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需強國:擴內需穩增長的重點·路徑·政策
- 王健
- 1231字
- 2019-12-27 18:16:36
第一節 擴大內需與穩定增長
一、擴大內需、穩定增長:歷久彌新的命題
擴大內需是市場經濟國家中經濟學界的一個歷久彌新的命題。無論是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還是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內需的持續擴大都是國家經濟發展最堅實的基礎和最主要的動力,因而各國政府和經濟學界都極為重視擴大內需的研究。歐美國家關于擴大內需的研究已有二百余年,中國關于擴大內需的研究已近二十年。在20世紀末期,經濟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無論是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還是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都從經濟全球化中受益,中國也從中獲益良多,因而這些國家的政府和學術界對國民經濟的關注點從內需轉向外需。然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發達國家的經濟相繼陷入衰退,歐美等主要市場的進口需求大幅減少,外需大幅萎縮,曾一度使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特別是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繼而重新引發了各國政府和學術界對于擴大內需的興趣和關注。
美國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奧巴馬總統從擴大內需的視角提出了再工業化:美國經濟要轉向可持續的增長模式,即出口推動型增長和制造業增長;美國要回歸實體經濟,重新重視國內產業(尤其是制造業)的發展。2009年2月17日,奧巴馬簽署了《美國復興與再投資法案》,也稱《經濟刺激法案》。該經濟刺激計劃總共投入7870億美元,包括減稅和政府投資兩大部分。其具體項目包括:為勞動者和企業減稅、降低醫療成本、教育現代化、優化環境、為低收入者和失業者及退休者提供補貼、基礎設施建設、政府部門公共設施建設、開發新能源、住房、高科技等。
為了抵御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的外需下降對于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促進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中國政府將擴大內需作為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重大戰略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10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重點強調,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必須充分挖掘我國內需的巨大潛力,著力破解制約擴大內需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度強調要著力貫徹以擴大消費需求為重點的擴大內需戰略,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加明確地提出,努力釋放有效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出口的支撐作用。
二、中國亟須深化研究擴大內需的重點和政策
從國際和國內經驗來看,以內需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才是大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必然選擇,有效地擴大內需是促進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解決我國經濟運行中突出矛盾的重要途徑。雖然中央政府自國際金融危機后反復強調要著力貫徹以擴大消費需求為重點的擴大內需戰略,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然而,在簡單地以GDP為主要政績指標的引導下,中央的擴內需戰略并未在各級地方政府得到有效實施。擴大內需政策在區域空間布局中落空,影響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因此迫切需要重新深入地研究和確定我國擴大內需的重點、實施路徑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