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溪筆談全鑒(典藏誦讀版)
- 沈括
- 1063字
- 2019-09-21 11:52:42
37.陽燧照物

【原文】
陽燧照物皆倒①,中間有礙故也②。算家謂之“格術”③。如人搖櫓,臬為之礙故也。若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隙所束,則影與鳶遂相違,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又如窗隙中樓塔之影,中間為窗所束,亦皆倒垂,與陽燧一也。陽燧面洼,以一指迫而照之則正,漸遠則無所見,過此遂倒。其無所見處,正如窗隙、櫓臬、腰鼓礙之④,本末相格,遂成搖櫓之勢。故舉手則影愈下,下手則影愈上,此其可見。(陽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內。離鏡一二寸,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著物則火發,此則腰鼓最細處也。)豈特物為然,人亦如是,中間不為物礙者鮮矣。小則利害相易,是非相反;大則以己為物,以物為己。不求去礙,而欲見不顛倒,難矣哉!(《酉陽雜俎》謂“海翻則塔影倒”⑤,此妄說也。影入窗隙則倒,乃其常理。)
【注釋】
①陽燧(suì):古人利用日光取火而使用的凹面銅鏡。
②礙:焦點。
③格術:格物之術,是指研究凹面銅鏡成像的道理。
④腰鼓:此處指細腰處。
⑤《酉陽雜俎》:雜技類的書,由唐代人段成式所撰寫。
【譯文】
用凹面銅鏡照射物體而物體成像是顛倒的,這是因為物鏡之間有“礙”的緣故。算術家將此稱為“格術”。就好比人們搖櫓撐船,是因為有臬作為櫓之“礙”的緣故。就好比鷂鷹翱翔空中,它的影子會跟隨鷂鷹移動,如若中間被窗戶的縫隙所約束,那么影子和鷂鷹就會背道而行,鷂鷹向東那么影子則會向西,鷂鷹向西那么影子就會向東。又比如窗戶縫隙中樓塔的影子,中間被窗孔所約束,樓塔的影子也都是倒立的,和陽燧一樣。陽燧的鏡面是凹下去的,將一個手指靠近鏡面而成像是正面的,如若漸漸遠離鏡面那么成像也就看不到了,再超過這個距離而手指成像就是倒立的了。其無法看到手指成像的地方,就好比窗隙、櫓臬、腰鼓的“礙”處一樣,本末相互牽制相互背離,所以才會造成搖櫓時櫓首尾翻轉的樣子。所以手指越往上那么手指的影子就會越往下,手指越往下而手指的影子就會越往上,這是能夠看到的情況。(陽燧鏡面低凹,鏡面對著太陽照,日光就會都聚集在鏡面的凹形里。在距離鏡面一、二寸的地方,日光都聚為一個點,如麻籽、豆粒一般大,放一些可燃燒的物品在此處就可以引燃,這個點就是腰鼓形狀中最細的地方。)豈止是外物如此,人也是如此,中間沒有“礙”這種焦點的事物太少了。“小礙”會致使利益混亂,是非顛倒;“大礙”會致使以自我為外物,以外物為自我的混亂關系。不乞求能夠去除“礙”,而只想自己的所見所聞不會有所顛倒,這是很困難的!(《酉陽雜俎》稱“海翻則塔影倒”,這是非常狂妄荒謬的說法。影子通過窗戶的縫隙就會顛倒,這是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