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人體經絡養生全書
- 楊克新
- 659字
- 2020-07-07 15:44:05
地倉穴:不讓孩子流口水
地倉穴,蹺脈手足陽明之會。地,脾胃之土也。倉,五谷存儲聚散之所也。該穴名意指胃經地部的經水在此聚散。本穴物質為胃經上部諸穴的地部經水匯聚而成,經水匯聚本穴后再由本穴分流輸配,有倉儲的聚散作用,故名。

◎地倉穴。
地倉又名會維、胃維。會,相會也。胃,胃經氣血也。維,維持、維系也。會維、胃維名意指穴內的氣血物質對人體的正常運行有維系的作用。胃為人的后天之本,人的頭部及身體中下部的氣血要靠本穴輸配,本穴氣血的輸配正常與否直接維系著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是否正常,故而名為會維、胃維。
中醫認為,艾灸地倉穴具有疏風行氣,通經活絡,利口頰之功效。《明堂》中說,此穴能治“口緩不收,不能言語,手足痿躄不能行。”《金鑒》中說:“口眼歪斜灸地倉,頰腫唇弛牙噤強,失音不語目不閉,瞤動視物目盿盿。”現代中醫學界普遍認為,艾灸地倉穴對于面癱、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流涎、鵝口瘡、面癢、口唇皸裂、面頰疔瘡等癥有療效。
在日常生活中,地倉穴有一個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對于小孩子來說,更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個穴位。因為,本穴是治療口角流水、口角炎、面癱最好的穴位。小孩子容易流口水的話,做媽媽的不妨在孩子睡覺之前,以一種親子游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刺激兩角的地倉穴,只要用艾條灸3~5分鐘即可,既不讓孩子受吃藥打針皮肉之苦,還能增進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當然,如果孩子對艾灸不配合,按摩也可以,但值得注意的是,按摩本穴力度適中為好,不可太用力。每次施治時間為3~5分鐘,一天3次左右。
教你快速找穴位
地倉穴位于人體的面部,口角外側,上直對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