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特區發展(1978~2018)
- 陶一桃 魯志國
- 777字
- 2019-10-11 16:10:56
內容提要
本書以歷史脈絡為主線,以事實和事件為依據,沿著中國社會改革開放的時間進程,將經濟特區40年來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每個發展階段分析論述經濟特區建設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環境、國際合作等內容,并著重闡述每個發展階段的歷史背景、狀況與特點、功能與使命、政策與實施、發展與成就、問題與挑戰,以及對各個歷史階段的理論總結,全面講述中國經濟特區40年的發展故事。
全書共十章。第一章講述中國經濟特區醞釀與創辦的時代背景;第二章圍繞特區創辦和早期探索的幾個重大事件,還原經濟特區醞釀、決策、產生與早期開發建設的艱難過程,記述經濟特區體制改革的初步探索歷程;第三章將經濟特區的市場經濟探索和實踐置于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形成、發展、完善的進程中加以梳理和記錄,闡述論證經濟特區的創新實踐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所做出的歷史性貢獻;第四章全方位再現和還原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歷史事件,并就鄧小平南方談話對經濟特區發展和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進行歸納論述;第五章梳理總結經濟特區發展的成功經驗,分析闡釋經濟特區給全國各地帶來的示范效應和示范價值;第六章考察經濟特區發展的“二次創業”之路,分析各經濟特區差異發展的狀況及原因;第七章闡述經濟特區在各發展階段的經濟體制、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及發展歷程,揭示經濟特區是在轉型和發展的辯證統一中不斷成長的;第八章通過對經濟特區創新之路的介紹,分析經濟特區創新的深層動力,展現經濟特區超越物質文明的精神文明建設成就和文化風貌;第九章提出新興經濟特區與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傳統經濟特區的延伸和拓展,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區域引擎,可以在對接“一帶一路”建設中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第十章解析經濟特區在新的發展時期和發展形勢下有新的歷史使命,新時代的經濟特區肩負著引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及現代化國家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