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區域篇

第1章 中國四大區域現代服務業發展分析

第一節 四大區域現代服務業發展概況與比較分析

現階段,我國可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區域。其中,東部區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10個省市;中部區域包括山西、內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7個省區;西部區域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廣西11個省區;東北區域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2012年,東部區域的土地面積為91.6萬平方公里,土地占全國的比重為9.5%,人口占全國的比重為38.2%;中部區域的土地面積為102.8萬平方公里,土地占全國的比重為10.7%,人口占全國的比重為26.7%;西部區域的土地面積為686.7萬平方公里,土地占全國的比重為71.5%,人口占全國的比重為27%;東北區域的土地面積為78.8萬平方公里,土地占全國的比重為8.2%,人口占全國的比重為8.1%。從總體上看,東部區域和中部區域的人口密集(其中,東部區域的人地矛盾尤為突出),西部區域地廣人稀,東北區域的人地資源總量基本平衡。那么,就第三產業服務業來說,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在這些區域表現出怎樣的差別,它們是否與區域經濟地位相符,將是以下分析的重點。

一、四大區域第三產業與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比較

2012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區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例分別為:1∶8∶7.7,1∶4.4∶2.9,1∶3.8∶2.9,1∶7.2∶6。可以看出,東部區域的第一產業比例最小,中部區域和東北區域的第二產業比例最大,占到50%以上的比例。具體到第三產業,四大區域的差別不是太大,東部區域所占的比例最大,為46%;其次是東北地區,為42%;中部區域和西部區域服務業所占的比例均較小,分別為35%和38%。金融業、房地產業能較好地體現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東部區域、西部區域、東北區域金融業占服務業的比例均為14%,只有中部區域最低,僅為10%;在房地產業占服務業的比例中,東部區域最高,為10%,中部區域和西部區域為9%,東北區域最低,為6%;綜合來看,東部區域服務業的發展最為迅速和發達,其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也最快。此外,無論在哪個區域,金融業和房地產業都是現代服務業的支柱產業,見表1—1。

表1—12012年四大區域三次產業比例與現代服務業發展比較

1

二、四大區域按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比較

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絕對金額和所占份額代表了此行業未來的發展動力。比較四大區域的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東部區域農、林、牧、漁業的投資僅占全行業投資的2%(見表1—2),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行業的41%;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最大,為57%。與區域各行業所占的GDP比重進行比較,東部區域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低于它占GDP的比重,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與它占GDP的比重相當,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高于它占GDP的比重。中部區域和西部區域的情況比較類似,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僅占3%,遠低于第一產業占GDP的份額;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分別為50%和40%,與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相當;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分別為47%和58%,遠高于現階段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而東北區域的情況是,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與農業占GDP的比重相當;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高達85%,而它占GDP的比重僅為51%;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為42%,但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僅為9%。由于東部區域、中部區域和西部區域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大,故未來快速發展的勢頭可以預見;但是,東北區域第三產業的發展會比較乏力,該區域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與其在GDP中的地位并不相稱。

表1—22012年四大區域的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及所占比例


image

說明:因四舍五入,數據略有出入。

三、四大區域開發區中高新技術企業的比較分析

表1—3是2012年我國四大區域開發區中高新技術企業的主要經濟指標。可以看出,從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上看,東部區域最多,其數量是中部區域的3.7倍,西部區域的4.2倍,東北區域的5.6倍。其中,東部區域高新區中高新技術企業占到企業總數的近60%,數量優勢十分明顯。從企業規模上講,中部區域高新區中高新技術企業的平均人數最多,為212人。由表中可知,四大區域高新區中高新技術企業的平均人數相差不大,東北區域高新區中高新技術企業的平均人數最少,為176人。在企業的平均收入方面,中部區域高新區中高新技術企業的平均收入最高,東部區域高新區中高新技術企業的平均收入最低,為25392萬元,但東部區域開發區中高新技術企業的平均進出口總額遠高于其他三個區域,分別為中部區域、西部區域和東北區域開發區中高新技術企業平均進出口總額的2.8倍、1.7倍和3.3倍。開發區中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規模等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區域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程度,東部區域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大,但規模差距懸殊,說明小型企業的數量多,在企業的平均人數和平均收入上并不占優勢,但巨額的平均進出口總額說明其發展實力強勁,因而東部區域的發展優勢明顯優于其他區域。

