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密阿里“戰略三板斧”(《商業評論》2019年7月號)
- 商業評論
- 708字
- 2019-11-25 18:12:40
新零售是商業底層邏輯上 開出的一朵花
作為咨詢公司,我們首先要研究的問題是商業的底層邏輯。當理解了商業的底層邏輯,你就會發現新零售是這個底層邏輯上開出的一朵花。我正在寫一本書,暫定的書名叫《去中心化》,它也是商業底層邏輯上開出的一朵花。
那么,商業世界的底層邏輯是什么?就是交易結構。交易結構的改變和優化,孕育了新零售、新商業、新制造、新金融,等等。其實我們在寫《新零售》一書時,并沒有對新零售做專門的研究,我們只是梳理了零售領域交易結構的變化,就有了這本書。
整個商業世界的交易結構只有一個前進方向,就是交易結構越來越優化,交易成本越來越低。假如一個產品的生產成本是1元,到消費者手上變成了50元,兩者的差額49元就是交易成本。我們研究商業,不只研究這個產品怎么用1元錢生產出來,更重要的是研究差額的49元是怎么來的,能否減少。如果49元能變成30元,消費者就有機會得到更好的服務和體驗。這就是整個商業應該發展的方向。新零售也不例外。
所以,我們給新零售下的定義是,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我們研究的問題是怎么更容易地降低交易成本,更容易地觸達消費者。由此,我們就可以判斷哪些企業做的是新零售,哪些不是。
比如,在線下門店安放一個智能試衣鏡,消費者站在鏡子前,可以看到衣服穿在身上的效果,這樣,商家就不用在門店堆放所有庫存。這是不是新零售?當然是,因為它節省了庫存成本,增加了消費者體驗,交易成本因此降低。但是,它是不是一個非常有競爭力的新零售?那就值得探討了,也許還有更有效的方式,比如我能否站在自己家的電腦前面,通過攝像頭進行3D試衣,而不是跑到門店。所以,效率的優化是相對的,更高效率的零售一定勝過相對低效的零售,由此不斷往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