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9.東海縣之誤

【原文】

海州東海縣西北有二古墓,《圖志》謂之“黃兒墓”。有一石碑,已漫滅不可讀,莫知黃兒者何人。石延年通判海州,因行縣見之,曰:“漢二疏,東海人,此必其墓也。”遂謂之“二疏墓”,刻碑于其傍,后人又收入《圖經》。予按,疏廣,東海蘭陵人,蘭陵今屬沂州承縣;今東海縣乃漢之贛榆,自屬瑯琊郡,非古之東海也。今承縣東四十里自有疏廣墓,其東又二里有疏受墓。延年不講地志,但見今謂之東海縣,遂以“二疏”名之,極為乖誤。大凡地名如此者至多,無足紀者。此乃予初仕為沐陽主簿日,始見《圖經》中增此事,后世不知其因,往往以為實錄。謾志于此,以見天下地書皆不可堅信。其北又有“孝女冢廟”,貌甚盛,著在祀典。孝女亦東海人,贛榆既非東海故境,則孝女冢廟亦后人附會縣名為之耳。

【注釋】

①漫滅:是指石碑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

【譯文】

海州東海縣的西北方向有兩座古墓,《圖志》中稱為“黃兒墓”。墓旁有一塊石碑,石碑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而無法閱讀,所以不知道黃兒是什么人。石延年任職海州通判的時候,因巡視屬縣的時候看到了這兩座古墓,說:“漢代的疏廣、疏受就是東海人,這一定是他們的墓地。”于是便將此稱為“二疏墓”,并在旁邊刻了石碑,后人又將其收錄入《圖經》中。根據我的考證,疏廣是東海蘭陵人,蘭陵現在屬于沂州承縣;而現在的東海縣乃是漢朝時期的贛榆,原本屬于瑯琊郡,而不是古時候的東海郡。而今承縣東面四十里的地方便有疏廣墓,再向東二里又有疏受墓。石延年不考察地方志,只因為現在這里稱為東海縣,便以“二疏”為這兩座墓碑命名,這是非常錯誤的。但凡地名像這般情況的有很多,數不勝數。這是我剛剛任職沐陽主簿的時候,才看到《圖經》中已經增加了這件事情,后世人不知道其中的原因,經常認為是據實記錄的。所以隨手將這件事情記錄在此,由此可以知道天下間的地理書籍也不可完全相信。古墓的北面還有“孝女冢廟”,很是壯觀,隸屬于官府的祭祀廟宇。孝女也是東海人,現在的東海既然不是古時東海的邊境,那么孝女的墓地和廟宇,大概也是后人為了附和縣名而捏造的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八宿县| 富裕县| 巴彦淖尔市| 海阳市| 桐梓县| 准格尔旗| 曲阜市| 阳原县| 河南省| 红安县| 古蔺县| 金阳县| 平凉市| 乾安县| 化州市| 荆州市| 威海市| 广水市| 武宣县| 遂宁市| 来宾市| 上饶市| 广丰县| 扎赉特旗| 嘉峪关市| 汶上县| 新竹县| 施秉县| 石河子市| 崇信县| 南陵县| 大理市| 南城县| 宜昌市| 靖边县| 政和县| 留坝县| 京山县| 开远市| 贺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