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民國時期學者探索涉藏問題的解決之道

民國時期涉藏期刊中的文章的一個重要特色是務實,在分析了藏事的歷史和現狀之后會提出解決西藏事務的對策和建議。尤為難能可貴的是民國期間涉藏期刊的作者群體在對涉藏問題進行研究時,會提供詳細的解決對策,供決策者參考。這些對策和建議有很強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其中不乏一些可操作性的措施,對于解決涉藏問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面對西藏如此緊迫的問題,余繩初發文拋出了解決之道,即“班禪回藏,為解決藏事之先決問題。政府當以急切敏捷之手腕解決藏事,否則恐虎視眈眈帝國主義之英,有先我之行,不我待之勢”[24]。格桑澤仁在分析達賴親英原因與處境的基礎上指出解決涉藏問題刻不容緩,時不我待。同時提出了和平與武力兩種解決方案并加以詳述。其結論為“從此宜注重國防,改進蒙藏,使偉大之三民主義求其在整個國土之上實現,然后進可以謀世界之大同,退不失中華民族之光榮”[25]。作者認為,最終問題的解決需要踐行三民主義,這與《新亞細亞》濃厚的政治氣息不無關系。20世紀初,正值資本主義列強搶奪殖民地、爭奪原料產地的高峰期。中國是帝國主義宰割的主要對象,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涉藏問題隨之俞加復雜。據嚴格里分析,涉藏問題主要涉及蘇俄、英國與日本三家列強,可以說在列強的環伺下,西藏處境,可謂四面楚歌,危如累卵,隨時皆有滅亡之憂。在這種情況下,嚴格里對解決涉藏問題提了幾點建議,即強化西藏同胞的心理,使其具有民族意識與國家觀念;發展西藏文化,使漢藏兩族文化打成一片;灌輸三民主義。[26]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后,司徒澄分別從政治、軍事、教育、交通四個方面為國民政府提出了治理西藏的建議。其結論是“中央予以經濟上之補助,切實施行建設,開發其富源,指導其民眾,以鞏固政治之基礎”[27]。并提出要打破傳統思想,將西藏化為行省進行有效管理。根據涉藏問題的實質,王履康的對策如下:“慎重外交事務、積極西康建省、溝通漢藏感情、尊重宗教信仰、開辟青藏康藏交通。”[28]舉安分析了達賴圓寂后解決涉藏問題的建議,“(一)速派國府中之要員兼程赴藏,吊唁達賴,慰問西藏僧侶館員及安撫民眾,并就近圖謀解決康藏歷次糾紛,免致擴大,而謀漢藏切實團結。(二)護送班禪回藏,治理宗教事務,以安人心而定國防。(三)召集西南各關系之省府派員來京舉行西防會議。(a)協力合作以固西南國防。(b)迅速籌備西康建省。(c)謀西康交通事業之改進”[29]。舉安的解決措施中規中矩,以大局為重,切實可行。徐位分別從西藏之外交關系、中藏之關系、中藏間之交通、藏人之意見分歧等方面來探討涉藏問題,根據原因,作者一一列出破解途徑。交通上,應發展西藏交通,建筑青藏鐵路;政治上,中央地方分明權限;外交上,應先與此毗鄰諸邦,和睦修好,共存共榮,舍此皆非正道也;軍事上,應在藏境駐兵,使西藏安如磐石;界務設置上,應首先收回昌都。[30]王潔卿陳述的解決方案主要為:“(甲)發展交通、(乙)改革政治、(丙)溝通中藏感情、(丁)和平解決康藏糾紛問題、(戊)重視西藏國防、(己)慎重外交事務。”[31]并指出解決涉藏問題應傾全國之力。黃恭輔把涉藏問題分為內政和外交兩個方面。而要真正解決問題,“認定內政外交,應分別解決,并宜先從內政入手”[32]。李有義指出今后西藏的發展政策,在外交上應采取強硬態度,培養治邊專門人才,但不主張武力解決涉藏問題,把文化看作建設邊疆的中心工作。因此,他強調“吾人則以為武力必要時僅可用作前奏曲,百年大計則仍須賴文化之溝通”[33]。譚云山親去西藏考察后,認為西藏當前的態勢為“西藏現在,還可以說是西藏人之西藏,并非成為他人殖民地,更未成為‘次殖民地’”,而我們國民應該做的是“趁此形勢,抖擻精神,加緊責任,把中藏問題趕快解決以免外人覬覦與窺伺”。[34]

以上是部分民國期刊以涉藏問題產生的根源為依據探求的解決之道,具有一定的問題導向意識。通過對這些文章進行分析,首先我們發現,民國時期涉藏問題研究者深深的愛國情懷,他們以涉藏期刊為平臺,以史實為依據,以涉藏問題產生的原因為基礎,向中央政府提出了具有一定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其次,這些文章多為策論文,務實性、時效性都很強。最后,在闡述解決方案之前,學者多呼吁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盡快解決涉藏問題,這不僅表明當時學者對局勢把握恰當,也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必須盡快解決,不留后患。根據涉藏問題產生的原因,學者們給出了各自的解決方案。歸納起來,主要分為內政和外交兩個方面。內政方面,在交通問題上,建議政府修建康藏青藏交通線路,以加強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治理。在政治和國防建設問題上,力推和平解決康藏糾紛。關于民族關系,研究者比較重視溝通漢藏兩族人民之間的感情,建議向內地詳細介紹西藏歷史文化與現實狀況,以加強漢藏之間的民族團結,一致對外。宗教問題的解決也是研究者關注的重點,特別是要應對達賴與班禪失和,迎接班禪回藏,加強康藏友好關系,鞏固國防。外交方面,英國的侵略破壞了西藏的和平和西南邊疆的穩定,涉藏問題的解決關乎國家西南邊疆的安全和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因此,民國時期但凡研究涉藏問題的學者均把外交作為重中之重,且大都建議政府采取強硬態度,以捍衛中國對西藏的主權。此外,由于涉藏問題涉及國防安全、界務爭端、康藏糾紛等問題,因此有人主張武力解決,如汪席豐在《解決康藏糾紛問題之我見》一文中,將武力解決涉藏問題奉為唯一的方式,認為這樣奏效快,且不留后患。而多數學者不建議使用武力,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涉藏問題。總之,民國涉藏期刊中學者針對涉藏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這為政府解決西藏面臨的問題,捍衛邊疆主權提供了借鑒和依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寨县| 黔江区| 赞皇县| 安福县| 侯马市| 广昌县| 马边| 永胜县| 漳浦县| 环江| 莱州市| 东乡| 嘉黎县| 临泉县| 临猗县| 曲松县| 吉林市| 西安市| 隆化县| 淮北市| 威信县| 平遥县| 鲁山县| 华坪县| 安泽县| 东阿县| 衢州市| 郓城县| 绍兴县| 怀化市| 合江县| 辉县市| 桦南县| 微山县| 永城市| 郓城县| 兰西县| 平泉县| 衡水市| 马边| 高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