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如果你知道去哪兒,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改變世界的能量,信則有,不信則無

這是一個發生在美國內戰期間最奇特的故事。

那個時候的艾迪太太認為生命中只有疾病、愁苦和不幸。她的第一任丈夫,在他們婚后不久就去世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又拋棄了她,和一個已婚婦人私奔,后來死在一個貧民收容所里。她只有一個兒子,卻由于貧病交加,不得不在孩子4歲那年就把他送走了。她不知道兒子的下落,整整31年都沒有再見到他。

她生命中戲劇化的轉折點,發生在馬薩諸塞州的林恩市。一個很冷的日子,她在城里走著的時候,突然滑倒了,摔倒在結冰的路面上,而且昏了過去。她的脊椎受到了傷害,她的身體不停地痙攣,甚至醫生也認為她活不久了。醫生還說,即使是奇跡出現而使她能活下來的話,她也絕對無法再行走了。

躺在一張看來像是送終的床上,艾迪太太打開她的《圣經》。她讀到馬太福音里的句子:“有人用擔架抬著一個癱子到耶穌跟前來,耶穌就對癱子說:‘孩子,放心吧,你的罪被赦免了。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站起來,回家去了。”

她后來說,耶穌的這幾句話使她產生了一種力量,一種信仰,一種能夠醫治她的力量、使她立刻下了床,開始行走。

“這種經驗”,艾迪太太說,“就像引發牛頓靈感的那只蘋果一樣,使我發現自己怎樣地好了起來,以及怎樣地也能使別人做到這一點。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說:‘一切的原因就在你的思想,而一切的影響力都是心理現象。’?!?

這不是神話,也不是偶然。我們活得愈久,就愈深信思想的力量。生命中總有一些轉折點,抓住這樣一個轉折點,我們的人生就會有突破和進展。

給自己一個信仰,你的生活就會多一分希望。

成功者沒有時間表

人生總會有高低起伏,不會有永遠處于低谷的人生,也不會有永遠興盛的家世,處于困頓中的人一樣要抱持這樣一種信念,要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成功。

張海迪1955年出生于山東省文登縣,小的時候,她很聰明、活潑??晌鍤q那年,她突然得了一種奇怪的病,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覺,生活不能自理了。為了治好病,她不知道做了多少次手術,但最終也沒治好她的病。醫生們都認為,像張海迪這么小的高位截癱患者,一般很難活到成年。

面對死神的威脅,小海迪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很難長久,可是她并沒有向命運屈服,她不想成為一個只能依賴家人的人,她相信,只要自己堅持不懈地努力,自己總有一天會獲得成功。為了不虛度光陰,她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刻苦自學上。

在日記中,她把自己比作天空中的一顆流星。她這樣寫道:“不能碌碌無為地活著,活著就要學習,就要多為群眾做些事情。既然我像一顆流星,我就要把光留給人間,把一切奉獻給人民?!?

1970年,張海迪跟隨父母到鄉下插隊落戶。她看到當地群眾缺醫少藥,便萌生了學習醫術的想法。她用平時省下來的零用錢買來了醫學書籍,努力研讀。為了能夠識別內臟,她拿一些小動物來做解剖,為了了解人的針灸穴位,她就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她用紅筆、藍筆在身上畫滿了各種各樣的點,在自己的身上練習扎針。她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堅強的毅力,克服了無數次的困難,終于能夠治療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了。

十幾年里,張海迪醫好了一萬多名群眾。搬到縣城后,由于身體殘疾,她沒有工作可做,但她并不想讓自己成為一個閑人。她從高玉寶寫書的經歷中得到啟示,決定自己也走文學創作的路子,用筆去描繪美好的生活。

經過多年的勤奮寫作,張海迪已經成為山東省文聯的專業創作人員,她的作品《輪椅上的夢》一經出版問世,就立刻引起了十分強烈的反響。張海迪有著堅定的人生信念,只要自己認準了的目標,無論前面有多少艱難險阻,都要努力地跨越過去。

