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分省份市場化指數報告(2018)
- 王小魯 樊綱 胡李鵬
- 687字
- 2019-10-11 15:29:43
(三)過去9年市場化進展評述
總結我國過去9年來的市場化進展,可以得到很多寶貴的經驗教訓。我們看到,上述期間我國市場化在總體上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但在某些方面出現了明顯的退步。尤其是從2008年延續到2011年的大規模政府投資和貨幣刺激政策,一方面拉動了短期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強化了行政力量對市場的干預,給市場化進程帶來了不良影響甚至嚴重的后遺癥。其間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發生了不利于市場配置資源的變化,降低了市場化程度。同時,要素市場以及市場的法治環境也受到了一些不良影響。對這些情況,有必要進行認真的研究和總結,特別需要貫徹落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存利去弊,更有力地推進改革與發展。
2012年以后,市場化進展一度加快,特別是非國有經濟的發展、要素市場的發育以及法治環境的改善等,都對市場化的推進做出了重要貢獻。但2014年以后又出現了進展再度放緩的趨勢。這些現象值得警惕,更需要進行深入研究。
從地區發展的角度看,市場化進程仍然是不均衡的。總體而言東部地區仍然保持了較快的市場化進展速度,西部地區則相對較慢。特別是在2008~2011年實行雙寬松刺激政策期間,中、西部地區市場化進程受到的影響很大,多數西部省份的市場化程度一度出現了退步。2012年以后情況有所改善,多數省份市場化程度都有所提高,其中,中部地區的進展更加顯著。
分不同方面來看,總體情況不理想的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方面,該方面的平均評分最低而且退步明顯。此外,要素市場和法治環境也仍然是我國市場化的短板。在這幾個方面,還需要繼續大力推進市場化進程,特別是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方面,需要扭轉市場化停滯或下滑的趨勢,確立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