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影視廣告創意:元素、原則與方法
- 陳海英
- 4375字
- 2019-10-18 16:32:59
第二節 廣告鏡頭運用中的創意
一 遠景鏡頭
遠景鏡頭主要有為人物提供背景、告知環境現狀、展現人物運動的方向以及寫景抒情、營造特定氣氛和氣勢等作用。還宜于表現規模浩大的人物活動,如炮火連天和硝煙彌漫的戰爭、人如潮涌的游行示威、千軍萬馬的對陣廝殺等。與繪畫中的“遠取其神,近取其勢”是一樣的。遠景中,人物可以成點狀。要是表現海面,船也可以成點狀,給人一種宏大的感覺。
遠景鏡頭包含大遠景和遠景兩種,大遠景中被攝物體大約占畫面高度的1/4,這并不是絕對的,有可能有偏離,甚至到1/5。如表現兩輛相撞的車,一輛車高度可能占畫幅的1/5到1/4,而另一輛車占的比例更多。兩輛車在畫面中不可能平分秋色,這樣畫面將失去重心。大遠景的環境有一定的獨立性。
遠景中的被攝主體約占畫面高度的1/2。遠景強調的是環境與人物主體的相關性、依存性。鱷魚品牌廣告男主角在樓頂奔跑的鏡頭從遠景到大遠景,給人一種縱深的感覺。從樓頂起跳的鏡頭也用了一個遠景鏡頭。在空中飛舞的鏡頭用了大遠景鏡頭,但是主體人物占的畫面篇幅為1/4到1/3,對于交代他在空中的位置、與底下樓層的關系起了重要作用。人物從空中往下降的鏡頭用了遠景鏡頭,主體人物占到了1/2,用來交代在一種迷霧的環境中向下墜,也可以用作幻象的鏡頭。
手機廣告片Dot里女主從天而降,躺在地毯上打著呼嚕,然后瞬間驚起,因為颶風來了。女主為躲避颶風一直在奔跑,穿過錢幣做的齒輪,穿過一些冰凌,騎上馬蜂飛走,歷經磨難。從天而降的曲別針,飛過的各種鉛筆頭,最后把花當作降落傘,整個故事片幾乎在遠景的鏡頭下拍攝完成。為的是全面體現人物和背景的關系。而主角與背景之間的層次也很分明。沒有其他鏡頭出現,是為了展現完整虛幻的故事情節,鏡頭從微觀展現了另類世界。遠景中的場景比較逼真,強調的是整體,而不是細節。
遠景鏡頭有時用來表示意境,一般不少于10秒。廣告中的遠景用得不多,可根據需要來。往往是在開頭、結尾處用得多。遠景拉開距離,讓觀眾冷靜思考,把情感的作用從屏幕上解脫出來,給人留有想象的空間。
二 全景鏡頭
(一)全景鏡頭的定義及作用
全景可以展現人物、動物完整的形象,人物、動物形體動作,特別是展示人物、動物與空間環境的具體關系;揭示人物內心、情感和心理狀態;表現特定環境中的特定人物;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定位作用。全景鏡頭又稱交代鏡頭。這種鏡頭在影視廣告中起總體概括作用,目的是先給人們一個總體印象。
在全景鏡頭中,人物或動物絕對是畫面的中心,而有限的環境空間則完全是一種造型的必要背景和補充。全景同樣分為大全景和全景兩種,大全景的被攝主體與畫面的高度比是3∶4。在一則食品廣告中出現了男主角和其他幾個友人彈吉他的鏡頭,全景中四個男子表情夸張,動作夸大,手里拿著吉他,盡情演出。背景是學校的院墻,整個全景演繹非常全面,給人的整體印象是很完整。在牛奶廣告中貓玩球的動作給了個全景,交代貓的整體狀態,這類動物平常的愛好就是這樣的。
全景被攝主體與畫面的高度相差不大。如報警器廣告中,在報警器響了之后,兩輛車離開,顯示報警器的鏡頭是全景鏡頭,用來表現它的狀態,交代產品的使用方法,效果良好。
(二)全景鏡頭需要注意的問題
(1)確保主體形象完整,但不能使人物在畫框中給觀眾“頂天立地”的感覺。若主體形象不完整,就會有飛出畫面的感覺。尤其是人物頭部盡量在畫框內。
(2)注意各元素之間的關系,還要交代出畫面的空間感覺和空間內人物以及景物的內在聯系。
(3)全景鏡頭要盡可能先拍,為畫面光線效果、色彩效果等定下基調。
(4)拍攝全景時要重視環境因素。
三 中景鏡頭
(一)中景鏡頭的定義及使用技巧
