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勞動糾紛防范實務指引
- 劉杰
- 1617字
- 2019-10-18 18:12:50
第五章 津貼補貼糾紛防范
第一節 請求支付高溫津貼
訴求解析
高溫下工作應發放高溫津貼,按照國家勞動保障部門的相關規定,當氣溫超過35攝氏度時,企業應依據勞動合同中簽訂的內容,視工種和工作環境的不同,向職工發放高溫津貼。高溫津貼屬于勞動者的工資組成部分,每年6~10月都要發放。如果用人單位拒絕發放,屬于克扣拖欠工資,勞動者可及時向各區縣的勞動監察部門舉報,或申請進行勞動爭議仲裁。
真實案例
2014年12月18日,切紙工楊某從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某印刷公司離職。2014年12月25日,楊某提起勞動仲裁,隨后向法院起訴要求公司支付2012年至2014年共三年的夏季高溫津貼2250元。楊某稱,在公司工作的三年期間,其一直在簡陋的鐵皮房工作。進入夏天后,鐵皮房被直接暴曬,室內未安裝空調,也沒有其他有效的防暑降溫設施,室溫基本上都超過33℃,屬于典型的高溫作業。公司應把每年6月到10月的高溫補貼補發給他,每年5個月,3年共計15個月,每個月150元,總額應為2250元。印刷公司則表示,楊某是處于室內工作,且在室內有安裝風扇等降溫設備,其并未達到發放高溫津貼的條件。
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廣東省關于高溫津貼發放的管理辦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如實記錄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情況及高溫津貼發放情況,并至少保存二年。對于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情況以及高溫津貼發放情況,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因此,本案中,楊某從事高溫作業的情況應由印刷公司舉證。
庭審中,雙方確認楊某的作業場所安裝了風扇和噴淋設備,楊某認為風扇和噴淋設備不足以使作業場所的溫度降至33℃以下,印刷公司亦未能證明楊某作業場所的溫度在33℃以下。由于印刷公司不能舉證證明楊某從事高溫作業的情況,法院認定印刷公司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法律后果。
根據用人單位應對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檔案至少保存兩年的規定,法院依法核算楊某離職前兩年的高溫津貼。據此,法院最后判令印刷公司應當向楊某支付2011年度和2012年度6月至10月的高溫津貼共1500元。
律師說法
按照相關規定,現今勞動者請求支付高溫津貼,更易獲得司法支持。據統計,2009年至2012年上半年,該院受理涉及高溫津貼的案件中尚無一起獲得支持。但自2012年6月1日起,廣東省《關于高溫津貼發放的管理辦法》實施后,該院受理的3宗涉及高溫津貼的案件中,勞動者的訴求均獲得了支持。
建議用人單位要加強證據保存意識,要在日常記錄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情況及高溫津貼發放情況,并且應將該記錄保存二年。否則,用人單位面對勞動者請求高溫津貼的訴訟時,就會因舉證不能承擔不利后果。
法律依據
《關于進一步加強工作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
第四條第(七)項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高溫津貼的具體標準由省級政府或省級勞動保障部門制定。
實操建議
1.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天氣期間,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作業,保證安全生產,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工作場所溫度達到33℃或在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露天環境下工作,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
3.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4.用人單位應當合理布局生產現場,改進生產工藝和操作流程,采用良好的隔熱、通風、降溫措施,保證工作場所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要求。用人單位應當依照規定對從事接觸高溫危害作業勞動者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將檢查結果存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書面告知勞動者。
- 醫療糾紛實用法律手冊(第三版)
- 一看就懂的法律常識大全集(漫畫版)
- 建設工程合同糾紛裁判思路
- 強責任時代:新證券法時代的上市公司監管與治理
- 建筑房地產領域刑事法律風險識別與辯點分析
- 各地法院裁判指導意見精粹:房屋買賣糾紛
-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文書樣式制作規范與法律依據:律師與當事人卷
- 常用法律工具箱:法律條文·流程圖表·案例要旨·文書應用
- 無界:從房地產法官到“互聯網+”律師
-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改建議:第三法域之理論視角
- 稅收法律糾紛案件裁判規則解讀:疑難案件辦案思路和實務要點詳解
- 老梁說調解:人民調解實務“四五六”工作法
- 刑事辯護入門及進階參考
- 婚姻家庭糾紛訴訟指引與實務解答
- 別讓不懂法害了你:違法犯罪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