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人體經(jīng)絡養(yǎng)生全書
- 楊克新
- 687字
- 2020-07-07 15:44:07
中府穴:益氣固金治哮喘
中府穴,別名膺中外俞、膺俞、膺中俞、肺募、府中俞,是調(diào)補中氣的要穴。中,中氣也,天地之氣,亦指中焦、胸中與中間;府,聚也。中府是指天地之氣在胸中聚積之處,因此中府穴有宣肺理氣、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瀉肺熱、健脾補氣等功效。
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壓力較大,因此經(jīng)常會導致長期悶悶不樂、心情煩躁等現(xiàn)象,也伴有胸悶、氣短等癥狀。遇到這種情況,只要我們按壓下中府穴就會好很多?!夺樉拇蟪伞分杏涊d:“治少氣不得臥”最有效。從中醫(yī)的病理來說,“少氣”即氣不足的人,“不得臥”是因為氣淤積在身上半部分,所以,按摩中府穴可使體內(nèi)的淤積之氣疏利升降而通暢。
除此之外,中府穴又是手、足太陰之會,故又能健脾,治療腹脹、肩背痛等病。在日常保健中,灸中府對小兒哮喘有顯著療效,其法如下:
通常中府穴要與膻中、定喘二穴配合治療,其順序為定喘、中府、膻中,艾條懸灸,以溫和為度,每穴每次灸10~15分鐘,每日1次,5~7天為一個療程,療程期間需間隔兩天。初期可集中治療2~3個療程,如效果明顯,再進行兩個療程鞏固一下;如效果不明顯,須在集中治療之后,每個月進行一個療程,持續(xù)5~6個月方可見效。在具體治療中,中府穴左右兩側(cè)可互換,這個療程用左邊,下個療程用右邊。
刺激中府穴,也可用按摩方法,但由于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日常保健建議不要使勁,稍稍施力按揉1~2分鐘即可。所以日常保健與治療疼痛不適時力度一定要區(qū)分好。
教你快速找穴位
中府穴位于胸前壁外上方,距前正中線任脈華蓋穴6寸,平第一肋間隙處。兩手叉腰立正,鎖骨外端下緣的三角窩處為云門,此窩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條肋骨(平第一肋間隙)即本穴。

◎中府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