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溪筆談全鑒(典藏誦讀版)
- 沈括
- 784字
- 2019-09-21 11:52:43
39.高祖玄孫一事

【原文】
予為《喪服后傳》,書成,熙寧中欲重定五服敕,而予預討論。雷、鄭之前,闕謬固多,其間高祖、玄孫一事①,尤為無義。《喪服》但有曾祖齊衰三月,曾孫緦麻三月,而無高祖、玄孫服。先儒皆以謂“服同曾祖、曾孫,故不言,可推而知”,或曰“經之所不言則不服”,皆不然也。曾,重也。由祖而上者,皆曾祖也;由孫而下者,皆曾孫也:雖百世可也。茍有相逮者,則必為服喪三月。故雖成王之于后稷,亦稱曾孫。而祭禮祝文,無遠近皆曰曾孫。《禮》所謂“以五為九”者,謂旁親之殺也。上殺、下殺至于九,旁殺至于四,而皆謂之族。(族昆弟父母、族祖父母、族曾祖父母)過此則非其族也。非其族,則為之無服。唯正統不以族名②,則是無絕道也。
【注釋】
①玄孫:宋太祖趙匡胤的始祖為玄朗,所以稱為玄孫。
②正統:皇族。
【譯文】
我編撰《喪服后傳》,書已經寫成,熙寧年間朝中想要重新修訂喪服制度,而我也參與了對此事的討論。雷、鄭之前的學說,缺漏、錯誤的地方固然很多,其中所說的高祖、玄孫的事情,尤其沒有道理。《禮儀·喪服》中只記載了曾祖齊衰三月,曾孫緦麻三月,而并沒有記載高祖、玄孫所使用的喪服。先儒也都因此認為“服裝和為曾祖、曾孫守喪時候的一樣,所以沒有記載,也可以推測得知”,有人也說“經書上沒有提到的就是不服喪的意思”,這些都是不正確的。曾,也就是重的意思。由祖父之上,都稱為曾祖;由孫子之后,都稱為曾孫:即便是延續一百世也是如此。如若有可能的話,都需要為其服喪三個月。所以即便是周成王之于后稷,也是稱為曾孫。而祭祀的祝文中,不管遠近都稱為曾孫。《禮記》所說的“以五為九”,指的是為旁系親屬服喪的時候應該要降低等次。上殺、下殺至于九代,旁殺至于四代,都稱為同族。(族昆弟父母、族祖父母、族曾祖父母)在這個范圍之外的就不是同族了。不是同族,就不用為其服喪。只有皇族才不會以族來命名,因為皇族是綿延不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