中景鏡頭一般是指在被攝主體膝蓋以上到頭部的畫面。但一般不正好卡在膝蓋部位,因為卡在關節部位是攝像構圖中所忌諱的。比如腰關節、腿關節、腳關節等。中景和全景相比,包容景物的范圍有所縮小,環境處于次要地位,重點在于表現人物的上身動作。中景畫面為敘事性的景別。中景鏡頭在影視廣告中使用比較多,甚至可以營造高規格的電影感。處理中景畫面要注意構圖、拍攝角度、演員調度,姿勢要講究,避免構圖單一死板。人物中景要注意掌握分寸,不能卡在腿關節部位,但沒有死框框,可根據內容、構圖靈活掌握。
中景有時從人物腰部開始,在畫面中并沒有嚴格的區分。既可以是坐著的一個人,也可以是站著的一個人。中景可以讓人看見人物的表情和穿著細節等,這樣我們就會更關注拍攝對象說了什么,做了什么,而不會像特寫一樣讓人把注意力放在特定的人物或細節上。中景鏡頭著力表現人物上身的動作、人物的情緒、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在中景鏡頭中,空間和整體被淡化,動作和情節被強化。所以,中景一般用于敘事,具有很強的畫外暗示功能。一個站在餐廳里的女人,我們能夠看見她本人與其面部表情,同時,也能看見她所處的周圍環境。這時候,她背后有個男子停下自行車,進來了。我們也能夠看到他,盡管可能不是整個人。如果我們所在的位置能夠讓我們看見女人背后的玻璃之外的場景,我們就能夠看到有個男子走進來。這樣,男子就不會突然闖進畫框中,而是一種很自然的敘述。通過這種方式,觀眾可以看到人物從哪里出場。
比如注意行車安全的公益廣告,兩輛要相撞的車停了下來,出來兩個人物,兩人物的出場都用了中景,重點來強調兩人的對話。A說:“哥們兒,真對不起,我以為我能過去。”B說:“你只要稍等一會兒。”A說:“我來不及剎車。”B說:“Oh,拜托!”A說:“只是一個小錯誤。我知道,如果我開得慢一點,但是……”B說:“求求你了,我的孩子還在車上。但是你太快了。”A說:“對不起。”整個對話的過程用了中景,突出對話的內容與人物的神態。嘉士伯的廣告設置了大量的懸念,后來前來送錢的人都用了中景,表現的人物形象較為完整,廣告想要突出送錢人們的狀態,把他們內心的不安、緊張表現出來。鼻塞藥品廣告中除了開頭一個全景外,通篇都用中景來表現人物,老師、孩子、鼻塞女不舒服的狀態都能較好地體現出來,且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中景鏡頭需要注意的問題
(1)在畫面構圖上,一般要避免單人畫面,盡量采用雙人或多人構圖,以使畫面盡可能飽滿。在這種雙人或多人中景構圖中,要防止視覺呆板,避免平面排列或者線性布局,更多地要強調前后景關系和角度變化,并適當使用鏡頭焦距變化來改變畫面背景的虛實。當畫面表現物體的中景時,由于被攝對象并沒有以全貌的姿態出現在畫面中,攝影師對畫面一定要有所提煉和取舍,把最具有表現力的部分展示在觀眾面前,也就是說,雖然拍攝的是一個局部,但是要用這樣一個局部畫面反映出整體特征。
(2)中景的比重不能太大,否則容易使作品缺乏藝術感染力,過于平庸就引不起受眾興趣。
(3)跟其他景別一樣,中景可能根本不包含人物,而僅僅是一個場景或物件,用來交代環境、敘述故事。
四 近景鏡頭
(一)近景鏡頭的定義及使用技巧
近景鏡頭指被攝主體從胸部到頭部的畫面。近景可以讓觀眾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觀眾看清楚演員的臉,容易產生交流,而且此時畫面最能刻畫人物的特征。近景鏡頭充分利用畫面空間近距離表現物體富有意義的局部。在獲金獎的戛納廣告中,達·芬奇名作《救世主》旁邊安裝了隱形攝像機,記錄下眾人前來瞻仰畫作時的表情。每個出現的人的表情都用了近景鏡頭,并且每個人經典的神態都被捕捉到。人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喜好。人們或驚訝,或呆滯,或感動,或贊賞,或微笑,每一個表情都真實地再現人們當時的想法,無法被復制。恰如其分呼應了主題:佳士得拍賣行“最后一幅私人收藏達·芬奇畫作”。只有一次,機會難得,跟人的表情一樣都很珍貴。近鏡頭很好地再現人的神態,描繪平時難得一見的細節。
