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自衛權是國內和國際法律制度中的一項基本權利,分別稱為個人自衛權和國家自衛權。在憲章國際法體制中,國家自衛權載于《聯合國憲章》第51條。根據這個條款,國家享有行使自衛的固有權利反擊武力攻擊。國家固有自衛權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國家在聯合國安理會武力控制機制之外單方面使用武力實施國際法、保護國家重要權利和安全的唯一正當機會,與聯合國集體安全體制一起成為維護和恢復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兩翼。自聯合國成立半個多世紀以來,各大洲發生了六十多場戰爭,包括在格林納達、朝鮮、巴拿馬、蘇伊士運河、越南和海灣地區,以及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 【1】這些戰爭所涉國家均聲稱其使用武力是行使自衛權或者將自衛權作為使用武力的一個理由。

然而,國家自衛權的適用并不像其得到一致承認和廣泛主張那樣獲得普遍共識。第51條是《聯合國憲章》中最有爭議的條款之一,其簡短可數的措辭為行使自衛權留下解釋和爭論的彈性空間。自衛權是不受外部評價的固有權利還是基于《聯合國憲章》的權利;武力攻擊是引起自衛權行使的前提條件還是其中一種情況,如果是前者,什么是武力攻擊,武力攻擊自何時開始、如何識別;當一個國家認為自己受到武力攻擊時,其行使自衛權的必要性與比例性是什么,必要性是否意味著在受到攻擊時必須立即自衛反擊,攻擊結束后即喪失自衛的必要性,比例性是自衛反擊的數量比例還是目的比例,如何判斷自衛的必要性和比例性。此外,國家行使自衛權是否受安理會行使憲章權力的影響,二者是平行關系還是后者采取的集體行動終止國家的單方自衛行動;國家向安理會報告的法律性質是什么;行使集體自衛權是否需要受害國的明示請求。凡此種種,一直都是眾說紛紜的問題。

21世紀初國際安全局勢的嬗變再次將國家自衛權推上矚目焦點和熱議漩渦。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發生的最嚴重國際恐怖主義襲擊使國家首次不得不重新認識一個恒久觀念,即只有國家才有能力對另一個國家進行武力攻擊。諸如國際恐怖主義組織之類的非國家行為者發動的襲擊是否構成引起自衛權行使的武力攻擊,受害國是否可以對恐怖主義組織及其支持國或庇護國行使自衛權,支持國或庇護國必須在多大程度上卷入才能成為自衛行動的對象,這些都是頗有爭論的問題。更為顯著的是,國際恐怖主義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即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的結合使國家無法承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恐怖主義襲擊的災難性后果,面臨此種威脅的國家因而是否有權在威脅正在形成時先發制人,打擊恐怖主義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在2002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首次將先發制人確立為國家安全戰略后,對于這些問題支持者、追隨者與反對者之間喧囂一時。近來因為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環境安全引發的計算機網絡攻擊和防止環境退化以及定點清除也產生了同樣的問題。

如何處理諸如上述有關自衛權行使之類的新老問題,是關乎國際法治的嚴肅問題,因為自衛權具有損害禁止國家間使用武力原則的潛在性質,如果其解釋和適用不限于適當范圍,對使用武力的禁止將變得沒有意義。弗蘭克曾描述這種現象:國際制度中沒有一個確定的方法可以被用來判斷哪些國家是侵略者,哪些國家是受害者。由于不存在客觀查明事實的制度,所以自衛概念仍然是自私性和侵略性行為的一個方便盾牌。換言之,鑒于引起爭端的事實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調查,《聯合國憲章》第51條的適用正有效地并危險地變得不受節制。充滿誘惑力的仍然是《聯合國憲章》第2條第4款之前所設想和實施的那種局面,即先發動攻擊,然后撒謊。 【2】2010年7月,利比亞向聯合國第六十五屆大會提出一個議案,要求大會考慮在其第六十六屆會議期間成立一個有效的國際機制,以調查自聯合國成立以來爆發戰爭的理由和背景,確保戰爭的始作俑者不會逍遙法外。 【3】因此,研究國家自衛權行使的系列問題,厘清其實施框架和對新安全形勢的適應性,有助于使用武力的法治化,明辨是非曲直,支持合法自衛,反對或阻止以自衛之名的非法使用武力或軍事侵略。

具體就中國來說,研究自衛權行使問題的意義不言而喻。和平發展是中國長期的國策,自衛權也是中國宣示的國防政策。在“三股勢力”危害、外國武力介入臺灣問題和構筑中國軍事包圍圈、周邊國家效仿攻擊性的先發制人軍事戰略與加強軍事結盟和提升軍備的環境下,如何發揮自衛權行使在保障或恢復和平發展中的作用,中國自衛權的性質是什么,是消極被動的后發制人還是積極主動的“先發制人”,中國自衛安全政策是否也需要順勢微調,如何處理自衛權行使與和平發展的關系,是攸關中國重大安全利益與和平發展的課題。

基于上述背景與初衷,本書以《聯合國憲章》第51條和習慣自衛法為基礎,反映最新發展,圍繞制度實施與國際法治的主線,以國際判例和憲章實踐為支持,以維護、促進中國和平發展與和諧世界和確立有效自衛觀念為歸宿,系統研究一般自衛權和中國自衛權實施的法律問題,努力提供一個自衛權行使的全景式理論與適用框架。本書由五章組成。第一章介紹自衛權的概念與特征、性質及其淵源,自衛權的歷史演進與法律意義。第二章是自衛權行使的實體性規范,包括武力攻擊、自衛的必要性和比例性、安理會的作用、集體自衛權以及國家責任。第三章討論的是有關自衛權行使的程序性事項,如自衛行動的對象、地點、方式及其合法性評價。第四章探討了自衛權在幾個現實新問題中的適用性。這些問題是:預先性自衛,先發制人,武力反恐,計算機網絡攻擊,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暗殺或定點清除,武力保護海外國民,防止環境退化,以及《聯合國憲章》第51條的修改。第五章分析了中國自衛權的確立及其內容、有效自衛及其行使、中國自衛權行使與和平發展戰略的關系、中國行使自衛權的實踐以及現行適用自衛權的問題與完善建議。最后是整個內容的簡要結論。

本書得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中青年項目資助。

【1】參見《調查自聯合國成立以來爆發的戰爭》,A/65/196,2010-08-02。

【2】See Thomas M Franck,“Who Killed Article 2(4)? or: Changing Norms Governing the Use of Force by States”,in 64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811(1970).

【3】參見《調查自聯合國成立以來爆發的戰爭》,A/65/196,2010-08-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区| 策勒县| 惠东县| 峨眉山市| 册亨县| 仁寿县| 增城市| 呼和浩特市| 平山县| 清镇市| 乌兰察布市| 嘉荫县| 昌宁县| 新绛县| 武鸣县| 长宁县| 临海市| 高要市| 西宁市| 青浦区| 江永县| 华阴市| 西乌珠穆沁旗| 襄城县| 南部县| 大港区| 宁国市| 清苑县| 东辽县| 鄢陵县| 会泽县| 玉屏| 吉水县| 鹰潭市| 淳安县| 林口县| 永春县| 大理市| 威信县| 宜阳县| 平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