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連行
- 徐黎麗 韓靜茹
- 2063字
- 2019-10-11 16:29:21
序言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的賀信中指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極,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是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護地。開展這次科學考察研究,揭示青藏高原環境變化機理,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對推動青藏高原可持續發展、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祁連山是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邊緣山系,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總體規劃設定的第四大區。它作為西北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系統復雜耦合的典型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優先區域,是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六大內陸河和黃河支流大通河流域500多萬人賴以生存的重要水源地。它的存在,構筑了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近年來,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引起了中央和地方的高度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對祁連山生態保護工作曾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黨中央、國務院審議通過了《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全面落實中央要求,深入研究和解決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制定了《祁連山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落實方案》,扎實推進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服務“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是蘭州大學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和學術責任,更是蘭州大學“主動接受地方黨委領導、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使命擔當。近年來,蘭州大學發揮地學、生態學、草學、大氣科學等學科優勢,建立了祁連山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2017年9月,我曾帶隊深入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腹地進行科學考察,詳細了解了草原生態保護、三道灣等水電站日常運行以及生態放流等情況,考察了蘭州大學寺大隆森林生態環境監測站。蘭州大學的老師們帶領著一批又一批學生在渺無人煙、海拔3000多米、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通信不暢的艱苦環境中,一待就是幾個月,一心一意、心無旁騖地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他們扎根祁連山、奉獻祁連山的奮斗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2018年1月,蘭州大學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批示精神和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的賀信精神,在學校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成立了“祁連山研究院”,并舉辦了“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高端論壇,旨在為解決祁連山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生態保護長效機制創新等重大問題提供科學支撐,把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問題的研究引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此次,蘭州大學在參與第一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的基礎上,于2018年5月4日至14日展開了為期11天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祁連山關鍵區預科考。科考隊員發揚偉大的學習精神、團結精神、拼搏精神、創新精神和宣傳精神,行程3000多公里,4次穿越祁連山,對冰川、地層、草地、湖泊、森林、企業及少數民族文化進行了考察,正式推開了蘭州大學祁連山考察與研究的大門,取得了以下成果。
第一,通過考察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的時空分布特征,探討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雙重影響下的生態水文過程,初步評估了不同生態系統的水源涵養能力,提出了適應氣候變化的祁連山資源合理利用和生態善治的調控任務,為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系統優化配置提供了完整可靠的科學依據和對策支撐。
第二,為下一步進行分隊考察提供了交通及沿線相關單位的支撐。本次科考4次穿越祁連山,摸清了祁連山東西和南北通道的分布情況與道路狀況;與兄弟單位在搭建聯合觀測平臺、共同建設科研教學團隊及教學實驗基地等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
第三,這是祁連山研究院成立以來的第一次科學考察,科考隊員由來自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草地農業科技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歷史文化學院、管理學院、經濟學院6個學院8個一級學科的20余名教師組成,有效地整合了多學科的資源,實現了理、工、文、社等多學科的交叉,大家從不同的視角,采用不同的方法,共同研究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第四,通過中央媒體、省級媒體和學校媒體的緊密合作,在科考過程中,實現了全程跟蹤報道。每到一處科考地點,科考隊員就通過央視新聞、新聞直播間、甘肅新聞、蘭州大學校園網等平臺,將科考成果第一時間公之于眾,彰顯了科學精神,回應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取得了良好的反響。
短短11天的科考活動已經告一段落,本書是科考隊員一路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的記錄,也是此次科考的人文及科普記錄,對進一步做好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研究、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深度參與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同時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下一步,我們期待以祁連山各類科學問題和人文社科問題為導向的綜合考察和分隊考察活動的展開,期待各項目組成員分赴祁連山不同區域進行植被、河流、冰川、沙漠、氣候、土壤、牧草、企業、少數民族及移民的科考與研究,并與泛第三極的科學考察、深入研究相結合,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為祁連山生態修復和建設做出新貢獻,進一步彰顯蘭州大學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在服務地方需求中提出“蘭大方案”、貢獻“蘭大智慧”。
是為序。
蘭州大學黨委書記
2018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