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溪筆談全鑒(典藏誦讀版)
- 沈括
- 590字
- 2019-09-21 11:52:39
21.禮部貢院試士

【原文】
禮部貢院試進士日①,設香案于階前,主司與舉人對拜②,此唐故事也。所坐設位供張甚盛③,有司具茶湯飲漿。至試學究,則悉徹帳幕氈席之類,亦無茶湯,渴則飲硯水,人人皆黔其吻④。非故欲困之,乃防氈幕及供應人私傳所試經義。蓋嘗有敗者,故事為之防。歐文忠有詩⑤:“焚香禮進士,徹幕待經生。”以為禮數重輕如此,其實自有謂也⑥。
【注釋】
①貢院,進士:貢院,宋朝時期管理科舉考試的機構以及考試的場所;進士,應進士考試的舉人都稱為“進士”。宋朝沿襲唐朝的制度,科舉考試有鄉試、禮部試、殿試,殿試合格之后便授予進士及第等出身,稱為登科。
②主司:知舉官。
③設位:事先安排的位置。
④黔其吻:染黑了嘴巴。
⑤歐文忠:歐陽文忠,也就是歐陽修,北宋詩人,謚號文忠。
⑥謂:緣由。
【譯文】
禮部貢院舉行進士考試的那天,會在階前設置香案,知舉官和舉人相互對拜,這是唐朝時期的舊制。為舉人事先安排的位置以及一應物品的供給陳設都極其排場,相關部門還給他們準備了茶水和飲品。至于學究科的考試,則都撤去了帳幕、氈席之類的物品,也沒有茶水、飲品,渴了就喝研墨的水,每個考生的嘴巴都被染黑了。這并非是故意為難考生,而是為了防止利用氈幕以及供應人私下里傳遞所考試的經義。大概之前有因此而敗露的,所以現在便事先做好防備。歐陽修有詩說:“焚香禮進士,徹幕待經生。”認為兩者的待遇禮數輕重有如此的差別,其實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