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安談笑退敵
苻堅并沒有把王猛的遺言放在心上,王猛死后,他最寵信的人就是鮮卑貴族慕容垂和羌族貴族姚萇。王猛死后的第三年,他就派慕容垂和姚萇還有苻丕帶領大軍進攻襄陽,襄陽守將朱序死守了將近一年,最后還是被攻破了。朱序被俘虜到了長安,苻堅認為他是個忠臣,就沒有殺他,把他留在秦國當了官。

苻堅召集群臣開會商討滅晉的事情,大臣們紛紛反對,苻堅說:“我們現在手上有將近100萬精兵,滅掉小小晉國根本易如反掌,所以我想討伐晉國,大家認為怎么樣?”權輿說:“晉國雖然弱小,但他們的皇帝并沒有犯什么錯,而且手下還有謝安、桓沖這樣的大臣,君臣一心,現在進攻恐怕不是時候。”另一個大臣石越也說:“晉國有長江作為天然的屏障,而且百姓也會反抗我們,所以不打為妙。”苻堅聽了他們的話后很不高興,反駁道:“長江天險算得了什么?我們那么多軍隊,每個人把馬鞭投到江里,就可以把江水堵住,他們還有什么屏障可言?”但大臣們還是反對,苻堅沒有辦法,只好宣布退朝。
苻堅有個弟弟叫苻融,是個很賢能的人,苻堅一直很信任他,于是苻堅把他召進宮,對他說:“自古以來,決定國家大事的只有一兩個人,大家一起討論是沒辦法爭出個結果的。我看,這事就我們兩個來決定吧。”誰知道苻融也是反對出兵的,他對苻堅說:“我覺得打晉國確實不是時候,再說我們連年打仗,士兵們都很疲憊了。今天反對出兵的大臣都是忠臣,所以請陛下采納他們的意見。”苻堅沒想到連苻融都反對他,很不高興,對他說:“沒想到連你也說出這樣喪氣的話!我有百萬大軍,武器糧草都充足,要滅掉一個小小的晉國,哪有不勝的道理?”苻融見苻堅如此頑固,再三勸說,但苻堅就是不聽他的話。
后來,苻堅在慕容垂的慫恿下,率領87萬大軍討伐晉國。很快,秦軍主力到達項城,水陸并行,向江南逼近。消息傳到建康后,東晉上下都慌了神,大家都指望謝安能拿個主意出來。謝安很鎮定,決定自己坐鎮建康指揮,派弟弟謝石擔任征討大都督,侄子謝玄擔任前鋒都督,率領8萬人馬前去抵抗,另外派胡彬率領5000水軍到壽陽接應。謝玄手下有一支由北方難民組成的軍隊,這支軍隊戰斗力特別強,是東晉的王牌部隊,被稱為“北府兵”,不過他們雖然勇猛,人數上卻處于極大的劣勢。謝玄心里到底還是很緊張,于是出發之前他特地到謝安家去辭行,順便問問謝安的戰略。
誰知道謝安只是淡淡一笑,說:“我已經有安排了。”謝玄等了很久,但謝安始終沒有說話,只好離開。謝玄回到家里總覺得不踏實,又請老朋友張玄去謝安那里探問一下。謝安見張玄來了,很高興,拉著他去下棋,張玄始終沒有機會詢問。謝安帶著張玄等人在外面整整玩了一天,晚上才回家。一到家他就把謝石、謝玄等人召集過來,把他們的任務和責任都交代清楚,大家見他如此鎮定,心里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鎮守荊州的桓沖聽說苻堅前來入侵,他擔心建康的守衛部隊不夠,于是派了3000精兵前來增援,謝安對他們說:“京城這邊我已經安排好了,你們還是回去加強西邊的防守吧。”
那些人回去把情況一說,桓沖很擔心:“謝公的氣度確實讓人佩服,但是他不懂得打仗。敵人都快到眼前了,他還那樣悠閑。兵少不說,又派些沒經驗的年輕人去指揮,我看這次我們要遭大難了。”
胡彬的水軍人少,很快就被秦軍包圍了起來,苻堅認為他們已經不堪一擊,于是派朱序去勸降。誰知道朱序見到謝石、謝玄后,把秦軍的情況全部透露給了他們,并答應做他們的內應。晉軍得到情報后,派兵打敗了秦軍的前鋒部隊。苻堅聽說前鋒受挫,很是吃驚,下令不許出擊,在淝水邊擺下陣勢,等待后方的部隊。
謝石等人怕各路秦軍會齊后形勢更加不利,就寫信給苻堅,用激將法激他,說秦軍膽小,有本事就撤出一塊陣地出來,然后決一死戰。苻堅果然被激怒了,但他也有小算盤,他打算等晉軍一渡河,就發動進攻,于是答應先撤出一塊陣地,讓晉軍渡河。
約定好的時間一到,苻融就指揮秦軍后撤。許多秦軍已經厭惡了戰爭,又很害怕晉軍,命令一下,許多人就撒開腿飛跑起來,攔都攔不住了。晉軍趁機搶渡淝水,而朱序在秦軍后方大喊:“秦軍敗了,秦軍敗了!”后面的人根本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么事,只看到前面的人拼命往后面跑,以為真的吃了敗仗,于是大家都往后面跑。苻堅見形勢不妙,苻融也死在亂軍之中,他害怕了,只好騎上一匹快馬逃跑。晉軍乘勝追擊,秦軍不要命地潰逃,一路上不知道因為自相踐踏而被踩死多少人。等苻堅逃回洛陽后,一點人數,幾十萬人馬只剩下十幾萬人了。前秦從此一蹶不振,很快就被背叛的慕容垂和姚萇建立的后燕和后秦滅掉了。
謝石和謝玄取得大勝后,派人跑回建康送捷報。使者趕到謝安家里的時候,謝安正在和一個客人下棋,他看完捷報后,神情自若,把捷報放在一邊。那個客人知道那是前線送來的戰報,忍不住好奇,問道:“戰事怎么樣了?”謝安慢吞吞地說:“孩子們總算把敵人打敗了。”那個客人高興得棋都不下了,趕緊告辭回去,想把好消息告訴別人。其實謝安心里也非常激動,他送走客人回來的時候,邁過門檻時,激動得渾身發抖,把木屐上的齒都給碰斷了。
·淝水之戰·
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后,急欲進攻東晉,統一全國,前秦建元十八年(383年),苻堅與其弟苻融率兵87萬南下攻晉,自以為投鞭于江,足可斷流,滅晉易如反掌。東晉以徐、兗二州刺史謝玄等率北府兵8萬迎戰。謝玄派名將劉牢之率精兵5000人,偷渡洛澗(即洛河,位于今安徽淮南),敗苻堅軍前鋒,繼而挺進淝水,與秦軍對峙。苻堅登壽陽城(今安徽壽縣),見晉軍齊整,又見八公山(今安徽鳳臺東南)上草木森然,皆以為晉軍,心生疑悸。
謝玄派使者要求前秦軍后撤,以便晉軍渡河決戰。苻堅欲待晉軍半渡反擊之,遂下令稍退。前秦軍方退即大亂,晉軍乘機渡水奮擊,大敗秦軍。苻融戰死,苻堅帶傷逃歸。淝水之戰,使南方免于戰禍,江南經濟得以持續發展。戰后,北方分裂。南北方進入對峙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