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讀書的這個過程中,思想上的進步是可預見的,而優越感的產生沒想到卻成為了一個新的問題。
也不知道具體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不屑于再去找我們班女生借看言情類的小說了,因為總感覺那類作品體現的更多的是無病呻吟。我也漸漸會用一種輕蔑的姿態來看待網絡上的一些明星言論,感覺不過如此嘛。甚至,我開始審視我們這一班人:上課拿著手機橫屏玩游戲,怎么這么不上進呢?中午在宿舍睡醒然后來到教室又繼續睡,這算什么呢?我一天只睡六個小時,也不見我累,真是的。
我嘗試著將這些想法說給小山聽,他只是淡淡地說,這些問題從來都是有存在的,只是你現在才看到而已,所以也不必大驚小怪。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
“你也不能說大伙不努力,只是不夠努力而已。”
“那大家可以做得更好一點的啊。”
“是可以做得更好一點,很多事都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不一定有必要。一般人的一般努力就只有一般的成績,而這個一般的成績又幾乎不影響現狀,所以舒服才是王道,呵呵呵。”
“舒服?你看我早起晚睡的,很累的。”
“不累不累,你是我們班的希望嘛。”
突然,他話鋒一轉:“你說這么多,該不是在諷刺我吧,畢竟我也是我們班墮落的一員呢。”
我忍不住捏了一下他的大腿:“亂說。”
在現實的一次又一次聊天中,我發現小山和小玲在生活中的言行舉止常常是隨心隨意的,也不時會顯露出自己幼稚的一面。這讓我感覺到出現了點認知偏差,畢竟他倆算是與我分別有過深層次對話的人,這些表現并不匹配他們原有的思想內涵啊,他們不應該是這樣的。
那他們應該是怎樣的?來日方長,這也不好說。也許年輕的我們,成熟與幼稚總是并存的。
李敖說:“你不能等有了熱情才救人、你不能等有了靈感才作文。一如妓女不能等有了性欲才接客。屬于你該做的事,縱屬勉強,你也要做。”
我用這句話勉勵自己,要繼續堅持一直在做的事。
在狂熱地掃遍了我們班內的所有課外書之后,我開始找我媽要錢去買書。
然而,我媽并沒有直接把錢打給我,而是拋給了我倆個這樣的問題:現在再過小半年都要高考了,你還要看課外書?既然是要考試,那你不應該認真聽課復習做題的嗎?
我直接說出了我內心的真實想法:“讀書有助于緩解迷惘,也可以鍛煉思維能力。”
“你們班就你迷惘?你的同學也都這樣?”她再問我。
我說他們都不學習不看書的,要是與他們為伍那是沒有前途的。
顯然,我媽并不接受我的這一套說法:“你知道你要有前途就好。雖然他們不學習,但是你得學習。既然他們不看書,那你也不必看了,好好學習就是了。”
我生悶氣,不出聲。
“也不是不讓你看,等你高考完再看好嗎?”她試著安慰我。
“不。”
“不什么不,就這樣了。”她說完就回到廚房里繼續炒菜。
我很受打擊,我沒想到我連看書這樣的基本計劃也舉步維艱。我媽是怎么了,她怎么連我看書都反對呢,唉......這樣的母親真的是不明事理啊。哼,不看就不看,既然她不理我,那我決定也不理她了。我決定不說話了,待會吃飯也不說話,就讓一切在寂靜無聲中度過吧。
我爸回到家,看到我和我媽之間的氣氛有點不對,便問我怎么了?
我“哼。”了一下,然后指向廚房說:“問她。”
然后我爸就進入廚房先是洗了個手,然后又在里面嘀咕了半分鐘之后再出來。接著對我說:“你媽說你想買幾本書來看?”
“對啊,但是她不批準。”
“為什么要在現在看書呢?”他再問我。
“讀書人當然要博覽群書啊,而且作文可占六十分呢,不看書,不積累素材那作文怎么寫?”