一次,一位老同志拿一瓶進口藥,請她幫助翻譯一下文字說明,可張海迪并不懂英文,看著這位老同志滿臉失望地離去,她心里很是不安。從那天開始,她決心學習英文。在學習英文期間,她的墻上、桌上、燈罩上、鏡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寫有英語單詞,她還給自己定下了任務,每天晚上必須記住10個單詞,否則就不睡覺。家里無論來了什么樣的客人,只要會一點英語的,都成了她學習英語的老師。

幾年以后,她不僅可以熟練閱讀英文版的報刊和文學作品,而且還翻譯了英國長篇小說《海邊診所》。當她將這部譯稿交給某出版社的總編時,那位年過半百的老同志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是的,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不順。這時,你必須保持清醒,堅定地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成功。秉持這樣的信念,上天就不會辜負你。

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即使現在你失業了,也不要自暴自棄,心中永遠保存著成功的信念,終有一天你會獲得成功。

只要你不放棄,夢想會一直在原地等你

美國一位哲人曾這樣說過:“很難說世上有什么做不了的事,因為昨天的夢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并且還可以是明天的現實?!眽粝胧鞘裁茨兀繅粝胧菍γ篮梦磥淼南蛲c追求,它在我們的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沒有淚水的人,他的眼睛是干涸的;沒有夢想的人,他的世界是黑暗的。

夢想對一個人是很重要的,一個沒有夢想的人,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沒有任何的方向和依靠,就像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船,永遠都靠不了岸。只有夢想可以使我們有希望,只有夢想可以使我們保持充沛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要想成功,必須具有夢想,你的夢想決定了你的人生。

一位成功人士回憶他的經歷時說:“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考試得了第一名,老師送我一本世界地圖,我好高興,跑回家就開始看這本世界地圖。很不幸,那天輪到我為家人燒洗澡水。我一邊燒水,一邊在灶邊看地圖,看到一張埃及地圖,想到埃及很好,埃及有金字塔,有埃及艷后,有尼羅河,有法老王,有很多神秘的東西,心想長大以后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去埃及。”

“我正看得入神的時候,突然有人從浴室沖出來,胖胖的,圍一條浴巾,用很大的聲音跟我說:‘你在干什么?’我抬頭一看,原來是我爸爸。我說:‘我在看地圖!’爸爸很生氣,說:‘火都熄了,看什么地圖!’我說:‘我在看埃及的地圖?!野职峙苓^來‘啪、啪’給我兩個耳光,然后說:‘趕快生火!看什么埃及地圖!’打完后,踢我屁股一腳,把我踢到火爐旁邊去,用很嚴肅的表情跟我講:‘我給你保證,你這輩子不可能到那么遙遠的地方!趕快生火!’”

“我當時看著爸爸,呆住了,心想:‘我爸爸怎么給我這么奇怪的保證,真的嗎?我這一生真的不可能去埃及嗎?’20年后,我第一次出國就去埃及,我的朋友都問我:‘到埃及干什么?’那時候還沒開放觀光,出國是很難的。我說:‘因為我的生命不要被保證?!谑俏揖妥约号艿桨<奥眯??!?

“有一天,我坐在金字塔前面的臺階上,買了張明信片寄給我爸爸。我寫道:‘親愛的爸爸:我現在在埃及的金字塔前面給你寫信。記得小時候,你打我兩個耳光,踢我一腳,保證我不能到這么遠的地方來,現在我就坐在這里給你寫信?!瘜懙臅r候我的感觸很深。我爸爸收到明信片時跟我媽媽說:‘哦!這是哪一次打的,怎么那么有效?一腳踢到埃及去了?!!?

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說:“夢想是人生的啟明星。沒有它,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美好的生活?!?

