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養老資源供需動態平衡:以快速老齡化為背景
- 胡耀嶺 劉娜娜 王媛
- 1437字
- 2019-10-18 16:34:13
第五節 本章小結
本章應用歷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和抽樣調查數據,對人口發展形勢尤其是老年人口變動趨勢進行了深入分析,考慮實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對生育率的影響,著力分析各出生隊列育齡婦女分孩次遞進生育率變動情況,提出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死亡水平和死亡模式、出生人口性別比等參數假設,應用年齡移算法對未來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進行研究,得出相應結論,為進一步開展養老資源供需平衡研究奠定基礎。
一是以歷次人口普查數據為基礎,深入分析中國老齡化發展歷史和現狀。分析認為,全國人口發展存在以下三大特征。①人口年齡結構經歷了先年輕化、后老年化的發展過程。勞動年齡人口逐漸老化,生育高峰期出生隊列人口也開始步入老年,傳統上認為的擁有大家庭和大量剩余勞動力的人口結構將不復存在。②老年人口增長最快,并呈現高齡化趨勢。老年人口規模快速增加,2015年已經突破2億人,人口老齡化與高齡化相伴而行,高齡老人更需要醫療護理和社會照料,對醫療衛生服務資源的依賴性更強。③老年人口在社會經濟特征上存在較大差異。老年人健康狀況隨年齡增長而變差,農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偏弱;低齡老人主要生活來源是勞動收入,高齡老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偏低。
二是以人口預測分析數據為基礎,對中國未來老年人口規模結構進行定量研究。分析認為,未來人口發展將表現出以下三個特點。①老年人口將大幅增長,高齡老人是21世紀上半葉老年人口中增速最快的群體。老年人口將經歷2016~2035年的快速增長階段和2036~2050年的平穩增長階段,2050年時將達到4億人以上。②人口老齡化水平快速上升,2050年達到重度老齡化程度。中國人口快速老齡化進程已經啟動,人口老齡化將經歷一個快速發展過程,中國將處于一個不可逆轉的老齡社會,而且,2017~2028年是人口老齡化水平加速上升時期。③老年人口撫養負擔逐漸加重,2050年時平均1.67名勞動年齡人口撫養1名老年人。全國老年撫養比將從2016年的24.73上升至2050年的59.94,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并且自2025年開始,被撫養對象由以少兒人口為主轉變為以老年人口為主。
三是調整生育政策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面對不可逆轉的人口老齡化趨勢,需要經濟社會政策和人口政策綜合配套統籌應對人口老齡化形勢,不能僅寄托于提高生育水平。近期和中期只能以經濟社會發展去適應人口老齡化的人口基礎,而不可能反其道而行之,讓人口老齡化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在提高生育水平不能有效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情況下,發揮老年人余熱及其對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開發低齡老人人力資源,推遲退休年齡,提高老年人的經濟活動參與率和社會活動參與率,不失為一項適合中國國情的較優選擇。
根據人口預測結果,我們還可以計算得到不同年齡段人口規模變動情況,通過未來勞動年齡人口就業率變動情況推算得出就業人口規模以及養老基金繳費收入,通過未來低齡老年人口受教育年限可以推算延遲退休將給退休金支出和老年人力資本帶來的正向效應情況,這些將為研究和解決養老資源供需平衡問題奠定基礎,這將在后續章節進行詳盡分析和討論。
[1] 增速=(當年量-上年量)/上年量×100%。
[2] 老年撫養比=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100;少兒撫養比=0~14歲少兒人口/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100;總撫養比=少兒撫養比+老年撫養比。
[3] 喬曉春、任強:《中國未來生育政策的選擇》,《市場與人口分析》2006年第3期。
[4] 桂世勛:《關于調整我國現行生育政策的思考》,《江蘇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
[5] 鄧飛:《生育政策調整的時機不能再延誤》,《中國經濟導報》2012年10月23日,第B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