我爸一聽感覺在理,恰好我媽這會又端著剛煮熟的菜出來,然后我爸側過身問她為什么不同意。
“你看看他房間里放的試卷都是空白的,而且這一下子又想要花幾百塊錢買一堆書,之后可能也是要放在那......”
“不,我會看完的。”我打斷了她。
我爸想了一想:“那好,那你就買吧。但看書歸看書,其他需要學習的科目你也不能不管了。”
“嗯。”
“那就先吃飯吧,等吃完飯我再讓你媽給你錢。”
“嗯。”
倆天內,我陸續收了十份快遞。小山問我這是什么情況,我興致盎然地說:“買書看書啊。”
他露出來不可思議的表情:“你是認真的嗎?”
“對啊,十本。呵呵呵。”
我的得意對比的是他的表情逐漸凝固起來,他慢慢地說:“這個不合適吧。”
“有什么不合適的?”我滿不在意地邊說邊拆快遞。
“你的心怎么這么大,還有不到一個完整的學期就要高考了,而你現在居然還要看課外書,而且還不是一本倆本的。”
我一直是這樣想的:對比飽食終日的同班同學,我能一直堅持看書,自我感覺還是很良好的。而被他這認真一說,我倒是有點慌了。但還是故作鎮定地說:“我平時早起晚睡,時間還是有的,呵呵。”
他這一聽,直接搖頭嘆氣了:“我覺得你是有點陷進去了,我也越來越看不懂你了。”
“嗯,沒有。其實還好吧。”
“好?不好。其實也不是讀書不好,而是你有點過分了。你現在看書的狀態應該說比每天在教室里瘋狂學英語的婉儀更瘋狂呢。”
“呵呵,她。對了,你一般是七點多才到的教室,你是怎么知道她早上有在讀瘋狂英語的。”
“嘿,你別扯開話題,我們現在說的是你的問題,我有時候會和她聊天的嘛。說回你,你總是有意無意地強調你的早起晚睡,然后給人一種你很勤奮的假象,這樣好么?”
我一聽這話語很是新鮮:“假象?我去,我沒聽錯吧,早起晚睡還能是假象?誰有事無事會去做這樣的假象,哼,我都無語了。”
“你別無語,你聽我說。”
“好,那我就認真地聽你說說,我就認真地聽聽你是想如何否定我的努力的。”
“不不不,沒人要否定你的努力。其實我也不想打擊你的熱情,我這更不是在教育你。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作為你的好同桌,我覺得我是有必要適時提醒一下你的。”
“得了得了,別廢話,說重點。”
“你認為你早起晚睡就很勤奮了?”
“嗯,什么意思?難道你不這樣認為?”
“對啊,我不這樣認為。所以,這就是我們討論問題的關鍵了。”
我一聽,就感覺他有問題,我的內心不想聽,但也沒理由走開。
“你總說你早起晚睡的,其實有些事不用說,只要是個明眼人都看得到你的付出,所以你不必強調。結果你越是強調,就越是有點演出的味道了。事實上,我對你在這段時間里的觀察的感受是:你是在用你表面的勤奮來掩蓋你真正的懶惰,聽懂了嗎?這就是我所認為的你的惰性所在。”
“嗯,這個,這方面我倒沒想過。”
“沒想過就對了,那你現在該想想了。你說你早起晚睡的一天大部分時間里都在看課外書,而人家晚起晚睡的一天大部分時間里都在刷題,雖然在表面上你是要比我們更為勤奮,但你這樣舍本逐末,對,舍本逐末的,你覺得這樣好么?”
“額,舍本逐末,這還真的是個問題啊。”
“對,也許你該好好想想,好好想想這個比起你看書更為迫切的問題。”
“想?還想啊,我之前就是因為想的太多才決定選擇看書的。”
“想,當然要想啦。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你別學到高中就把小學學的精華內容給忘了哦。”
“對哦,我是學了新的就忘了舊的,在這方面是遠不如你們倆啊。”
“我們倆?我和誰?”
