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關于轉售價格維持的司法實踐

一、中國的司法實踐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市場上出現了種種限制競爭的行為,國家立法對此進行了規制。

《反壟斷法》第十四條規定:“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下列壟斷協議:(一)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二)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三)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

2003年6月出臺、2003年11月正式施行的《制止價格壟斷行為暫行規定》第5條規定:“經營者不得憑借市場支配地位,在向經銷商提供商品時強制限定其轉售價格。”

2006年出臺的《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第7條第1款規定:“零售商不得從事對供應商直接向消費者、其他經營者銷售商品的價格予以限制的妨礙公平競爭的行為。”第23條規定:“零售商或者供應商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法律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沒有規定的,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可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三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一萬元以下罰款;并可向社會公告。”

我國于1997年出臺的《價格法》第14條第1款規定:“經營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里的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就包含了限制轉售價格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2010年國務院第三次修改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5條改為“經營者違反《價格法》第14條的規定,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造成商品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在《價格法》第40條中,將違反第14條的法律責任規定為“經營者有本法第14條所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二、歐美的司法實踐

歐美國家曾實施過轉售價格維持制度,但近年來不斷縮小其實施的范圍。

美國《謝爾曼法》第一條規定:“根據本法規定,所有限制州際或對外商業貿易,以托拉斯或其他形式組成聯合,簽訂合同或秘密協議的,都屬于違法行為。如在相互競爭的制造商之間、生產商之間、批發商之間、經紀人之間、代理商之間、零售商之間,或相互競爭的人、商行、公司之間簽訂合同或協議,規定或維持再銷售最低限價,則屬于違法行為。所有從事此類聯合,締結合同或秘密協議,違反本法規定而犯輕罪的,法院可判處50000美元以下罰金或一年以下監禁,或二者并處。”

英國早年廣泛允許轉售價格行為,1964年改革后,轉售價格行為僅在書籍和醫藥品行業被允許。法國在1973年以前,允許香水等產品的部分轉售價格行為,但隨后取消了,目前只允許書籍的轉售價格行為。德國僅允許對出版物進行轉售價格限制。其他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如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已全面禁止轉售價格維持行為,不存在除外制度。

三、日本的司法實踐

日本在實施《禁止私人壟斷及確保公正交易法》時,對轉售價格維持行為采取了全面禁止的態度。在1953年修改該法時,設置了使用除外制度,允許對書籍或其他著作品以及公正交易委員會指定的其他商品實行轉售價格維持。

《禁止壟斷法》將不公正交易視為有損于公平競爭的行為而予以禁止,經營者、經營者團體使用不公正交易方法分別適用《禁止壟斷法》第19條、第8條,對國際協議、契約中含有不公正交易方法的,適用第6條。根據《不公正交易方法》的規定,16種行為被認為是不公正的交易方法,這些行為大致分為三類:

(1)限制自由競爭的行為,包括拒絕交易、差別交易、不正當廉價出售、限制再銷售價格等;

(2)其競爭手段本身不公正,包括以欺騙的手法和提供不正當利益引誘顧客、搭售、掠奪性定價、歧視性價格等;

(3)經營者利用交易上的優越地位強加給交易對方不利的交易條件的行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陵县| 郯城县| 双牌县| 平果县| 西平县| 腾冲县| 和田县| 恭城| 棋牌| 浑源县| 嘉义县| 巴林右旗| 阿城市| 勃利县| 宣化县| 阿拉尔市| 华池县| 岳池县| 大田县| 天等县| 阳高县| 安宁市| 阳江市| 义乌市| 新河县| 余庆县| 卢湾区| 桑植县| 沙洋县| 曲沃县| 丰都县| 灵石县| 溧水县| 龙海市| 邮箱| 彭泽县| 荣成市| 湄潭县| 林周县| 外汇| 赣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