夢想能激發人的潛能。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人是有潛力的,當我們抱著必勝的信心去迎接挑戰時,我們就會挖掘出連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潛能。如果沒有夢想,潛能就會被埋沒,即使有再多的機遇等著我們,我們也可能錯失良機。

有了夢想,你還要堅持下去,如果半途而廢,那和沒有夢想的人也就沒有區別了。如果你能夠不遺余力地堅持,就沒有什么可以阻止你的理想的實現。

夢想是前進的指南針。因為心中有夢想,我們才會執著于腳下的路,堅定自己的方向不回頭,不會因為形形色色的誘惑而迷失方向,更不會被前方的險阻而嚇退。

人生本無意義,需要自己確立

“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絕不是為了吃飯?!边@句話告訴我們:人生需要一個鮮明的意義。有的人追求愛情,為愛情百折不回、無怨無悔;有的人追求金錢,為金錢殫精竭慮、夙興夜寐;有的人追求友情,為朋友兩肋插刀、赴湯蹈火;有的人追求名譽,為名譽立身持正、兩袖清風……

人生在世都有所追求,追求本身便是自己給自己設立的人生意義。倘若沒有追求、沒有渴望,人生就如同嚼蠟,缺少滋味。星云大師說:“成功有成功的條件,想成功必須先建立良好的觀念,否則就可能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彼^良好的觀念有很多,比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求付出、不求回報”“有志者事竟成”……每一種觀念的確立,其實都是一條指向人生意義的路徑。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不說“怎么辦?怎么辦”的人,我真不知道他該怎么辦了。如果一個人對任何事情都不多加思索,不想尋找解決困難的方法,不想得到問題的答案,只是糊里糊涂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么就連孔子這樣的圣人都不知道該如何開導他了。

作家畢淑敏在某所大學做演講時,不斷有學生遞上字條提出自己的疑問。字條上提得最多的問題是——“人生有什么意義?請你務必說實話,因為我們已經聽過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話了。”

她把這個問題讀了出來,并說:“你們今天提出這個問題很好,我會講真話。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對著浩瀚的蒼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個茹毛飲血的原始人,反復地思索過這個問題。我相信,一個人在他年輕的時候是會無數次地叩問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樣的意義?’我想了無數個晚上和白天,終于得到了一個答案。今天,在這里,我將非常負責地對你們說,我思索的結果是: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這句話說完,全場出現了短暫的寂靜,但緊接著就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這可能是畢淑敏在演講中獲得的最熱烈的掌聲。在以前,她從來不相信果真有“暴風雨”般的掌聲,她覺得那只是一個拙劣的比喻。但這一次,她卻親耳聽到了。雖然她做了一個“暫?!钡氖謩?,但掌聲還是延續了很長時間。

等掌聲漸止,畢淑敏接著說道:“大家先不要忙著給我鼓掌,我的話還沒有說完。我說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這不錯。但是,我們每一個人要為自己確立一個意義!是的,關于人生意義的討論,充斥在我們的周圍。很多說法,由于熟悉和重復,已讓我們從熟視無睹滑到了厭煩,可是這不是問題的真諦。真諦是,別人強加給你的意義,無論它多么正確,如果它不曾進入你的心理結構,它就永遠是身外之物。例如,我們從小就被家長灌輸過人生意義的答案。在此后漫長的歲月里,諄諄告誡的老師和各種類型的教育,也都不斷地向我們批發人生意義的補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這種外在的框架當成自己內在的標桿,并為之下定了奮斗終生的決心?”

