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R.2 發達國家領跑世界人口老齡化進程

原新[1]

摘要:隨著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的發展,發達國家已經進入老齡化時代,并引領人類社會走向深度老齡化。國際上對老齡化現象和問題的認識已經發生轉變,對老年生活的認識從安享晚年到鼓勵老年參與發展,不斷探索建立和完善養老保障體系,通過鼓勵生育、吸納移民和延遲退休緩解人口老齡化程度,更多地發揮家庭在養老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 養老保障體制 發達國家

一 發達國家率先進入老齡化社會

隨著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的發展,發達國家領先完成了人口再生產類型從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長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轉型,人口年齡結構也隨之由年輕型向老年型轉變。

(一)發達國家已經全部進入老齡化時代

19世紀中葉歐洲產業革命即將結束時,1864年法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突破10%,成為全球最早步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西歐、北歐國家緊隨其后相繼步入老齡化社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人類社會進入相對和平時期,壽命不斷延長,在經歷了短暫的戰后“嬰兒潮”之后,出生率和生育率水平開始快速下降,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都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目前,世界上老齡化水平最高的20個國家幾乎都是發達國家(見表1),人口老齡化問題開始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今天,很多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國家也相繼步入人口老齡化快車道。人口老齡化正在改變世界發展的人口基礎,并挑戰著傳統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

表1 2012年和2050年世界人口老齡化嚴重的前20個國家

表1 2012年和2050年世界人口老齡化嚴重的前20個國家-續表

(二)發達國家引領人類社會走向深度老齡化

在19世紀以前老年人口僅占全球總人口中很小的部分,即便是發達國家也是如此。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起步于20世紀初期甚至更早,1930~1940年就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20世紀后半葉進入快速老齡化發展階段,老年人口規模不斷擴大,人口老齡化水平快速升高,遙遙領先于世界平均水平。1950年發達國家的老年人口數量和老齡化水平分別為0.94億和11.6%,老年人口約為世界老年人口的一半,老齡化水平比世界平均值高3.5個百分點。2015年,發達國家的老年人口規模增加到2.99億,老齡化水平升至23.9%,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倍。此時的發達國家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已經達到最高值,未來將以速度遞減的方式繼續增加。到2050年,發達國家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4.22億,老齡化水平達到32.8%,進入了高度老齡社會。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訂版)》中方案預測,21世紀后半葉,發達國家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穩定期,2100年老年人數量達4.42億,老齡化程度達到34.6%。發達國家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的同時,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份額在持續下降,1950年約占1/2,2015年占1/3,2050年占比為1/5,2100年占比僅為1/7。

發達國家中,歐洲是人口老齡化起步最早、進程最快、水平最高、整體性最強的地區,2015年,除個別國家外,歐洲所有國家的老齡化水平均超過20%,平均水平達到23.9%,整體步入老齡社會。2050年,歐洲老齡化水平將升至34.2%的重度水平。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是日本,2015年為33.1%,是世界唯一進入重度老齡社會的國家。2050年,將有日本、韓國、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意大利、波黑、新加坡等國超過40%,超級人口老齡化國家的隊伍不斷壯大。與此同時,發達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目前已經停止增長,達到峰值,21世紀中葉比現在減少15%左右,歐洲將縮減1/4,日本將減少1/3,直接危及發達國家的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三)發達國家的人口高齡化趨勢將日益明顯

在老齡化趨勢加劇的同時,發達國家的高齡化(即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趨勢日益凸顯。發達國家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從1950年的64歲提高到目前的79歲,本世紀中葉將升至83歲,高齡化快速推進,1950年發達國家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規模僅為809萬,高齡化水平僅0.99%;2015年,高齡老人規模和高齡化水平分別增加到5910萬和4.72%;2050年進一步增至1.28億和9.93%。100年間,高齡老人增加了約15倍,高齡化程度提升9倍。高齡老人中的失能、失智比例高,自我料理能力減退,生活的依賴性強,是老年人群中真正需要家庭和社會照料的對象,高齡化水平攀升勢必增大養老服務的壓力。

二 發達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主要舉措

歷史上,發達國家曾經是全球人口老齡化最早的區域,目前又是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未來,發達國家的老齡化趨勢將更加嚴峻。國際上對老齡化現象和問題的認識及其應對經驗多源自發達國家。

(一)轉變觀念

對老年生活的認識從安享晚年到鼓勵老年參與發展。對老年人的態度直接決定了對待老年人的行為。早期的養老概念是建立在老年人是社會和家庭負擔認知的基礎上,把老年人作為被動接受各項服務的對象,把解決老年人的生存問題作為首要和前提條件,提出要充實老年人的生活,讓他們在和平、健康和有保障的情況下,身心都充分、自由地安享晚年。當今社會則把老年人視為社會和家庭的財富,大多數的老年人是身體健康的自理者,是愿意為社會和家庭繼續做出貢獻的,要強調和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社會發展,為老年人提供繼續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

