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二十五史故事
  • 夢華
  • 1689字
  • 2020-07-03 17:48:17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從小就對《春秋》很有興趣,漢景帝的時候他被任命為博士。他研究學問非常專心,以至于他家的后花園很多年都沒有去看過。他的日常生活和一舉一動都按照禮法的要求去做,所以很多學者都把他當作老師來尊敬。

漢武帝即位后,征召了一百多名學者為賢良文學,參加對策。其中董仲舒前后3次上書議論朝政,提倡用儒家思想統治天下,而排斥其他的思想。他的建議引起了漢武帝的重視。對策結束后他被任命為江都相,侍奉易王。易王是漢武帝的哥哥,向來很驕橫,又喜歡武力,而董仲舒輔佐他期間用禮法和仁義的道理糾正他的錯誤,所以易王非常尊重他。

董仲舒認為上天和人之間是有感應的,所以他在治理國家期間,用《春秋》上論述災害的變化來推論天地陰陽之間的道理,從來沒有失敗過。后來遼東高廟和長陵高園的宮殿失火,董仲舒在家里用天人感應的道理推論其中的原因,剛打好草稿,被前來拜訪的主父偃瞧見了。他偷看了草稿后非常妒忌,把草稿偷走上奏給皇帝。漢武帝把儒生們召來讓他們討論。董仲舒的學生呂步舒不知道那是董仲舒的稿子,貿然發表意見說那上面的說法實在太愚蠢了。結果查出來是董仲舒寫的,于是把他抓起來審訊,判了死罪。漢武帝覺得把董仲舒這么有才的人殺了太可惜了,所以下詔書把他赦免了。董仲舒逃過一死后,從此再也不敢隨便討論災害怪異的原因了。

董仲舒是個很廉潔正直的人,當時有個叫公孫弘的人也是個學者,但他對《春秋》的研究不如董仲舒。不過公孫弘辦事比較圓滑,能迎合世俗,當了公卿一類的大官。董仲舒認為他是靠阿諛奉承才爬到高位的,很看不起他。公孫弘本來就很妒忌董仲舒,再加上董仲舒看不起他,所以兩人關系很差。漢武帝的另一個哥哥膠西王也是個驕橫跋扈的人,經常倚仗權勢迫害那些太守一級的政府官員,漢武帝對他很頭痛,但也拿哥哥沒有辦法。公孫弘對漢武帝說:“要教育膠西王,只有董仲舒才能辦到。”他認為董仲舒的性格和膠西王肯定合不來,一定會受到羞辱。

figure_0054_0024
《春秋繁露》書影 西漢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了“三綱五常”的封建道德規范。

·察舉制·

漢武帝初年,儒生董仲舒提出了讓列侯郡守二千石各自選擇自己管轄范圍內的賢者,每年選擇兩名向朝廷推薦。到了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漢武帝向全國下令,各郡國舉孝、廉各一人,郡國歲舉孝廉的察舉制度就這樣建立起來了。一開始,各郡國對中央要求舉孝廉并不重視,有的郡根本不舉薦一人。漢武帝規定了嚴厲的懲罰措施:二千石如果不舉孝,就是不奉行詔令,應當以不敬論罪;不舉廉,就是不勝任,應當免官。從此,孝廉一科成為士大夫的主要仕進途徑,被推舉的孝廉多數在郎署供職,然后由郎遷為尚書、侍中、侍御史,或外任縣令長丞尉,再遷為刺史、太守。武帝還令公卿、郡國不定期地舉薦茂才、賢良方正、文學等,以從中選拔一些人才。

結果董仲舒到了膠西王那兒后,膠西王知道他是個很偉大的學者,于是對他特別好,非常尊重他。但董仲舒知道膠西王本性難改,他怕時間長了還是會獲罪,就稱病辭職了。董仲舒一共輔佐過兩個驕橫的諸侯王,都得到了敬重,他始終先端正自己再領導下屬,所以他治理的地方都井井有條。董仲舒回到老家后,從來也不過問家里的產業,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寫書和研究學問上。

雖然董仲舒已經辭官,但漢武帝并沒有忘記他。每當朝廷有什么重大的爭議,漢武帝都會派人和廷尉張湯一起去咨詢他的意見,從他的回答中得出有益的結論。漢武帝剛即位的時候,竇嬰和田蚡都很推崇儒家思想。到了董仲舒對策的時候,就把孔子擺到很高的位置,而罷黜其他諸子百家的思想。另外還確立專門管理學校教育的官員,讓地方上推薦秀才和孝廉等,這些措施都是董仲舒提出來的。董仲舒死后,他的兒孫都通過學習當了大官。

劉向認為董仲舒是難得的輔佐帝王的人才,就連伊尹和姜子牙都不能超過他,至于管仲和晏嬰等人根本就不能和他比。而劉向的兒子則認為他父親的話有問題,他認為伊尹和姜子牙是圣人,能和他們相比的只有孔子。董仲舒處在學術非常支離破碎的時代,他能夠發憤鉆研學問,成為當時學者的首領,確實已經很了不起了,但和孔子的得意門生子游和子夏等人比還有點差距,更不用說管仲等人了。不過他還是把董仲舒看成是一位偉大的學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江县| 台南市| 海安县| 丰镇市| 安平县| 连江县| 防城港市| 宝丰县| 襄樊市| 团风县| 清流县| 比如县| 依安县| 石台县| 霍山县| 兴业县| 淳化县| 黔西| 神池县| 万安县| 康平县| 连南| 安阳县| 南昌县| 东光县| 泸州市| 连州市| 兰溪市| 乃东县| 恩施市| 额济纳旗| 自贡市| 中西区| 库尔勒市| 新化县| 漳浦县| 江阴市| 灌云县| 德化县| 响水县| 三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