“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但你要為之確立一個意義。”這是何其樸素又何其深刻的道理!人生需要我們為之確立一個意義。生活若缺少了意義,就缺少了樂趣,一個人就會變得渾渾噩噩,感到空虛和麻木。給人生一個鮮明的意義。這個意義,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隨著時間的流逝,你不會為之感到后悔;這個意義,能趕走生命的頹廢和空虛,帶來愉快和欣喜;這個意義,能永遠璀璨、不會變質,值得為之舍棄很多其他東西。一般來說,這個意義若要無悔,必定與感情有關,與金錢無關,人生的意義,必須包含一些精神上的寄托,如此才能感到生命無悔。

明確的目標是一切成功的起點

一個連自己的人生觀都還沒有確定、學問道德修養都還不夠的人,是沒有資格直接去指點別人行為的得失。一個人沒有自己的人生觀,沒有人生的方向,只是一味地跟著環境在轉,那是人生最悲哀的事。人生有自我存在的價值,選擇一個目標,也等于明確了人生的方向,這樣才不至于迷失。

比塞爾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顆明珠,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旅游者來到這里。可是在肯·萊文發現它之前,這里還是一個封閉而落后的地方。這里的人沒有一個走出過大漠,據說不是他們不愿離開這塊貧瘠的土地,而是嘗試過很多次都沒有走出去。

肯·萊文當然不相信這種說法。他用手語向這里的人問原因,結果每個人的回答都一樣:從這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最后還是轉回到出發的地方。為了證實這種說法,他做了一次試驗,從比塞爾村向北走,結果三天半就走了回來。

比塞爾人為什么走不出來呢?肯·萊文非常納悶兒,最后他只得雇一個比塞爾人,讓他帶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們帶了半個月的水,牽了兩峰駱駝,肯·萊文收起指南針等現代設備,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10天過去了,他們走了大約1000千米的路程,第11天早晨,果然又回到了比塞爾。

這一次肯·萊文終于明白了,比塞爾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北斗星。在一望無際的沙漠里,一個人如果憑著感覺往前走,他會走出許多大小不一的圓圈,最后的足跡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狀。比塞爾村處在浩瀚的沙漠中間,方圓上千公里沒有一點兒參照物,若不認識北斗星又沒有指南針,想走出沙漠,確實是不可能的。

肯·萊文在離開比塞爾時,帶了一位叫阿古特爾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訴這位漢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著北面那顆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爾照著去做了,三天之后果然來到了大漠的邊緣。阿古特爾因此成為比塞爾的開拓者,他的銅像被豎在小城的中央。銅像的底座上刻著一行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一個輝煌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生的方向,個人的幸福生活也離不開方向的指引。確立人生的方向是人一生中最值得認真去做的事情。你不僅需要自我反省、向人請教“我是什么樣的人”,還需要很清楚地知道“我究竟需要什么”,包括想成就什么樣的事業、結交什么樣的朋友、培養和保留什么樣的興趣愛好、過一種什么樣的生活。這些選擇是相對獨立的,但卻是在一個系統內的,彼此是呼應的,從而共同形成人生的方向。

聞名于世的摩西奶奶是美國弗吉尼亞州的一位農婦,76歲時因關節炎放棄農活,這時她又給了自己一個新的人生方向,開始了她夢寐以求的繪畫。80歲時,到紐約舉辦個人畫展,引起了意外的轟動。她活了101歲,一生留下繪畫作品600余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還畫了40多幅。

不僅如此,摩西奶奶的行動也影響到了日本大作家渡邊淳一。渡邊淳一從小就喜歡文學,可是大學畢業后,他一直在一家醫院里工作,這讓他感到很別扭。馬上就30歲了,他不知該不該放棄那份令人討厭卻收入穩定的工作,以便從事自己喜歡的寫作。于是他給聞名已久的摩西奶奶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她的指點。摩西奶奶很感興趣,當即給他寄了一張明信片,她在上面寫下這么一句話:“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

人生是一段旅程,方向很重要,每個人都可以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找到人生方向的人是最快樂的人,他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體驗這些,追求一種能令他們愉悅和滿意的生活,他們的生活是與他們所向往的人生方向相一致的,對人生方向的追求使他們的生命更加有意義。

