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從河西走廊看中國
  • 黃達遠 藺海鯤 王彥龍
  • 939字
  • 2019-10-18 17:36:27

五 駝道上的政治與商業(yè)

整個民國時期,河西一帶軍閥、土匪橫行,老百姓飽受戰(zhàn)亂之苦。駝隊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進行貿(mào)易往來十分艱難,這也很考驗駝把式們的能力和智慧。為了駝隊的安全,許多掌柜子、把式頭都和政府有往來,有些駝隊還承接一些官方委托的運輸。民國時期,民勤商會的會長魏永堃就曾受孫中山的委托,動用民勤駝隊,將茶葉作為國禮送到蘇聯(lián),還得到了列寧的接見。

民國后期,河西戰(zhàn)事不斷。駱駝客們必須消息靈通,哪條路上將要打仗,哪條路上換了誰的人,哪條路什么時候能走、什么時候要繞開,都需要提前知曉。但有時候軍隊也會強行征用駝隊,用作軍事運輸。總之,遇到戰(zhàn)爭,駝隊運輸往往大受打擊,商號生意也就遭了殃,馬合盛茶莊的生意就敗在了兵禍上。

隨著當時的社會形勢日趨緊張,民勤駝隊的遠距離運輸逐漸衰敗了。而另一種運輸卻依然活躍著。那就是在阿拉善高原各個鹽池之間的短距離運輸,這種運輸?shù)闹饕浳锞褪躯}。因為鹽的成本很低,阿拉善周邊地廣人稀,沙漠上少有戰(zhàn)事,少有強盜和軍隊,短途駝運路線相對安全。運鹽駝隊大多是由擁有少量駱駝的幾戶人家臨時搭伙而成的。當時民勤附近的運鹽路線主要是從阿拉善的雅布賴鹽池出發(fā),向西過紅沙崗,經(jīng)下四分到河西堡;從東邊則經(jīng)黃坑井、芨芨草、青土湖,到達民勤,從民勤轉(zhuǎn)運到寧夏中衛(wèi)的鹽倉;另外還有一條從北方的吉蘭泰鹽池運鹽到現(xiàn)在寧夏中衛(wèi)的線路。

經(jīng)由河西走廊的鹽茶交易由來已久,是阿拉善周邊地區(qū)與中原的物品文化交流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內(nèi)地來的茶葉經(jīng)由河西走廊的綠洲商業(yè)重鎮(zhèn)販運到蒙古高原地區(qū),而蒙古高原的鹽巴也通過阿拉善沙漠南緣的綠洲城鎮(zhèn)轉(zhuǎn)銷內(nèi)地。當時河西走廊東端的許多城鎮(zhèn),如河西堡、武威、土門子、大靖,就和寧夏平原的中衛(wèi)、銀川等城市構成了一個商業(yè)網(wǎng)絡。這種由百姓自發(fā)進行的短途駝隊運輸,才是留在民勤老家的駱駝客們的主要生存形式。這種運輸一直持續(xù)到了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

新中國成立后不久,嚴家的商號響應號召公私合營了,駝隊也隨之“入社”。孫得正回到了原來放牧的地方和蒙古人一起放牧,又過了幾年才返回民勤。當時生產(chǎn)隊里駱駝很少,拉不起“把子”,孫得正從此再也沒有拉過駱駝。一輩子和牲畜打交道的孫得正不會種地,所以他重操舊業(yè),一直給村集體放牧牛羊。如果有人愿意聽,他還是會和人們聊起當年在駝道上的過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阳西县| 富源县| 丰顺县| 宁南县| 阆中市| 眉山市| 青阳县| 乌海市| 香河县| 蓝田县| 万宁市| 洪泽县| 若尔盖县| 双城市| 雷山县| 瑞昌市| 谢通门县| 清原| 湖州市| 镇坪县| 台南县| 新余市| 梁平县| 松桃| 扶余县| 安阳县| 洪雅县| 三台县| 沿河| 武功县| 油尖旺区| 沾益县| 徐水县| 黔南| 迁安市| 融水| 雅江县| 南乐县| 太仓市|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