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8.辯太湖之水

【原文】

司馬相如《上林賦》敘上林諸水曰:“丹水、紫淵,灞、浐、涇、謂,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tài),灝溔潢漾,東注太湖。”八川自入大河,大河去太湖數(shù)千里,中間隔太山及淮、濟(jì)、大江,何緣與太湖相涉?郭璞《江賦》云:“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墨子曰:“禹治天下,南為江、漢、淮、汝,東流注之五湖。”孔安國曰:“自彭蠡江分為三,入于震澤,遂為北江而入于海。”此皆未嘗詳考地理。江、漢至五湖自隔山,其末乃繞出五湖之下,流徑入于海,何緣入于五湖?淮、汝徑自徐州入海,全無交涉。《禹貢》云:“彭蠡既潴,陽鳥攸居。三江既入,震澤厎定。”以對文言,則彭蠡水之所潴,三江水之所入,非入于震澤也。震澤上源皆山環(huán)之,了無大川;震澤之委,乃多大川,亦莫知孰為三江者。蓋三江之水無所入,則震澤壅而為害;三江之水有所入,然后震澤厎定。此水之理也。

【注釋】

①大河:黃河。

②太山:泰山。

③潴(zhū):水停留聚集的地方。

④了無:完全沒有。

⑤委:水的下游。

【譯文】

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記敘了上林苑各個水流說:“丹水、紫淵,灞、浐、涇、謂,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tài),灝溔潢漾,東注太湖。”這八條河流原本流入黃河,而黃河和太湖相距幾千里,中間還隔著泰山以及淮水、濟(jì)水、長江,怎么會和太湖扯上聯(lián)系呢?郭璞的《江賦》中說:“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墨子》中又說:“禹治天下,南為江、漢、淮、汝,東流注之五湖。”孔安國說:“自彭蠡江分為三,入于震澤,遂為北江而入于海。”這些都不曾詳細(xì)考察過地理情況。長江、漢水到太湖中間還隔著大山,其下游又繞過了太湖而流向下方,徑直流入大海,又怎么會流入到太湖呢?淮水、汝水則直接從徐州境內(nèi)流入大海,其間更是和太湖一點聯(lián)系都沒有。《禹貢》中記載:“彭蠡既潴,陽鳥攸居。三江既入,震澤厎定。”從語言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上來說,彭蠡是水流停留積聚的地方,三江是水流注入的地方,并不是說流入太湖。太湖的上游被群山環(huán)繞,完全沒有比較大的河流;太湖的下游,則有很多大的河流,也不知道哪些是所謂的三江。如果三江的水沒有地方可去,那么太湖水便會堵塞而成為禍害;如果三江的水有地方可以注入,那么太湖就可以安定。這大概便是水的本性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源县| 姜堰市| 图木舒克市| 余干县| 安吉县| 财经| 绥中县| 稻城县| 盐边县| 乌兰浩特市| 寻甸| 革吉县| 红桥区| 凤阳县| 松江区| 吴江市| 遵化市| 平度市| 皮山县| 富民县| 西充县| 上杭县| 深泽县| 汶上县| 汝阳县| 炎陵县| 章丘市| 鲜城| 云林县| 忻城县| 长阳| 孝感市| 平谷区| 铁力市| 格尔木市| 若尔盖县| 六盘水市| 竹山县| 拜城县| 桐庐县| 鄂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