人生的方向也是人生的哲學。在追求自己人生方向的過程中,應不斷地做出總結,這并不是說你正處于一個人生的危急關頭,不得不在你未來的目標和你的職業道路之間做出一個選擇,而是從一開始就給自己選定人生的方向,這才是最關鍵的人生問題。

目標有價值,人生才有價值

關于人生,關于價值,著名哲學家黑格爾有一個著名的論斷,他說:“目標有價值,人生才有價值?!笨梢娔繕藢τ谌松闹匾裕挥辛私饬俗约簽楹斡写艘簧?,確立了自己所要完成的目標,人生才會更有意義。因此,我們要樹立自己的目標,而且要樹立有價值的目標。

有一次,在高爾夫球場,羅曼·V.皮爾在草地邊緣把球打進了雜草區。有一個青年剛好在那里清掃落葉,就和他一塊兒找球,那時,那青年很猶豫地說:“皮爾先生,我想找個時間向你請教?!?

“什么時候呢?”皮爾問道。

“哦!什么時候都可以。”他似乎頗為意外。

“像你這樣說,你是永遠沒有機會的。這樣吧,30分鐘后在第18洞見面談吧!”皮爾說道。30分鐘后他們在樹蔭下坐下,皮爾先問他的名字,然后說:“現在告訴我,你有什么事要同我商量?”

“我也說不上來,只是想做一些事情。”

“能夠具體地說出你想做的事情嗎?”皮爾問。

“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我很想做和現在不同的事,但是不知道做什么才好。”他顯得很困惑。

“那么,你準備什么時候實現那個還不能確定的目標呢?”皮爾又問。

青年對這個問題似乎既困惑又激動,他說:“我不知道。我的意思是有一天。有一天想做某件事情?!庇谑俏覇査矚g什么事。他想一會兒,說想不出有什么特別喜歡的事。

“原來如此,你想做某些事,但不知道做什么好,也不確定要在什么時候去做,更不知道自己最擅長或喜歡的事是什么?!?

聽皮爾這樣說,他有些不情愿地點頭說:“我真是個沒有用的人。”

“哪里。你只不過是沒有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或缺乏整體構想而已。你人很聰明,性格又好,又有上進心。有上進心才會促使你想做些什么。我很喜歡你,也信任你?!?

皮爾建議他花兩星期的時間考慮自己的將來,并明確決定自己的目標,不妨用最簡單的文字將它寫下來。然后估計何時能順利實現,得出結論后就寫在卡片上,再來找自己。

兩個星期以后,那個青年顯得有些迫不及待,至少精神上看來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在皮爾面前出現。這次他帶來明確而完整的構想,已經掌握了自己的目標,那就是要成為他現在工作的高爾夫球場經理?,F任經理5年后退休,所以他把達到目標的日期定在5年后。

他在這5年的時間里確實學會了擔任經理必備的學識和領導能力。經理的職務一旦空缺,沒有一個人是他的競爭對手。

又過了幾年,他的地位依然十分重要,成了公司不可缺少的人物。他根據自己任職的高爾夫球場的人事變動決定未來的目標。現在他過得十分幸福,非常滿意自己的人生。

塞涅卡有句名言說:“如果一個人活著不知道他要駛向哪個碼頭,那么任何風都不會是順風。有人活著沒有任何目標,他們在世間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們不是行走,而是隨波逐流?!?

