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問題叢書》總序
經濟理論的發展與變化是和經濟實踐緊密聯系的,在我國繼續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今天,實踐在呼喚經濟學的發展和繁榮;同時,實踐也為經濟學的發展創造著條件。
中國的市場化改革是沒有先例的,又沒有現成的經濟理論作指導,這是中國學者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隨著一大批西方經濟理論譯介進來,以及一大批具有現代經濟學素養的人成長起來,認識和解決中國問題開始有了全新的工具和視角。理論和實踐是互動的,中國這塊獨一無二的“試驗田”在借鑒和運用現代經濟理論的同時,勢必會為經濟理論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成為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而建立在探討中國經濟問題基礎之上的經濟學也才有望真正出現。中國經濟問題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獲得了特別的意義。
我們策劃出版《中國經濟問題叢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鼓勵經濟學者的創新和探索精神,繼續推動中國經濟學研究的進步和繁榮,在中國經濟學學術著作的出版園林中,創建一個適宜新思想生長的園地,為中國的經濟理論界和實際部門的探索者提供一個發表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場所,使這套叢書成為國內外讀者了解中國經濟學和經濟現實發展態勢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讀物。
中國經濟問題的獨特性和緊迫性,將給中國學者以廣闊的發展空間。叢書以中國經濟問題為切入點,強調運用現代經濟學方法來探究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中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叢書以學術為生命,以促進中國經濟與中國經濟學的雙重發展為己任,選題論證采用“雙向匿名評審制度”與專家約稿相結合,以期在經濟學界培育出一批具有理性與探索精神的中國學術先鋒。中國是研究經濟學的最好土壤,在這塊土地上只要勤于耕耘,善于耕耘,就一定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推薦閱讀
- 日本與我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系列·智庫報告)
- 國有產權、政府層級與集團內部資本市場運作機制(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成果文庫)
-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簡史
- 探索與研究:國有資產監管和國有企業改革研究報告(2020—2021)
- 征信大數據:理論與實踐(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書系)
- 激辯去杠桿:如何避免債務—通縮
- 循著改革的邏輯:一個經濟學人的時事觀察(下)
- 澳門與橫琴合作中的產業選擇
- 中國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區域差異研究
- 新興大國經濟開放戰略: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中國方案
- 中國能源的困境與出路
- 反貧困:理論前沿與創新實踐
- 中國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2018)
- 2022—2023年中國原材料工業發展藍皮書
- 中國經濟發展的世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