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人體經絡養生全書
- 楊克新
- 1577字
- 2020-07-07 15:43:55
經絡也是陰陽、五行的縮影
陰陽是我國古代的哲學概念,是事物相互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它是自然界的規律,世界萬物的綱領,事物變化的根源,事物產生、消滅的根本。可以說,陰陽是處處存在的,凡是明亮的、興奮的、強壯的、熱的、運動的、上面的、外面的事物,都是“陽”;而凡是屬于陰暗的、沮喪的、衰弱的、冷的、靜的、下面的、里面的事物則都是“陰”。
中醫認為,在人體中“陰”代表儲存的能源,具體到形上包括血、津液、骨、肉,性別中的雌性等,而“陽”則代表能源的消耗,是可以通過人體表面看到的生命活力,無形的氣、衛、火,性別中的雄性等都屬于陽,而“陽”的這種生命活力靠的是內在因素的推動,即“陰”的存儲。
人體經絡中同樣存在著陰陽。內屬于臟的經絡,跟臟直接相連、關系最緊密的經稱為陰經,它與臟對應的腑又有緊密聯系,中醫稱這種關系為絡;內屬于腑的經絡,跟腑直接相連、關系最緊密的經稱為陽經,同樣它絡于腑相對應的臟。陽經在四肢的陽面,陰經在四肢的陰面。
在中醫理論中,與陰陽相關的是五行,合稱為“陰陽五行說”。所謂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特性來歸類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人體經絡也與五行對應,即木、火、土、金、水分別對應肝經、心經、脾經、肺經、腎經,它們相互之間也存在五行相生相克的關系。
肝經太旺的人平時都喜歡生氣,因為肝經主怒,若是女性的話容易得乳腺增生,因為肝經循行經過乳房;肝經有異常的話會同時影響到脾經,又因為木克土,所以同時她也會有消化系統方面的問題,比如腹瀉、腹脹或胃痛等。因此有這樣癥狀的人平時可通過敲肝經,就是敲腿的內側,或者推兩側脅肋部,舒理肝氣。
另外,青紅黃白黑五色分別對應肝經、心經、脾經、肺經、腎經。根據經絡與五色的對應關系,一般心經虛的人容易心慌、心悸,要多穿紅色衣服;肺經虛的人平常經常感冒,要多穿白色衣服;肝經虛的人平時膽子小,容易被驚嚇,要多穿青色衣服;腎經虛的人平常怕冷,小便次數多而且清長,要多穿黑色衣服;脾經虛的人消化功能不好,要多穿黃色衣服。
心經、夏天、紅色在五行里都屬于火,所以中醫提出紅色的衣服應該為夏季著裝的首選。不少人認為,夏天穿白色衣服最佳,其實穿紅裝更好。因為紅色的可見光波最長,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保護皮膚,所以夏天穿紅色衣服可保護皮膚不受傷害并防止老化。這個結論又印證了中醫理論的博大精深。
在中醫理論中,經絡與五味的對應為酸入肝經、甘入脾經、苦入心經、辛入肺經、咸入腎經,五味功用性能為酸收、甘緩、苦瀉、辛走、咸潤。五味選擇性地作用于經絡,并通過經絡傳導間接地作用于臟腑。有的人喜歡吃甜,有的人喜歡吃酸,每個人對味道都有偏好,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健康。但這種偏好不能太過。如果這個人很喜歡吃酸的,但已經有胃痛了,那就要少吃了,因為酸屬于木,旺肝經,木克土,而胃經是屬于土的。
當人體某個經絡功能下降時,人對某些滋味就感覺不到;當某個經絡功能亢奮時,即使沒有吃東西口中也會感覺到某種很重的滋味。比如肝火重時口發苦,脾陽上亢時口發甜,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敲相應的經絡,直到把這條經絡調理正常,這種異常的味覺就會消失。
我們的祖先有“早吃咸,晚喝蜜”的習慣,這是很有道理的。早餐一定要吃好以應付一上午繁忙的工作,咸入腎經,腎經氣旺,自然精力充沛。早餐喝白粥就咸菜,或者吃一碗餛飩,再加幾個包子,是中國傳統飲食中最好的、最符合經絡養生的選擇。晚上吃完飯后,喝點兒蜂蜜,甘入脾經和胃經,胃和則臥安,那么晚上睡覺一定很香。

中醫就是這樣用傳統知識解釋我們的身體,在了解自己身體的同時,知道一些傳統醫學中的細微、精湛之術,并試著用它們來思考,保養我們的身體,這的確是非常有趣而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