表1—32012年四大區域開發區中高新技術企業的比較分析


image

四、四大區域現代服務業的比較分析

通過對我國四大區域現代服務業的概況進行比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 四大區域間、行業間現代服務業的差距顯著。現代服務業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包括的行業很多,各行業在四大區域的發展情況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無法采用統一的政策解決現代服務業發展中面臨的所有問題,需要針對不同區域和不同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不同困難和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東部區域現代服務業的綜合實力明顯高于中部區域、西部區域和東北區域。東部區域在現代服務業的現有基礎和未來發展動力等方面都明顯優于其他地區。東北區域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相對滯后,主要體現在服務業所占的份額小、現代服務業的結構有待升級、未來發展的驅動力不足等方面。因此,四大區域在發展現代服務業時, 要根據本區域現代服務業的綜合實力, 制定適合本區域現狀的政策, 避免盲目的發展。從現代服務業的行業角度看,制約電信產業提高服務質量的主要原因是壟斷經營的局面還沒打破。雖然金融業也存在打破壟斷的問題,但除了壟斷制約金融業發展外,金融企業改革滯后、信用制度不健全等問題也是制約金融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因此,促進金融業發展的政策著力點不僅是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機制,還應建立信用制度、推進金融企業改革。制約教育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職能定位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轉變政府職能、改革教育管理體制是促進教育發展政策的著力點。制約旅游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缺少合理規劃、對旅游市場的監管不力,而促進旅游業發展的政策著力點應是加強旅游業發展的規劃、加大對旅游市場的監督和管理。

第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對現代服務業的綜合實力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現代服務業的總體發展呈現東部區域的發展水平最高,而西部區域和東北區域相對落后,這與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情況也是吻合的。各地現代服務業的綜合實力與其經濟水平具有明顯的正相關性, 尤其是與區域服務業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服務業所占比重密切相關。區域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依賴于三次產業的協調與均衡發展。鑒于我國是農業大國,同時又處于工業化發展中期階段的國情,盡管我國的工業發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與發達國家以及我國實現現代化的要求尚有較大差距,因而建設我國新型工業化的道路仍任重而道遠。因此,在合理調整服務業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結構關系,確保農業與工業穩步發展,保持服務業與其他產業協調發展的前提下,處理好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以及傳統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關系。現代服務業是經濟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之后才發展起來的,它離不開當地經濟基礎的支持,只有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整體發展, 現代服務業才能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第三,東部區域要合理調整服務業的內部結構,正確處理和協調傳統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關系。只有做好傳統服務業,為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打好基礎,東部區域的現代服務業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現階段,強調發展傳統服務業對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具有特殊意義。對于傳統服務業,要注重用新的技術、業態、方式對其加以改造。第一,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服務的科技含量。第二,通過組織創新,運用現代新興業態進行改組;第三,通過管理創新,提升傳統服務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長遠來看,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東部區域的生產力水平、保持經濟增長的后勁,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高層次服務的需求必然加大,我們有必要發展現代服務業,特別是技術含量高、關聯性大的現代服務業。這也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提升我國產業層次的需要。因此,既要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發揮比較優勢,又要培育、發展現代服務業,發揮后發優勢。

第四,中部區域和西部區域各省市間現代服務業差距巨大,需要重視現代服務業向優勢城市集聚的發展趨勢,正確處理城市現代服務業集聚和農村現代服務業覆蓋的關系。按照經濟發展趨勢,在未來10年中,城鎮化率將以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的速度推進,這種社會變遷將隨之產生巨大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為適應這種需求的變化,現代服務業向城市集聚的趨勢及集聚效應會進一步擴大,其服務產品供給對非城市的拉動將會進一步增強。另外,我國龐大的農村人口形成了服務業發展的支撐。特別是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展開,將會給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農村經濟活動的開展,為農村的生產性服務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農村社會事業的開展,給農村的醫療服務業和教育培訓也提供了機遇;隨著農民收入的提高以及物質生活的改善,對商貿流通業、交通運輸業以及旅游業、各種文化產業、農村社區服務業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農村的現代服務業迅猛發展。因此,要妥善處理好城鄉之間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關系,發揮城市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和輻射效應,帶動和提升農村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第五,東北區域應堅持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共同發展。東北區域是我國的傳統工業基地,但產業的融合發展要求有形工業產品中包含越來越多的知識與信息,使工業產品的價值越來越多地體現在無形方面,如設計與營銷等。要協調好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的發展關系。一方面,從產業發展順序來看,制造業是上游產業,服務業是下游產業,制造業的發展拉動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只有制造業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人力資源才能分流到服務業,而收入水平的增加使人們有條件去滿足個人更高的精神需求,再加上工業化和專業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為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需求、動力和技術支持。另一方面,我們要注意到東北區域的情況,現代服務業和制造業相互融合的國際趨勢使得該區域產業經濟活動中現代服務業的比重逐步上升,附加價值提高。隨著專業化分工的深化和企業服務業活動外包趨勢的發展,產業的競爭力將越來越依賴于設計策劃、技術研發、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的支撐。與傳統產業各自發展的模式不同,在產業結構協調發展的過程中,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將呈現融合發展的趨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结县| 女性| 界首市| 济源市| 罗田县| 惠州市| 临颍县| 通化县| 苏尼特右旗| 厦门市| 霍邱县| 新疆| 北京市| 若羌县| 嘉鱼县| 合阳县| 湄潭县| 武乡县| 通山县| 三台县| 两当县| 霞浦县| 东源县| 司法| 文安县| 达拉特旗| 兰考县| 麟游县| 大城县| 赤峰市| 峨边| 莱西市| 中方县| 麻城市| 绩溪县| 宣城市| 山西省| 平利县| 九寨沟县| 茶陵县|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