“小玲啊,她也和我做過類似的探討,你倆在我的心目中一度是很厲害的存在呢。”
“呵呵,客氣。彼此彼此啦,畢竟也只有你有能力給我們補習歷史。”
他說完,就擰開了他的半瓶可樂準備喝起來。我說等等,我當即也擰開我的水杯蓋,然后與他碰杯。他愣了一秒,呵呵笑了,我也呵呵笑了。
在小山明確指出我讀書的形態是不合理的情況之后,我就不得不正視這個正在浮出水面的問題了。
按一般理性來說,讀書這事是要被擱置下來的,至少應該暫時擱置。話應該這么說,但人未必就會這么做。因為生活總體是復雜的,這就使得人在理性思考之余也會參雜著情感的因素,而這種情感對青年的我們的影響更為明顯。
我一想到我媽說的那句話:“買的一堆書會像空白的卷子一樣可能又放在房間里了。”我就感覺很受刺激,不行,我一定要看完它。
十本書,按照平日的進度,我需要約二十天的時間才能看完。但由于是非常時期,我決定快馬加鞭,用倆個星期時間將十本書過一遍。
計劃是這樣計劃的,然后就可以順利完成?不存在的,現實中有很多問題。
先是在一次普通的英語周測里,我在傳遞完試卷之后便翻開了錢鐘書的《圍城》,打算繼續閱覽方鴻漸前往三閭大學后的際遇。
而此時坐在講臺上的英語老師向我們宣告了一個這樣的決定:“為了確保高考復習工作的有效進行,級組辦公室決定今后對周測不再持放任態度。但也考慮到現實條件,所以級組全體任課老師決定:實行隨機收卷改卷制度,但凡累計倆次不認真完成試卷者,通知家長,甚至處分記過處理。”
得,我馬上把書塞回到了抽屜里。看來有些不該用的時間,是不能再用的了。
還有一個長期在說但并未真正關注到的問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高三后,學校把每周倆節的體育課給取消了,理由是要把更多的時間留在主科學習上。這樣一來,就使得熱愛運動的人只得抽時間去運動,不愛運動的人干脆就不運動了。久而久之,我且成為了后者。
由于長期的不運動,加上早起晚睡的習慣,我或說是我們班集體的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春分前后,先是志謙托我要給班主任請病假,說他發燒了要在宿舍里休息倆天。我說沒問題。然后過了一天,小山也開始感冒了。他的鼻涕流個不停,他也擦個不停,后來干脆將紙巾卷了起來,把鼻孔給塞住。看著他,我也忍不住笑了,結果就是,一天后,我也感冒了。
從整體來看,流感時節,一個班里有幾個人感冒其實不算什么大事,老師會做的就是提醒同學們要注意休息,要鍛煉身體。只是,對于個人來說,身體上的不舒服會直接影響到整個人的精神狀態的下降,這是必然的。我前后病了倆個星期,學習提不起興趣,讀書的狀態更是老牛慢行。
原計劃兩個星期看完的書,由于種種因素,我硬是看了兩個月。具體結束于一模考試前的一個星期。
我重新思考了我在過去這段時間里關于讀書的問題。我首先是苦于迷惘而讀書的,現在讀書也讀了幾十本,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也還是迷惘。更重要的是:讀書居然成為了我的一個習慣,現在說放下就放下,反而有點舍不得了。最重要的是:一模快到了,高考也不遠了,而我居然沒有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復習過,想到這,我也是醉了。
好了,不管怎么說。那就用剩下的一個星期來備戰一模吧。
一模的地位在高中是僅次于高考的存在,一模的分數是預定我們前程的基準線,一模揭示的問題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雖然有著很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是除了歷史單科還是班里第一,綜合成績在班里排在十名之外,全校成績排在一百五十名之外,全市排名在數千名之外的表現成了我不能接受的現實。
回想在分數出來之前,我還是感覺良好的。即便在高三下學期開學后,我雖已隱隱約約感覺到同學們的成績出現了分水嶺。但我還是自己騙自己,我認為這些階段性的成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模,重要的是高考。
