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國家對社會孕育的三種影響

從中外的歷史看,國家對市民社會或是民間社會的孕育與建構所產生的影響,不外乎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國家對社會的醞釀和生成并未發揮特別明顯的作用。盡管在這方面國家也具有一定的影響,但并非決定性因素,主要是社會自身發展壯大到一定程度之后獨立建構而成。由這種方式生成的社會,自身的力量一般都比較強大,對國家的依賴性也較少,而獨立性則比較明顯,對國家的制衡作用也比較突出。

第二種情況,是國家對獨立社會的孕育與建構,產生了非常明顯的阻礙與破壞作用。這種情況的形成,一般都是由于國家通過各種強制性的政策和措施,自上而下地實行嚴密的控制,特別是將社會的基層組織也納入其嚴格控制,使社會無法形成自己獨立的生成與活動空間,從而也就難以建構起脫離國家直接控馭,具有自治權利和獨立性質的社會。

第三種情況,是國家出于特定的目的,有意識地實施有關政策,對于具有一定獨立性的市民社會或是民間社會的產生,起明顯的推動作用;有的則是無意識地推行若干具體措施,為具有一定獨立性社會的孕育創造了有利的客觀環境,也從各方面促進了社會的生成與發展;還有的甚至為獨立社會的建構提供了某些制度性和法律性的保障,主動直接地倡導成立民間社會組織,在推動社會的孕育和建構方面,發揮了更為突出的作用與影響。

上述第一種情況,大多是發生在自下而上實現內源型現代化的西歐國家。這些國家往往具有城市自治的淵源與傳統,資本主義一般都產生較早,而且發展較快,并擁有力量較為強大的市民階層,是現代化過程中強有力的經濟中堅力量。在這些國家中,現代化是通過社會自身力量的內部創新,經歷漫長過程的社會變革得以實現的。之所以稱內源型現代化,乃是因為“內源的現代化是一個自發的、自下而上的、漸進變革過程”,“它的原動力即現代生產力是內部孕育成長起來的,具有較強的自我發揮能力。工業化投資主要來自本國內部積累,從而本國資產階級起主導作用。經濟生活通過不斷擴展的市場來實現自我調節,而政府的職能主要是保證經濟的自由運轉”。[1]在自發完成現代化的過程中,這些國家的市民階層也相應地自發建構起市民社會,這兩者是互為促進、互為依存,并共同發展起來的。其所出現的這一發展道路,顯然與西歐國家的歷史傳統與經濟發展的一系列特點,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第二種情況則一般發生在實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以及封閉的高度一元化國家,而且往往是一些落后的封建國家,或者是相對而言現代化發展比較滯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中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即是如此。如前所述,封建統治者為了維護其統治地位,通過各種手段和措施,自上而下均實行嚴密的控制,嚴禁民間結社,連行會與宗族組織也被納入封建國家機器控馭的范圍。在這種情況下,獨立的民間社會由于國家多方面的壓抑和阻礙,自然難以孕育形成,更談不上獲得比較迅速的發展。

第三種情況大多是發生在外源型現代化國家中特定的某個歷史時期。這些國家原本也比較落后,現代化的發動遠遠滯后于西歐的經濟發達國家。而且,這些國家由于經濟發展比較落后,市民階層的力量也比較薄弱,其自身內部往往并不具備發動現代化的經濟原動力,只是在遭受西方列強的侵略,國家面臨存亡絕續的危機時,統治者為了致富求強和救亡圖存,同時也為了維持自己日益衰弱的統治,主動向西方或是其他現代化先行一步的國家學習,自上而下地推行一系列現代化的改革,尤其是將發展民族資本主義放在相當重要的位置。近代中國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即是如此,其內部因素盡管在早期現代化的過程中也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但現代化的推動力顯然主要是來自外部世界。在推行現代化改革的過程中,這些國家實施的許多新政策和新措施,往往為市民社會或是獨立民間社會的孕育創造了有利的客觀環境,甚至直接推動了市民社會的形成與發展。與此十分相似的現象,在清末的中國也曾一度出現。

當然,有些國家的統治者并非在主觀上具有扶植市民社會孕育萌生的意圖,有的也不了解市民社會究竟有何功能與作用,還有的甚或仍反對具有獨立自治性質的市民社會產生,但其推行的改革措施所產生的實際效果,卻在客觀上確實為市民社會的產生提供了過去所沒有的環境與條件。類似的這種情況,也應當視為國家對市民社會的孕育與建構,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探討市民社會的孕育與形成,不能不涉及上述問題,因而學者們對此也較為重視。1993年8月,上海歷史學會和《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雜志社在上海聯合舉辦了“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學術討論會。會上,與會代表就國家在建構市民社會中的作用問題進行了討論,認為市民社會的生成大抵有兩種主要模式:一種模式是市民社會自發地孕育和形成,它與國家的關系經歷了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即“體制外抗衡—一體化發展—體制內自治”,這是內源型現代化早發國家市民社會生成的一般情形;另一種模式與之相異,即市民社會的發育和成長與國家的作用密不可分,外源型現代化后發國家大都具有此特征。由于缺乏推動現代化的社會中間力量,后發國家在發展經濟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國家的這種推動作用與市民社會的形成有直接的關聯,因為市民社會諸要素的發展正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故而,在后發展國家自上而下的運作是市民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面向。[2]上述兩個方面的情況,都是就國家對市民社會的生成所起作用的大小而言的,沒有涉及國家阻礙市民社會形成的負面影響。事實上,這方面的負面影響在有些國家中也是非常突出的,它直接關系到這些國家能否孕育出市民社會。因此,如果全面論述國家對市民社會生成的多重影響,應該注意包括前面所介紹的三方面的情形。

下面,我們即對本書所限時間范圍內近代中國的有關情況,做一番具體考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海伦市| 闸北区| 吉林省| 南木林县| 盐源县| 乐清市| 敖汉旗| 高要市| 孝义市| 望城县| 长海县| 冕宁县| 临漳县| 七台河市| 郴州市| 道真| 泰安市| 合作市| 大同县| 古丈县| 邹城市| 石河子市| 闽侯县| 乐昌市| 宾阳县| 栖霞市| 敦化市| 长宁区| 霍林郭勒市| 伊川县| 武穴市| 兴业县| 涟源市| 哈尔滨市| 广西| 唐河县| 崇仁县| 乌拉特中旗| 南投县|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