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1 基礎研究與創新人才培養


image

教學是大學最古老也是最核心的功能之一,以古典學科訓練學生的人文精神曾是大學的主要任務。伴隨著科學研究成為大學的另一重要職責,科學研究與教學和學習的結合成為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關系經常與洪堡的名字聯系在一起,洪堡的改革把科研、教學和學習統一的思想確定為大學的一個永恒原則,并將知識的生產和傳播聯系起來,使那些有潛質的學生通過參與科研接受學術研究的訓練。將最新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學科知識,為未來訓練足夠的高水平人才是很多國家本科生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最重要的特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最好的途徑是設立研究助理。一方面,學生通過參與科學研究能夠將已有的知識迅速轉化為實踐,提高了知識學習的效果;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參與科學研究,加快了他們成為成熟研究者的進程,在畢業后,他們能夠將最新的知識帶到各個行業和領域,加快了新知識的傳播速度。

大學基礎研究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的培育上。培養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是開展基礎研究的主要功能,這一功能主要通過三個方面體現出來:首先,基礎研究一方面是探索自然界規律的過程,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也使參與者學到了如何思考,提高了科研的能力。學生畢業后,可以利用他們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為國家的經濟發展作出直接的貢獻。為了培養高水平的人才,國家需要一批在基礎研究方面有建樹的科學家,因此,基礎研究也具有為國家儲備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功能。注98總之,國家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實際上是對高水平人才培養的投入,沒有這一科學訓練過程,就難以培養高水平的學生,國家就不會有科學根基。其次,大學基礎研究的育人功能還表現在對國家理智文化的傳承上。通過大學基礎研究,將民族的理智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這是國家繁榮和民族興旺的重要保證,反映了一個國家發展的持續動力。最后,在一個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是沒有明顯界限的活動,通過基礎研究可以將國內甚至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和學術共同體團結起來,通過合作來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因為,大學基礎研究具有“凝聚力量”的價值。例如美國大學聯合會的成立標志著科學是可以共享的,它將科學家聯合起來密切合作,是實現科學目標的巨大資源。

總之,在如何實現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上,盡管不同國家和研究領域的具體做法不盡相同,但基礎研究是創新人才培養最為重要的方式和途徑,從各個人力資源強國和高等教育強國的經驗來看,基礎研究的實力與一個國家人才培養水平存在著正相關關系。例如美國認為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有效結合是保持研究生教育繁榮的最成功典范,其研究生教育被認為是鑲嵌在美國高等教育系統上的一顆寶石,保證了美國生產最先進的知識,從而推動國家創新和經濟競爭力的提升。美國科學與工程領域(S&E)的研究生人數在近年來有了明顯的增加,尤其是最為基礎的數學、計算機科學、生命科學和生物科學領域的博士生人數在穩步增加,在2008—2009年,美國的研究生入學申請人數增加了4.8%。注99此外,來自世界各國的優秀人才被認為是保持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人才儲備。從歷史上看,美國的研究生院對外國學生一直持有一種友好的態度,而美國高等教育系統的聲望也吸引了世界最優秀的博士候選人,從1999年到2009年,中國始終是美國國際博士生的最大來源國,占到了美國國際博士生數的45%,其中約90%都集中在科學與工程領域。這反映了美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理念:為未來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儲備人才。在一個國際化時代,美國希望在這方面仍然保持其吸引力,但隨著其他國家高等教育的崛起以及積極的人才吸引和挽留政策的出臺,美國在國際人才競爭方面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image

大學基礎研究的功能不僅是對自然的探索和新知識的生產,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培養人才尤其是培養研究生,為國家的發展提供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基礎研究是學習專門知識和工作方法的最好方式,通過基礎研究,學生不僅能夠直接參與到研究活動中而為日后的科研活動奠定思維的方法論基礎,同時在畢業后,學生能夠將最先進的科學知識帶到國家的各個角落,提升國家的知識創新水平。因此,大學基礎研究與人才培養的有效結合被認為是最成功的訓練高水平人才的方式,很多人力資源強國的歷史證明了這一點。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以科教結合作為公共資助基礎研究的合法性比單純論述其直接貢獻于創新重要得多。大學基礎研究與人才培養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一是基礎研究具有很強的育人功能,特別能強化學生科學方法、創新思維、探索精神的培養,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創新人才培養的必修課。二是基礎研究能保持和發揚大學的學術傳統。基礎研究強調的是遵循科學規律和自由探索,這有利于大學“學術優先、追求卓越”文化的孕育和傳承。三是基礎研究有助于把大學建設成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的儲備庫、科技創新突破的蓄水池,為即將到來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提供人才支撐和原始創新能力的支撐,為國家未來10~20年培養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

從世界主要創新型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促進科教結合是目前很多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核心和關鍵。科教結合不僅是實現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是構建國家創新體系的新動力,是加強科技創新的源頭和基礎的重大措施。例如,芬蘭在《國家創新體系評估政策報告》中提出,“創新被理解為教育、科研以及創新系統的建設”,“芬蘭國家創新體系與其說是企業的創新、技術的革新,不如說是教育的改革和科學研究質量的提升”。美國非常強調大學的高水平研究和人才培養對創新的基礎性作用,全國60%以上的基礎研究都在大學中進行,其《2010競爭力再授權法案》繼續明確了大學在國家創新中的戰略地位。此外,韓國、德國等國家相繼從國家層面,將教育、科技與人力資源的管理和組織機構整合起來,共同推進科技進步、人才培養和經濟發展。

