戶,70歲考慮入住機構那就是2028年,今年60歲的人到2028年有8000萬人。如果他們75歲入住機構,那就是2033年,按照現在的年齡往前推一下,應該是新增5600萬。看人口結構,機構養老的剛需雖然必然會集中爆發,但以醫療照護為主的機構養老的剛需時點還未到來。

目前的銀發經濟其實可以有非常多的選擇。養老床位是被動消費,現在65歲以上的人有著非常強烈的養生需求,想到處去玩但需要健康。我們做了養老文獻的回溯,老人消費中28%屬于健康消費。健康消費可以做什么?就是消費產品和消費服務。

(一)養老政策演變及背后的邏輯

1999年是我國人口紅利的一個分界線,1999年之后是老齡人口迅速增加的時期。2013年政府提出了老齡產業的概念,養老事業原來由政府做的可以由市場供給。隨后2015年提出醫養結合,相對來講,醫養結合是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降低大家去醫院的成本,在機構里提供服務要比在醫療體系里提供服務便宜。

但這只是醫療應對養老的變化,全球醫療健康產業的主體都在關注這一點。醫療衛生產業,以前有一個算法叫暮年費用,在人生的最后一個月會花掉人一生醫療費用的90%,這種支出效益不是特別好。所以我們才要改變這種模式,老年時期是醫療的支出重頭,這實際上是醫療產業,不能直接叫養老或者健康產業。2017年十九大提出了健康中國國家戰略,養老成為大健康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國家層面的養老政策最早于1983年出臺,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印發《關于老齡工作情況及今后活動計劃要點》,最近的一份是2018年10月住建部發布的《關于城鄉養老設施規劃的標準》。我們共檢索、整理了350份國家層面養老政策,通過對這些政策的初步統計,發文單位是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文的有10份,這是最高層級的;由國務院發的有22份;由發改委發的有18份;民政發的最多,217份,養老一直由民政主管。在這些政策中,25份涉及待遇問題,35份涉及養老金管理問題,和衛生相關的55份,和健康相關的18份,和標準相關的74份,我們還整理了差不多1000份的各地養老政策。

通過我們對這些文件的初步分析發現,政府職能還在強化管理,對養老產業發展做出引導的很少。雖然希望通過市場去提供多樣化的供給,但是目前來講,各層級的制度壁壘還沒有破除,行業管理面臨的瓶頸還不少。

在養老市場問題上,政府對關鍵問題、痛點的判斷沒有達成共識,反映到政策層面就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并沒找到市場痛點。

(二)養老政策如何再設計

綜上可以看出,養老政策需要再設計,那么要如何設計?

第一,養老政策應從規范市場向引導市場創造需求轉變。當前中國社會的簡單需求可以得到基本滿足,貧困人口只有3000萬,而且扶貧的力度加大,吃不上飯的幾乎沒有。美國20世紀60年代提出叫“后工業社會的消費”,是對需求的再塑造。日本提出一個概念叫“飽和社會”,在飽和社會里應怎么創造需求?日本給出的答案是把那些熟悉的東西變得讓人不熟悉。所以在當前我國社會發展階段中,創造需求才是最關鍵的。

養老政策以前總在規范市場這個層面上下功夫,現在是老年人兜里有錢但不愿拿出來消費,因為沒有創造出讓他值得消費的新增需求。在新增需求中,養老服務質量、服務標準都很重要,但這些需求的落地還需要一個系統、全面的監督管理。

第二,養老政策應由解決問題向激勵市場解決問題轉變。原來解決養老問題的做法是政府率先沖上來,但政府的運行機制容易陷入高成本、低效率的困境。養老政策應該激勵解決問題的那些人,用市場機制解決問題。大家經常提的一個問題——養老市場不充分,有國有的、有民非的、有事業單位的,很多人在身份的問題上備受困擾。其實可以借鑒互聯網經濟的經驗,就好像京東的自營業務和平臺業務一樣,市場上的自營業務要做得好、做成標準、做成規范、做成需求引導就把市場問題解決,而平臺提供各式各樣的商品或服務完全可以去尋找自己的市場。

今天我們應該找到一種國有和民營合力解決問題的方案,不要在身份問題上糾結。

第三,養老政策應該由表達公益向傳遞尊重轉變。政府應轉變落實養老政策是為民辦好事辦實事的想法,應該由表達公益到傳遞尊重,通過政策推動、撬動市場參與養老產業,在過程中政策要不斷助推,而不是代替。屬于老齡社會基礎體制建設的問題,比如養老金、醫療保險、長期護理險、服務標準、服務人員和服務機構的全面監督管理等需要不斷摸索經驗,成熟后再上升為法律等。

老齡社會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未來一定會有養老需求爆發的峰值出現,有了這個預判,我們迎接老齡化沖擊的準備就會更充分。根據人口結構演變,如果養老需求爆發的峰值在10年、15年后到來,企業不一定現在就要注重機構養老等的“硬件”,而是要關注開拓養生市場、補足養老市場需求匱乏的短板。


[1] 曾紅穎,博士,北京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研究所副主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市| 金山区| 右玉县| 宜兰市| 新龙县| 桦川县| 康马县| 娱乐| 蚌埠市| 达孜县| 金溪县| 三都| 商水县| 平昌县| 中宁县| 会理县| 江华| 铁岭县| 博白县| 日土县| 维西| 舒兰市| 扎鲁特旗| 柳河县| 桦甸市| 天津市| 柯坪县| 通许县| 东宁县| 枣强县| 乌兰浩特市| 凭祥市| 丰镇市| 水城县| 霍邱县| 珲春市| 三都| 浦城县| 剑川县| 开封市|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