沒有目標的人生就像沒有方向的航船,只能在海上漫無目的地漂泊。為了掌握自己的人生,先要明確你的目標,找到努力的方向,再立即采取行動,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促進自己的成長,就能獲得滿意的人生。

沒有方向,什么風都是逆風

人之一生,背負的東西太多太多,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人生中有時我們擁有的太多太亂,我們的心思太復雜,我們的負荷太沉重,我們的煩惱太無緒,誘惑我們的事物太多,大大地妨礙我們,無形而深刻地損害我們。生命如舟,載不動太多的欲望,怎樣使之在抵達彼岸時不在中途擱淺或沉沒?我們是否該選擇放下,丟掉一些不必要的包袱,那樣我們的旅程也許會多一些從容與安康。

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么,并為之而奮斗,如此才不枉費這僅有一次的人生。英國哲學家伯蘭特·羅素說過,動物只要吃得飽,不生病,便會覺得快樂了。人也該如此,但大多數人并不是這樣。很多人忙碌于追逐事業上的成功而無暇顧及自己的生活。他們在永不停息的奔忙中忘記了生活的真正目的,忘記了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這樣的人只會看到生活的煩瑣與牽絆,而看不到生活的簡單和快樂。

我們的人生要有所獲得,就不能讓誘惑自己的東西太多,不能讓努力的方向過于分叉。我們要簡化自己的人生,要學會有所放棄,要學習經常否定自己,把自己生活中和內心里的一些東西斷然放棄掉。

仔細想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誘惑因素,是什么一直干擾著你,讓你的心靈不能安寧;是什么讓你堅持得太累;是什么在阻止著你的快樂。把這些讓你不快樂的包袱通通扔棄。只有放棄我們人生田地和花園里的這些雜草害蟲,我們才有機會同真正有益于自己的人和事親近,才會獲得適合自己的東西。我們才能在人生的土地上播下良種,致力于有價值的耕種,最終收獲豐碩的糧食,在人生的花園采摘到鮮麗的花朵。

所以,仔細想想你在生活中真正想要什么?認真檢查一下自己肩上的背負,看看有多少是我們實際上并不需要的,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意義深刻,它對成功目標的制訂至關重要。

要得到生活中想要的一切,當然要靠努力和行動。但是,在開始行動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要打發時間并不難,隨便找點兒什么活動就可以應付,但是,如果這些活動的意義不是你設計的本意,那你的生活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你能否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并且使自己滿足、有所成就,完全看你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然后能不能盡量滿足這些需要。

生活中最困難的一個過程就是要搞清楚我們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因為我們不曾花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面對五光十色的世界和各種各樣的選擇我們更不知所措,所以我們會不假思索地接受別人的期望來定義個人的需要和成功,社會標準變得比我們自己特有的需求還要重要。

我們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以致我們下意識地接受了別人強加于我們的種種動機,結果,努力過后才發現自己的需求一樣都沒能滿足。更復雜的是,不僅別人的意見影響著我們的欲望,我們自己的欲望本身也是變化莫測的。它們因為潛在的需要而形成,又因為不可知的力量日新月異。我們經常得到過去十分想要的,而現在卻不再需要的東西。

如果有什么原因使我們總是得不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的話,這個原因就是你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在你決定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之前,不要輕易下結論,一定要先做一番心靈探索,真正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目標。只有這樣,你才能在生活中滿意地前進。

命運只垂青那些一定要贏、一定更好的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詩人聽說一個年輕人想跳橋自殺,而他手里拿著的是詩人的詩集《命運扼住了我的喉嚨》。詩人聽說后,拿了另一本詩集,趕緊沖到橋上。詩人來到橋上,走到年輕人面前。

年輕人見有人上前,便做出欲跳的姿態說道:“你不要過來!你不用勸我,我是不會下來的,命運對我太不公平了。”詩人冷冷地說:“我不是來勸你的,我是來取回我那本詩集的?!蹦贻p人很疑惑。詩人說:“我要將這本詩集撕碎,不再讓它毒害別人的思想,我可以用我手中的這本詩集和你手中的那本交換?!蹦贻p人猶豫了一會兒,答應了詩人的請求。年輕人接過詩人手上的那本詩集,有點兒吃驚,因為詩人手上的那本詩集的名字和原來那本如此相似,但又是如此地不同——《我扼住了命運的喉嚨》。