在鱷魚的廣告中,男主與女主出現在咖啡廳里,都用了近景。女主含情脈脈,男主表面沉穩,其實卻是心潮澎湃……男主在幻境中來回走動的近景,用來表現男主的焦躁不安。男主靠近女主,女主心情緊張。男女主角親吻的鏡頭,達到故事高潮,對推動情節起著重要的作用。男女主角親吻離開的鏡頭,表現出了男女感情的升華。近景更有利于讓人們了解人物的情感變化。而這時映入人們眼簾的是男女主角,在視覺上弱化咖啡廳的背景。咖啡廳外的人流,更是在畫面中一筆帶過。報警器廣告中的兔子也用了近景鏡頭。它們萌寵的表情,在這種鏡頭中表現得惟妙惟肖。《父愛》描繪既抱又背孩子的父親,近景用來突出孩子的玩鬧和父親的無奈。牛奶廣告貓磨指甲和看書的鏡頭把貓萌寵的狀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嘉士伯廣告一開始就是一個男子的近景鏡頭,氣氛緊張,讓人不寒而栗,預知會發生不好的事情,而且在表現玩牌的人出問題的時候,也用了近景鏡頭。對話中透露,他是到了什么地方并且玩了牌。麥當勞60周年慶的廣告里,老人打粉,舞女跳舞,老人與舞伴交流,老人換衣服,老人開車離去,都是用了近景。這些鏡頭能夠很好地表現老人的神態、動作,給觀眾的印象是這位老人非常敬業。近景在刻畫人物上準確、細致,觀眾還會感到很親切。
(二)近景鏡頭需要注意的問題
(1)保證畫面的細部質量,通過近景表現出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手勢等。
(2)構圖時要背景簡潔、色調統一。近景畫面中的人物景別小,視角近,比較容易表現人物的表情和動作,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有較大的作用。
(3)主體人物只能有一個,要形象鮮明、定位準確。畫面焦點是否準確就是近景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五 特寫鏡頭
特寫鏡頭主要用來描繪人物的內心活動。演員通過面部表情把內心活動傳遞給觀眾,特寫鏡頭無論是人物還是其他對象均能給觀眾以強烈的印象。道具的特寫往往蘊含著重要的戲劇因素。在一個蒙太奇段落和句子中,特寫鏡頭有強調的作用。特寫鏡頭用來拍攝某個局部。特寫常常用來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突出人物表情、刻畫人物性格等。
在鱷魚品牌廣告中,男主碰女主手的特寫、握手的特寫強調了兩人之間濃濃的感情。觀眾完全會摒棄環境因素,去注意人物的細節和物體的細節。報警器廣告中的車前窗的雨滴,就是特寫鏡頭。而雨滴恰似兔子的眼淚,用來表現依依不舍之情。嘉士伯啤酒廣告中玩牌的手有一個特寫,用來強調玩牌需要高超技能。麥當勞60周年慶的廣告中一個演小丑的老人出現了,但只是一個背影,觀眾對這個概念是模糊的。到底小丑長什么樣?后面特寫鏡頭給出的是小丑的一雙紅鞋,然后給出小丑的局部,鼻子上的紅球與紅鞋呼應。特寫能夠進一步清晰地表明形象的特征。Lurpak黃油廣告中,手指在冰箱上敲的動作是個特寫,然后配合語音“想”,把男士急迫地在冰箱里尋找物品的狀態表露出來。然后畫面切換到男子的中景鏡頭,雞蛋打碎的鏡頭是一個特寫,包括蛋花飛濺的鏡頭,包括叉子攪蛋的鏡頭。小巧的叉子在此特寫鏡頭中顯得碩大無比,特寫就是夸大某個物件局部。
在廣告中拍攝人的臉部也很講究技巧。正面的特寫鏡頭給人的感覺非常正式,不能在畫面中常用。它在物中使用得多,人像上用得并不廣泛。正面鏡頭一出現,就讓人不是特別舒服,3/4側面拍出來比較好看。動物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