在我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相繼頒布,突出強調自主創新、人才優先、教育為本。自主創新,核心是人才,而人才的關鍵在于教育。將科技創新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緊密結合,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培養創新型人才,已成為當前我國保持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命題。我國大學總體規模大,科技人員多,科研成果(包括論文、專利等)量大面廣,是我國基礎研究和高技術領域原始創新的主力軍,是解決國家經濟發展重大科技問題、實現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的生力軍,是匯集科技領軍人才、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主要陣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戰略力量。因此,在中國科技發展的規劃和實施中,應高度重視大學的力量。但是,相對于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科技自主創新對人力資源和前沿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需求,大學在國家創新系統中的定位與功能模糊,未能充分發揮其在創新中的作用。我國的科技發展與高等教育尚未很好地結合,一般科技研究項目更注重產出科技成果,容易忽視基礎研究與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和方法也未及時納入人才培養范疇中,而創新人才不足又限制了創新成果的產出。這也就嚴重制約了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使國家創新發展缺乏持續進步的動力,不利于將我國建成創新型國家的偉大目標的實現。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轉折期。為加強科技發展與高等教育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大學在科研、教學與人才培養中的作用,需要通過試點先行、重點突破,匯集、培養一批拔尖創新人才,強化一批高水平基礎研究基地建設,加快建設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創新體系,以一流的科學研究能力支撐一流的創新人才培養,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學科,建立一批前沿高新技術研發基地,建設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全面推動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image

科教結合提升大學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能力,需要緊密結合國家經濟、科技發展與創新人才培養的戰略需求,以強化科教結合為核心,加快科教結合的大學制度建設;以創新發展為動力,深化大學科研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的改革;以促進學科融合、資源整合為戰略選擇,實現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能力同步跨越;以試點改革為主要形式,充分發揮大學學科多樣、人才會聚、思維活躍等優勢,通過試點先行,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發展,著力提升大學的原始創新能力,在基礎研究和前沿高技術領域服務國家的戰略需求;著力提升大學的關鍵核心共性技術和重大技術裝備的有效供給能力,支撐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著力提升大學適應國家自主創新人才培養的能力,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建設創新型國家發揮重要的戰略支撐作用。

大學通過科教結合來提高其教學與人才培養能力,需要:(1)建立一批基礎研究中心。加大對大學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共同推進基礎學科建設,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結合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及大學科技創新戰略,在大學具有優勢的學科領域,例如,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力學,工程科學,農業生物學,生物醫學,信息科學,能源科學,材料科學,空間科學,資源、環境與災害科學,海洋科學,心理學與認知科學,管理科學等方面,在整合原有基礎研究機構的基礎上,進行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一批達到國內一流國際知名水平的基礎研究基地的試點建設。探索一種既有集中研究又有自由探索、既有競爭又有合作、人員開放流動的基礎研究創新組合形式,建立有特色的基礎研究科研管理體制。培育世界一流的基礎研究中心。(2)策劃并組織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及重大技術裝備研制項目。以重大前沿研究為牽引,充分發揮大學多學科、學科交叉優勢,緊密結合國家的迫切需求,圍繞著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確定的戰略任務,組織大學的科研力量,整合大學的科研組織和機構,大力參與爭取國家重大專項;同時,國家有關部門也要充分重視大學的研究力量,在大學內部有科研實體機構保證的前提下,承擔國家重大專項及重大技術裝備的研究開發工作。大學還應以戰略眼光策劃并組織一批基于大學原始創新成果、攻克關鍵核心共性技術和重大技術裝備的重大項目,使其成為國家未來重大戰略項目規劃的備選。(3)建設一批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聯合創新研發平臺。為了參與全球和國際重大事務與國際科技計劃,開拓國際市場,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培養國際化創新人才,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重點領域和優先方向,依托國內大學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與國際一流大學或機構開展交流與合作。在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引入先進管理經驗、利用國際智力資源、組織國際化創新團隊等方面積累經驗,為培養國際化創新人才、形成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科研成果創造條件,推動一批大學的科技創新機構與國外大學合作建設高水平的國際交流合作創新研究平臺和聯合研發基地。

總之,我們要探索并推進科教結合的大學管理體制和機制的改革創新。大力推進高等教育和科技創新緊密結合,形成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密切結合的有效機制,把科學研究作為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和增強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充分發揮大學巨大的人才優勢和創新潛力。以高水平的研究保證高質量的教育,以高質量的教育保證創新能力的持續提高,在2020年實現科技、教育、人才三個發展規劃綱要對大學改革發展的要求,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泽县| 利辛县| 莱芜市| 家居| 玉环县| 东安县| 瓮安县| 乳源| 大姚县| 斗六市| 榆社县| 锡林郭勒盟| 蒙山县| 襄樊市| 田阳县| 樟树市| 兖州市| 岑溪市| 永吉县| 安康市| 武鸣县| 鸡东县| 格尔木市| 永平县| 嫩江县| 麻栗坡县| 漳浦县| 清苑县| 东乡族自治县| 华阴市| 博兴县| 延吉市| 灵武市| 连江县| 商洛市| 哈巴河县| 新乡县| 环江| 盐山县| 莱西市| 城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