詩人接過年輕人手中的那本詩集,對著它凝望了一會兒,便將它撕得粉碎,撕完后,詩人又說道:“當我四肢健全時,我曾多次站在你那里,但當我經歷了那場車禍變成殘疾后,我便再也沒站在那里過。”詩人說完,用深切的目光望著年輕人。年輕人迎著詩人的目光沉思了一會兒,終于從橋上下來了。

很多時候,我們和上面這個年輕人一樣,總是被身邊的人和事牽絆著、主宰著,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命運去處理,而忘了自己其實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我們的命運和心靈應該由自己做主。

如果說生命是一艘航船,那么我們對舵的把握程度,就決定了我們擁有怎樣的人生。一個人的命運好不好,是由自己決定的。敢于主宰和規劃人生,奇跡便會不斷產生。

世界上的人基本上分為兩大類:一種人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而另外一種人擁有消極悲觀的人生態度。不同的人生態度,決定不同的人生結果。

那些積極樂觀的人,總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之舵,從而順利到達幸福的彼岸;而那些消極悲觀的人,總是把自己的命運之舵交給別人,或者依靠所謂的命運之神,結果永遠在苦海里掙扎。如果有了積極的心態,又能不斷地努力奮斗,那么世上一切事情都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既沒有積極的心態,又不肯好好去努力,那么將永遠和幸福失之交臂。

在家長制依然廣泛存在的今天,長輩們包辦子女的前途似乎合情合理,就算偶有意見,被他們的“生存哲學”一訓誡,子女也會立刻馴服。上好學校、找穩定工作、結婚生孩子……很多人總是沿著既定的軌跡向前走,按著長輩們的意愿來生活,從來沒想過自己也可以開創一個全新的人生。

亨利曾經說過:“我是命運的主人,我主宰我的心靈?!弊鋈藨撟鲎约旱闹魅?,應該主宰自己的命運,而不能把自己交付給別人。然而,生活中許多人卻不能主宰自己,有的人把自己交付給了金錢,成為金錢的奴隸;有的人為了權力,成了權力的俘虜;有的人經不住生活中各種挫折與困難的考驗,把自己交給了上帝;有的人經歷一次失敗后便迷失了自己,向命運低頭,從此一蹶不振。

一個不想改變自己命運的人,是可悲的;一個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變命運的人,是不幸的。一個人想獲得成功,必定要經過無數的考驗,而一個經受不住考驗的人是絕對不能干出一番大事的。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就大事,關鍵就在于無法激發挑戰命運的勇氣和決心,不善于在現實中尋找答案。古今中外的成功者,無不是憑借自己的努力奮斗,掌控命運之舟,在波峰浪谷間破浪揚帆。

每個人都要努力做命運的主人,不能任由命運擺布自己。像莫扎特、凡·高這些歷史上的名人都是我們的榜樣,他們生前都遭遇過許多挫折,但他們沒有屈服于命運,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向命運發起了挑戰,最終戰勝了命運,成為自己的主人,成了命運的主宰。

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的路

時下各種名義的聚會在年輕人中悄然流行著,也許在某次的聚會中你會遇見昔日一起畢業的好友,盡管當時你們才能相當,甚至他們不如你,但是他們現在有了自己的事業,或許成了某一階層的“領導者”,他們之所以成功,也許是受過提拔,也許趕上了一個好的機遇,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來自他們內心深處想要改變自己命運的思想。

通過下面的故事,我們來看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救贖自己的。

美國猶太商人朗司·布拉文37歲才開始學習經商。他的父親在洛杉磯經營一所擁有100名員工的會計師事務所,朗司·布拉文在大學學的是會計學,畢業以后他馬上進了父親的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周圍人都認為他會順其自然地成為事務所的第二代繼承人,但是,他總是覺得事務所的工作不適合自己,家族的期待和財產反而成了他的噩夢,難以擺脫。

