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存在的問題

一 企業研發投入總體偏低,創新能力不足

2017年,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投入為1668.4億元,占銷售收入的6.8%,雖然高于北京全地區研發投入強度,但與全球創新能力強的科技企業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同時,企業的研發投入更側重于產品開發層面,對應用基礎研究的投入不足。技術創新是北京市企業的短板。2016年,北京市PCT專利申請量6651件,僅為廣東省的28.2%。2017年,北京市專利申請量為18.6萬件,發明專利授權量為4.6萬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僅為1.7萬件,企業平均1.3件。科技服務企業技術整合能力不強,成熟、成套技術缺乏。技術創新投入不足直接導致技術儲備不夠,在高端服務方面競爭力不強。特別是研發服務、工程技術服務、檢驗檢測服務等領域的科技服務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亟待提高。

二 科技成果質量不高,轉化渠道不暢

科技成果成功轉化受到一系列關鍵因素制約,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就是其中之一。北京市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科技資源豐富,但科技成果在京轉化落地率不高。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體制機制較為封閉,成果和科研團隊難以“走出來”。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相當一部分停留在實驗室階段,而市場需要的往往是進入樣品、樣機甚至是小試、中試階段的成熟成果,實現商業化還需要繼續投入研發經費,提高技術成熟度。另一方面,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結合不緊密,對接渠道不暢通,同時企業對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的承接能力和條件較弱,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往往對成果轉化重視不夠,且自身中試熟化條件比較有限,而投資商和企業對尚未完成產品化開發的成果投資意愿較低,導致科技成果在向市場轉化的過程中,存在關鍵環節投入缺位的問題。成果轉化方式主要為技術開發和技術服務,以技術轉讓方式轉化的不多,校辦企業整體轉化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 為“硬科技”領域成果轉化提供專業化服務的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有待健全

雙創服務機構的發展仍然存在同質化的問題,多數機構具有空間服務、商事代辦、培訓輔導、路演、投融資對接等基礎服務,但面向細分領域以及差異化的專業服務能力較差。雙創服務機構注重商業模式的創新,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聯系不緊密,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早期孵化、技術轉化、創投基金、園區落地等孵化服務的雙創服務機構僅占16.4%。大部分機構很難介入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轉化的關鍵環節,對接成果轉化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缺乏,渠道作用尚未充分發揮,這些因素導致雙創服務機構轉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數較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藁城市| 潮安县| 元江| 清涧县| 太康县| 望奎县| 会同县| 平和县| 宣威市| 佳木斯市| 锡林郭勒盟| 漯河市| 平邑县| 建昌县| 佛山市| 兴海县| 大田县| 开江县| 民勤县| 闻喜县| 九龙县| 德令哈市| 石家庄市| 杨浦区| 卫辉市| 五家渠市| 镶黄旗| 洛隆县| 新竹市| 通化县| 大石桥市| 泊头市| 尉犁县| 准格尔旗| 武强县| 山阳县| 望谟县| 荔浦县| 许昌县| 泰宁县| 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