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五史故事
- 夢華
- 1460字
- 2020-07-03 17:48:24
桓溫神武慷慨
桓溫出生沒多久,名士溫嶠見到他后贊嘆道:“真是個英物啊!”桓溫的父親見溫嶠這么賞識自己的兒子,于是就為他取名溫。溫嶠說:“以后恐怕人們都要改我的姓了。”桓溫少年時就豪邁過人,相貌雄偉。名士劉惔說:“桓溫眼睛像紫石棱,胡子像刺猬毛,是孫權和司馬懿那樣的人啊!”
桓溫15歲那年,父親被蘇峻的部將韓晃殺害,江播也參與了此事。桓溫悲憤萬分,哭得流出了血液,發誓以后一定要報仇。可他18歲的時候江播居然死了,江播的三個兒子在哭喪的時候還準備好了武器,預防桓溫來報仇。桓溫假裝以吊唁的賓客混進了他們家,然后殺死了那三兄弟。當時能夠為父報仇是一種美德,人們不但不怪罪他殺人,反而認為他膽識過人,很有英雄氣概,很佩服他,官府也沒有來找他麻煩。
后來他娶了南康公主,被拜為駙馬都尉。桓溫和當時的權臣庾翼關系不錯,曾在他面前表現出北伐的大志。庾翼就向朝廷推薦了他,說:“桓溫雖然年輕,但有雄才大略,不要把他當普通人看待,應該為他多儲備些人才,慢慢委以重任,以后一定能成就大業。”庾翼死后,朝廷就開始培養桓溫,逐漸加重了他的權力。
桓溫和名士們交情很好,他門下有很多名士當幕僚。其中他最欣賞的人是謝安。有一次他去拜訪謝安,正趕上謝安在梳頭,見桓溫來了,趕緊取來衣服和頭巾。桓溫說:“不用這么拘禮。”那天兩人一直聊到天黑,桓溫才走。有一次桓溫生病,謝安來探望他,走的時候桓溫望著謝安的背影感嘆道:“我已經很久沒見過這樣的人了!”一副欽佩之情。
殷浩曾經和桓溫齊名,兩個人一直暗暗較勁。桓溫有一次問殷浩:“你怎么比得上我?”殷浩說:“我和你周旋的時間太長,所以寧愿讓你在我之上。”桓溫很輕視殷浩,但殷浩并不怕他。桓溫得勢后對人說:“小時候我和殷浩一起玩竹馬,我騎過的竹馬扔掉,他就撿起來騎,所以他本來就在我之下。”他還說:“殷浩的文章不錯,讓他當宰相的話,完全可以總理事務。只是現在朝廷沒有用好他,沒有讓他發揮出自己的長處。”
后來朝廷重用殷浩,用他來抑制桓溫的勢力,這讓桓溫很氣憤,所以就想以北伐為借口收回權力。他帶了幾萬人馬直逼首都,說自己進軍完全是為了北伐。這個時候殷浩的北伐計劃屢屢失敗,桓溫就抓住這個機會彈劾他,最后把他趕下了臺,從此桓溫掌握了東晉的軍政大權。
桓溫也具備當時名士放蕩不羈的性格,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特別喜歡賭博。桓溫從小就迷戀賭博,但賭技不佳,不光輸得精光,還欠了一屁股爛債。債主多次催他還錢,桓溫沒辦法,只好去求當時的賭博高手袁耽幫忙。袁耽當時正在服喪,按理是不能賭博的,但桓溫找他幫忙他馬上就答應了。他帶著桓溫去找債主賭博,賭注是10萬錢,袁耽百戰百勝,一口氣就贏了100萬。他賭完后對周圍人說:“你們不認識袁耽吧?我就是!”幸好有袁耽幫忙,否則少年桓溫早就被債主打死了。
桓溫北伐是出于私心,一開始雖然節節勝利,但后來還是失敗了。當時桓溫經過金城的時候看到自己早年在那里種的柳樹已經長到十圍那么粗了,嘆息道:“木猶如此,人何以堪!”說著說著就流下了眼淚。
他對當時清談的風氣深惡痛絕,曾對那些清談家說:“我如果不多做點實事的話,你們哪里能這樣逍遙地坐在這里清談?”他務實的精神相對于那些只知道空談的人而言,更值得人們欽佩。
桓溫非常崇拜王敦,他平定蜀地后,宴請當地名士。桓溫在宴會上表現出的英雄氣概讓人們大開眼界,對他贊賞不已。不過也有人說:“你們是沒見過王大將軍啊!”桓溫知道后也沒有生氣,他經過王敦墓的時候,贊嘆道:“可兒,可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