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企業成長調查研究報告(2014)
- 伊志宏
- 1257字
- 2019-10-31 20:35:29
1.5 受訪企業基本情況小結
此次受訪的179家企業來自全國14個省份6個大區,涵蓋了包括金融業、房地產業、制造業在內的諸多重要行業,企業的性質也非常多樣。受訪企業中,既有處于初創期的新興企業,也有歷史悠久的老企業。總體而言,本次調查的樣本企業滿足多元化、多樣性的調查要求。
從受訪企業的績效來看,各個企業之間的績效差異較大,既有銷售收入增長率達到了300%的企業,也有出現負增長的企業。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與企業的資源、戰略、創新等企業內部因素以及企業所處的環境等外部因素密不可分。就內部因素而言,在受訪企業中,雖然總體資源較為豐富,但是這些資源主要集中在原材料、技工等方面。對于影響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資源,如資金、知識、管理等方面的資源相對比較少。所以,從長遠來看,如果企業不能盡快改變自身的資源結構,那么資源最終可能限制企業的發展。從戰略角度來看,受訪企業大多采取穩定型戰略,雖然此種戰略有利于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增收節支、降低風險、提高產品質量、培育核心能力,從而實現科學管理并提升產品的競爭力,但是該戰略會使得企業過度關注內部管理模式而錯過外部發展機遇。同時,我們發現企業愿意承擔風險的意愿較低,換言之,現在企業對于改變持被動態度。因此,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隨時關注自身與外部環境的變化,積極適時地做出決策,及時對自身的戰略做出調整,確保企業穩定發展。就受訪企業的創新而言,可喜的是我們發現創新意識已經深入企業,雖然不同企業在創新力度上有所不同,但各個企業對于創新的重視程度都比較高。企業的創新不再僅僅停留在產品層面,還深入到了制造工藝、管理措施等以前不被企業重視的領域。由此可見,現在企業的創新已經在朝著全面化方向發展,單一領域的創新模式將逐漸改變。但在這一變化的背后,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小問題,比如企業在創新方面與高校、科研機構以及政府部門的合作較少。而這樣的一種不良發展趨勢會使得企業錯過很多發展機會。具體而言,由于與政府部門合作不僅能最直觀地了解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幫助企業理清自己的發展方向,還能為企業帶來額外的資源,忽視這一合作者無疑是主動放緩了企業自身的發展速度。同時,由于高校和科研機構自身的研究特性,其技術上的創新無疑是超前的,而這些超前的技術很可能成為企業下一個增長的引爆點,忽視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無疑會使得企業錯過再次發展的大好機會。所以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重新重視自己的潛在合作伙伴,積極尋求與政府部門、高校、科研機構的創新合作機會,確保自身的良性、永續發展。就外部因素而言,受訪企業普遍反映發展中環境的不確定性程度較高,雖然消費者需求以及行業內技術的變化是造成這種不確定性環境的因素,但其主要還是受行業內競爭強度的影響。所以,如果一個企業想要取得更好的發展,要么就頂住行業內的競爭壓力,要么就成為行業內部的“壓力源”,通過自身的不斷創新,確保行業地位,成為主導行業壓力的企業。
本章主要就受訪企業進行了初步的分析,關于企業創新與國際化、信息化、營銷管理等內容的詳細分析將在后面幾章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