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推進

20世紀末21世紀初,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面臨新的挑戰、直面新的課題的重要歷史關頭。一方面,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在宣告世界政治格局的“兩極格局”瓦解、多極化格局形成的同時,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產生了嚴重沖擊,“馬克思主義死亡論”、“社會主義失敗論”等論調甚囂塵上,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等思潮迅速擴張和蔓延,人們的思想迷惘和信念動搖挑戰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先后被卷入其中,中國也不例外,經濟全球化的二重性,既給中國的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利條件,但同時也增加了經濟風險,使中國在發展中面對更加嚴峻的競爭、風險和挑戰。社會主義向何處去的問題又一次被推到了歷史前臺,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做出科學的解答。江澤民受命于這一重要歷史關頭,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到十六大,堅持了毛澤東、鄧小平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經受了國內外政治風波、經濟風險的嚴峻考驗,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

第一,經濟體制的改革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創建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開創了全面開放的新局面。從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環節和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開始,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通過理順產權關系,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通過培育各類市場,形成全國統一的開放的市場體系;通過理順國家與企業、中央與地方的分配關系,深化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通過拓寬利用外資的領域并擴大對外貿易,推進“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實施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戰略構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加快了經濟改革的步伐,推動了社會的全面進步和經濟的更好更快發展,奠定了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根基。

第二,政治體制改革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民主政治理論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進行了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明確地提出了中國特色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綱領、“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略決策和社會主義人權觀等新理論、新觀點,繼承、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和鄧小平的民主政治建設理論,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走上了一條高效、科學、良性發展之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與實踐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在黨的十六大上,江澤民關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思想的提出,既反映了當代中國進一步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迫切性,也標志著中國社會主義文明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第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思維和部署。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復興中華民族的目標落實在中國現階段社會主義發展的實踐中,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就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現實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確定了體現當代中國基本國情、代表人民共同利益和愿望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提出了正確處理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帶有全局性的十二個重大關系,制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戰略的“新三步走”戰略步驟,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思維和部署,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做出了卓越貢獻,為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第四,“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發展。面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形勢和黨的歷史方位發生的深刻變化,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站在世紀交替的歷史高度,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科學總結了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在進一步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偉大綱領和行動指南,是新世紀之初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第五,中國共產黨的執政黨建設理論的新發展。世紀之交,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給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帶來了一些新的挑戰。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直面現實變化,以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為指導,結合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建設面臨的新形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系統闡述了新時期黨的建設的目標、任務和要求等問題,并以改革的精神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科學回答了新形勢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以“兩個先鋒隊”的思想、黨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相統一的論述等理論創新和從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方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實踐創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執政黨建設理論。

第六,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局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堅持和發展鄧小平的小康社會思想,適應中國現代化發展進程的需要提出的發展戰略。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新要求,繼承和發展了鄧小平關于建設小康社會的思想,明確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系統闡述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科學內涵和戰略部署,并提出要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具體行動綱領,為21世紀頭2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確立了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對于全面推進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的提出和推進,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局面,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宿县| 瓮安县| 保定市| 奉化市| 温泉县| 丰都县| 云浮市| 图们市| 城市| 大冶市| 类乌齐县| 马山县| 长子县| 商河县| 汉沽区| 三亚市| 白沙| 安义县| 宁陕县| 两当县| 开原市| 河池市| 四川省| 彭阳县| 车险| 新泰市| 兴宁市| 衡阳县| 南宁市| 惠来县| 德清县| 卓资县| 和林格尔县| 浦县| 宜兰县| 财经| 曲沃县| 什邡市| 浮梁县| 临潭县| 永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