而這次的一模成績,成功打我臉了,并讓我原本堅定的內心也變得搖搖欲墜了。我之前可是以專A偏下的水平定下了一本的最高目標,到現在看來,這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我接受不了這樣的成績,我接受不了考出這樣成績的自己。
“什么早起晚睡的,這也值得炫耀?食堂阿姨比你早起,她驕傲了?舍管大叔比你晚睡,他自豪了?真的是不知所謂啊。什么狗屁感覺良好,也不知是從哪里來的自信。平時不刷題,考試能考好?課外書如果好使,那能叫課外書?這真的是腦子進水了。”
小玲問我喃喃自語地在干嘛。
我說沒什么,只是有點心煩。
然后她跟我說,她有留意到我的成績不怎么理想,就提議我之后就不要再幫大家補習歷史了,勸我多用點時間學好其他科目。
我說沒關系的,問題并不在于此。
晚上回去之后,我發現再這樣下去確實是不行的。現在的我都屬于泥菩薩過江的境地,必須要更多地為自己著想了。
第二天早上,我跟他們直說我的一模考得很慘,之后的歷史補習我得放一放了。
他們也表示理解。
中午,我們四個人約在食堂一起吃飯聊天。大家都感慨沒想到,一件說干就干的事,我們居然堅持了這么久,這是非常非常可貴的創舉啊。而且這次我們四個人的歷史單科成績在班里都是前五的存在,這也印證了那句話:你的時間在哪,你的成績就在哪。
下午的班會課,班主任在和大家分析完一模的情況后讓我跟他出去走廊一趟。
“你這段時間是怎么了?”我聽得出他的語氣里對我是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我沒有底氣,故不敢看他:“我知道這次考得不好。”
“那為什么考得不好。”
“可能是不夠努力,不夠勤奮吧。”我默默地說。
“不是不夠勤奮,據我觀察,你在班里還是很自律的,我能看得你平日里的表現。但是為什么對比于其他的同學,你的進步就這么不明顯呢?”
我不知說什么。
“你有沒有想過?你要多想想原因。”他的這話對我好像又有點鼓勵的意思了。
“嗯,也許是我前期做的無用功太多了。就是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在看課外書,沒有把時間和精力用在該努力的地方。”
“大海啊,說實話,我對你的這次一模的成績不太滿意。在我們班,在我重點看好的幾個學生當中,他們這次的表現較之前都有著一定的提升。但是你,卻原地踏步。”
他呼了一口氣,然后繼續說:“我對你說的這些話并不是要打擊你的信心,而是要讓你看清楚現在的形勢。現實是很殘酷的,高考也好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你要和所有的同齡人競爭,你就必須努力,你必須要出眾才能去到你想去的地方,讀到你想讀的大學。這是我要提醒你的第一點。第二,你要放松心態,你要客觀地看待這次模擬考試的意義。它的意義是什么?”
我以為他是要問我,正當我想說,他自己且把話說下去了:“它的意義在于提前找到并積極解決高考時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問題。換一種思路來說,當一模遇到的問題越多,然后經過我們的見招拆招,那高考時我們會遇到的問題也就越少。所以你現在不要氣餒,甚至在高考結束之前都不能氣餒。要保持信心,我對你還是很有信心的,不然我今天也不會把你叫出來,單獨跟你說這些了。所以你對自己要更有信心,知不知道?”
“嗯,我知道了。”
“好。第三,現在距離高考還有一段時間,雖然時間不算多,但你只要合理利用,每天進步一點點,也夠了。每天積累一點點,那就是你高考成功的保證。你先回去學習。對了,你不要再看課外書了,要回歸課本,要多做錯題,要爭取把正確率給提上來。”
“好。”
晚上,我出去剪了個寸頭。小玲問我受了什么刺激,我呵呵一笑,我要從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