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本書的創新之處與不足之處

1.4.1 本書的創新之處

本書在以下七個方面有一定的創新。

(1)大量關于中國通貨膨脹動態的研究采用1978年以來的年度數據進行計量分析,一方面這忽視了1992年以前中國價格自由化改革尚未完成所可能帶來的結構變化;另一方面由于樣本量太小,在計量分析時存在小樣本誤差,可能會產生不可忽略的影響。本書采用1992年以來的季度數據進行計量分析以克服年度數據的這些缺陷。

(2)大量的研究采用了CPI同比數據度量中國季度的通貨膨脹率。本書認為用CPI同比數據度量的通貨膨脹率與通貨膨脹的理論定義不符,而且其本身的特點容易導致對于通貨膨脹動態變化特征的錯誤判斷,特別是容易高估中國通貨膨脹的持續性。這會帶來一系列的計量估計上的問題(參見第4章、第5章的論證)。為此本書采用環比CPI數據度量中國季度通貨膨脹率。前人的研究(陳彥斌,2008)也采用了環比CPI數據度量中國的季度通貨膨脹率,然而卻忽略了CPI物價水平的季節變化。本書在剔除季節因素的基礎上構建了中國的季度環比CPI通貨膨脹率,因而更加準確。

(3)本書在結合中國自身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描述中國通貨膨脹動態變化的中國菲利普斯曲線模型,以解釋中國通貨膨脹動態與發達市場經濟通貨膨脹動態的差別。

(4)本書首次采用因子分析模型考察了中國通貨膨脹與全球通貨膨脹的關系,并且放松了前人關于發達國家通貨膨脹與全球因素的關系的因子分析中只有一個公因子的假定。

(5)本書首次采用季度數據估計了全球產出缺口和供給沖擊對中國通貨膨脹的影響。在全球產出缺口的度量上,本書采用了三種不同的國家取樣方式以保證結果的穩健性。在計量方法上,本書同時采用了前瞻性預期模型和后視性預期模型作為基準模型,以排除模型誤設對結果穩健性的影響。

(6)本書重新考察了流動性過剩和中國通貨膨脹的關系,得出了與前人不同的結論。本書認為前人的研究采用一個I(0)變量對I(1)變量進行回歸,容易受到偽回歸的影響。本書的計量分析糾正了這一潛在的錯誤。

(7)本書結合西方最優貨幣政策理論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安排進行了系統的討論。本書彌補了前人關于中國最優貨幣政策的研究在CPI定基指數構建上的缺陷,并在此基礎上對前人經驗研究的結論進行了重新檢驗。

1.4.2 本書的不足之處

受研究資料和個人能力的限制,本書也存在若干的不足。

(1)本書關于中國通貨膨脹福利成本和最優貨幣政策的討論局限于定性分析,定量研究只是對前人理論和經驗證據的重估。本書認為對于最優貨幣政策的完整認識是需要建立在對于整個經濟系統和各類經濟政策工具的全面理解的基礎之上的。一方面,最優的政策和經濟中存在的扭曲有關。另一方面,相對于其他政策而言,貨幣政策可能對于糾正一些經濟扭曲更加有效,而在糾正另外一些經濟扭曲方面則可能較其他政策遜色。此時,政策的最優組合十分重要。受研究精力和能力的限制,本書把這些重要的問題留給了后續的研究。

(2)本書的研究局限于CPI通貨膨脹,而沒有考慮與之相關的金融穩定問題。在美國次貸危機以前,主流的學者認為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應該以物價穩定為目標,而不是以金融穩定為目標。在次貸危機以后,越來越多的學者把同時實現物價和金融穩定兩個目標提上了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的日程。實現雙目標的困難在于難以在利率之外找到一個獨立的工具變量來滿足兩個目標兩個工具的丁伯根原理。在宏觀經濟建模方面越來越多的宏觀模型考慮了金融部門。這些發展趨勢對于未來最優貨幣政策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但在研究資料有限的情況下,本書選擇了把這一重要的問題留待以后研究。

(3)本書關于中國通貨膨脹成因的研究認識到了國內外食品價格變動趨勢對于中國總體通貨膨脹動態變化的重要影響。然而本書并沒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國內外食品價格變化的深層次原因。這可能和中國的經濟結構和世界經濟體系有關。今后國內外食品價格的走勢可能和中國及世界經濟結構的變遷有關。深入地理解中國和世界經濟結構的變遷趨勢對于判斷未來中國CPI通貨膨脹的走勢十分重要。但限于研究精力和問題本身的復雜性,本書也把這一重要問題留到了未來的研究當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信县| 吴川市| 双城市| 大城县| 万山特区| 黄陵县| 论坛| 大冶市| 康马县| 名山县| 乐亭县| 怀宁县| 临泉县| 长兴县| 沂水县| 孟津县| 临沂市| 望奎县| 娱乐| 平武县| 龙井市| 玉龙| 莒南县| 江城| 四平市| 滨州市| 五常市| 全州县| 项城市| 祥云县| 北辰区| 香港| 车致| 保定市| 延川县| 毕节市| 渝中区| 原阳县| 阳西县| 大庆市|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