(二)制度保障

建立和完善養老保障體系是保證老年生活的根本和基礎。發達國家早期的老年保障主要針對失能、殘障、身心障礙等人群,以社會救助為目標;目前養老保障覆蓋范圍已經擴大到全體老年人,以普惠制和保基本為目標。第一,建立健全養老社會保障、醫療保障和長期照護服務體系,這是老年保障和養老服務的三大支柱,采用法律形式保障包括老年人在內的每個公民的基本權益。西方社會最早的社會福利法律源于1883年德國俾斯麥政府頒布的《疾病保險法》,在隨后的半個世紀,英國、美國、瑞典、挪威、丹麥等先發的工業化國家相繼制定了家庭津貼、社會保障、社會保險、國民健康、國民救濟、兒童福利、老年福利等法律;后發的工業化國家后來居上,如日本、韓國、新加坡出臺年金、老年福利、老年保健、老年贍養等法規,保障老年人基本權益,構成了發達國家社會福利法律體系的基礎。20世紀80年代以來,長期照料保險和服務也進入了發達國家養老保障制度建設的視野。

目前,發達國家養老保障體制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俾斯麥社會保險模式,以就業為基礎,與個人繳費相聯系,養老補貼與職業、收入掛鉤,現有德國、意大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等歐洲國家實行;二是貝弗里奇社會福利模式,以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為代表,國家向每個公民提供基本社會保障,保障資金來源于強制性繳費或者政府轉移支付,領取者獲得相同數額養老金,在此基礎上衍生出各種補充養老計劃,以提高退休生活水平;三是個人積累市場模式,以新加坡、智利、澳大利亞等國為代表,養老保險資金來源于雇主和雇員,政府不負擔任何費用,就業者本人實行自我保障、自存自用、多存多用,屬于個人和家庭基本養老金,具有強制性,參保人的養老儲蓄享有政府稅收減免待遇,就業不足和養老儲蓄不足的人,可申領政府養老補貼。

(三)緩解老化

鼓勵生育、吸納移民和延遲退休是緩解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有效手段。第一,鼓勵生育。早在20世紀上半葉,西方發達國家就已經開始經歷普遍的人口老齡化過程,并逐漸認識到生育率下降和預期壽命延長是人口老齡化的原因,隨即開始想方設法提升生育率,以求在根本上改善人口年齡結構,增加勞動力資源,減緩人口老齡化進程,但是這是慢功,需要數代人的時間才能見效。然而,現實情況是手段用盡,收效甚微,只有個別國家的生育率略有回升,靠提升生育率緩和老齡化問題的功效遙遙無期。第二,吸納移民是成本低廉且能在短期內優化人口年齡結構的捷徑。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主要接受商務型(business)、學習型(education)、技能型(skill)、科技型(technical)的“best”移民,既能通過招攬年輕人口改善本國人口年齡結構,還能選擇素質型人才,提升人口素質。成本低廉,因為移民的基礎教育、技術培訓甚至大學教育都是在母國接受的,拿來即用。第三,延遲退休,并不影響人口的變動趨勢,只是人為地改變界定老年人的年齡界限,本質上是把部分低齡老年人轉變為現實的勞動力資源,延長個體生命周期中生產性時間段,縮短消費性時間段,增加人力資源供給,減輕老年人口的壓力,體現“壽命更長,工作更長”的理念。當前,多數發達國家正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提高退休年齡。如日本宣布每三年延長退休一年,到2016年升至65歲;美國提出在2002~2027年,通過對不同出生隊列的人采用不同的調整方式,把退休年齡由65歲延長到67歲;法國計劃每年延遲退休4個月,到2018年實現62歲退休;德國計劃在2012~2029年把退休年齡從65歲提升至67歲;韓國計劃逐步從61歲延長到65歲;瑞典法定退休年齡為67歲,是世界之最。目前的24個發達國家中,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占67%、67歲占17%、60歲占13%、55歲占3%。

(四)居家養老

發揮家庭在養老中的重要作用依然是養老方式的主打。現代社會,盡管家庭的養老職能正在淡化,但贍養、照護老人仍然是家庭的一項重要職能。發達國家雖然有比較健全的養老保障制度和養老服務體系,但是多數發達國家依然普遍重視、積極鼓勵和全力支持居家養老。今天的發達國家,九成以上的老人仍然為居家養老。

政府為鼓勵居家養老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在政策和投資上扶持居家養老服務產業,減免進入居家養老服務市場企業的稅收、對使用居家養老服務的消費者給予財政補貼,實施家庭服務業促進計劃,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在地服務”和社區服務,通過住房保障措施鼓勵子女同父母共同居住、多代同堂,發展社區照顧和志愿者服務,對居家老人進行住房適老化改造,提倡自主自助養老、“倒按揭”方式以房養老,等等。而對機構養老的發展,則要求既要適度,更要分類指導,解決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1] 原新,中國人民大學人與發展研究中心駐所研究員,南開大學人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边坝县| 西安市| 罗源县| 当阳市| 武隆县| 昔阳县| 犍为县| 桐城市| 正安县| 大洼县| 云南省| 绥中县| 巫山县| 宁强县| 农安县| 珠海市| 正宁县| 彰化市| 阳曲县| 巢湖市| 平度市| 宝丰县| 息烽县| 搜索| 彰武县| 政和县| 乌拉特中旗| 年辖:市辖区| 乌鲁木齐市| 泾源县| 遂溪县| 财经| 湖南省| 夏河县| 长岛县| 河曲县| 湟中县| 甘南县| 噶尔县| 遂宁市| 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