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詞)
- 李榮 馮蕓
- 1393字
- 2019-09-29 16:42:29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
眾所周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三位一體的價值實踐體系,其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的是國家層面的價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的是社會層面的價值,“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倡導的是公民在個人層面上應當實踐的價值。
在某種意義上說,在這“三個倡導”中,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追求居于非常基礎的地位。在個人層面的價值追求中,“友善”在某種意義上又具有更為基礎的意義。
首先,在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追求中,從表面上看,愛國和敬業(yè)體現(xiàn)的是公民個體素質的道德準則,誠信和友善則是公民群體交往和人際溝通的道德準則,四者似乎是相互并列的價值追求。但實際上在這四個價值要求中,友善又相對處于更為基礎的地位,其他三個價值要求無一不與友善理念相關聯(lián)。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對他人都不能友好善良相處的人會是一個熱愛祖國的人,因為熱愛祖國就要對祖國和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這種深厚的感情首先意味著對人民的“友善”;敬業(yè)也離不開友善,敬業(yè)首先體現(xiàn)在對社會和他人的責任感,而責任感也是“友善”的基本內容之一,因此我們很難指望一個不友善的人會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為社會和他人奉獻;同樣,誠信也必須根源于友善,我們不可能說一個制造出售地溝油、毒奶粉、假雞蛋的商人是友善的人,因為他的這種做法是在拿人民群眾的生命當兒戲,傷害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也破壞了社會的誠信。
其次,從社會層面的價值來講,一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首先必定是一個友善的社會。從自由的層面來說,社會的自由絕不只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它必須包含著人際關系的和諧與友善。設想在一個冷漠、充滿對立和沖突的社會中,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會處處受到他人的牽制和羈絆,談何社會的自由?相反,如果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友善的,“眾人拾柴火焰高”,每一個人都會在這種和諧互助的社會中有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這才能真正地實現(xiàn)社會的自由。
同樣,社會的平等、公正和法治也必須植根于人際關系的友善,因為平等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待人如己”,也就是說平等意味著要尊重和理解他人,而公正和法治則首先意味著遠離丑陋與邪惡,弘揚人性的純真與善良,因此,一個平等、公正和法治的社會必須建立在人際關系的友善之上。
最后,從國家層面的價值來講,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必須首先基于人際關系的友善。其一,國家的富強是全國人民同心同德、團結一致、共同奮斗的結果,因此我們很難想象一個人與人之間離心離德、不友善的國家會是一個富強的國家。其二,從國家民主的層面來講,民主得以存在的前提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而平等則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友善,同樣,民主的目的也不是離散人與人之間的友善關系,而是要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和團結。因此,民主離不開人際關系的友善。其三,國家的文明與和諧更加離不開人際關系的友善,簡言之,人際關系的友善是社會文明與和諧的標志。
名人雋語
道德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根基。
——章太炎
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
——羅素
做一個善良的人,為人類去謀幸福。
——高爾基
一個有德行的人自己意識著他的行為內容的必然性和自在自為的義務性。由于這樣,他不但不感到他的自由受到了妨害,甚至可以說,正由于有了這種必然性與義務性的意識,他才首先達到真正的內容充實的自由,有別于從剛愎任性而來的空無內容的和單純可能性的自由。
——黑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