既然他不適合眼下的路,就只能離開。他辭職了,開始嘗試經商。

進入商界十幾年后,他的公司年交易額已達35億日元。他主要向日本出口與體育有關的用品、服裝及輔助設備等。經銷地點除了公司本部的拉斯維加斯和日本外,還有瑞士。他真正的理想是建立全球規模的跨國公司。

生活只能靠自己去選擇和創造,所以布拉文選擇了放棄會計師事務所,而去追求自己擅長的領域。

追求成功,得靠實力,追求財富也離不開自身的拼搏。只要擁有了遇事求己的堅強和自信,人人都能成為自己的救世主。改變人生只能靠我們自己,凡事不要依靠別人施舍,也不要希望財富與成功自天而降。只有將命運之舟緊緊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使它準確地駛向成功的彼岸。

做真實的自己,過想過的生活

生命的真正意義在于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我們總是被迫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永遠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們就不可能擁有真正幸福的生活??梢钥隙?,每個人都可以并且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想做某種事情的愿望,這本身就說明你具備相應的才能或潛質。

為了生存,或許你不得不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而且似乎已經習慣了在忍耐中生活。拿出你的魄力,做你想做的事情,放飛你心靈的自由鳥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睙o論有多么困難,我們都應該找到自己內心深處真正需要的東西。甘愿迷失方向的人,他永遠也走不出人生的十字路口;只有那些不愿隨波逐流、不甘被陳規束縛的人,才有勇氣和魄力解除捆綁自己身心的繩索,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并從中享受幸福的感覺。

沖破世俗的羅網,沖破內心的矛盾,真實地做一次自由的選擇吧。生活本沒有那么多的拘束,只是你自己不愿意改變現狀,甘于這種無奈而已。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當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要取決于你是否具備該行業所要求的特長。

沒有出色的音樂天賦,很難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沒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就很難在機械領域游刃有余;沒有機智老練的經商頭腦,也很難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

但是,即使你具備某種特長,并不能保證你就一定能夠成功。有些人具有非凡的音樂天賦,但是,他們一生卻從未登上大雅之堂;有些人雖然手藝高超,卻未能過上富裕的生活;有些人具有出色的人際交往和經商能力,但他們最終卻是失敗者。

在追求成功和致富的過程中,人所擁有的各種才能如同工具。好的工具固然必不可少,但是能否正確地使用工具同樣非常重要。有人可以只用一把鋒利的鋸子、一把直角尺、一個很好的刨子做出一件漂亮的家具,也有人使用同樣的工具卻只能仿制出一件拙劣的產品,原因在于后者不懂得善用這些精良的工具。你雖然具備才能并把它們作為工具,但你必須在工作中善用它們,充分發揮其作用,方能天馬行空,來去自由。

當然,如果你擁有某一個行業所需要的卓越才能,那么,你從事這個行業的工作,會比別人有更多的自由度。一般說來,處在能夠發揮自己特長的行業里,你會干得更出色,因為你天生就適合干這一行。但是,這種說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任何人都不應該認為,適合自己的職業只能受限于某些與生俱來的資質,無法做更多的選擇。

做你想做的事,你將能獲得最大的自由感。做你最擅長的事,并且勤奮地工作,當然這是最容易取得成功的。

如果你具有想做某件事情的強烈愿望,這本身就可以證明,你在這方面具有很強的能力或潛能。你所要做的,就是去正確地運用它,并且去鞏固和發展它。

在其他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最好選擇進入一個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特長的行業。但是,如果你對某個職業懷有強烈的愿望,那么,你應該遵循愿望的指引,選擇這個職業作為你最終的職業目標。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最符合自己個性、令自己心情愉悅的事情,這是所有人的共同欲求。

誰都無權強迫你做自己不喜愛的事情,你也不應該去做這樣的事情,除非它能幫助你最終獲得自己所求的結果。

如果因為過去的失誤,導致你進入了自己并不喜愛的行業,處在不如意的工作環境中,在這種情況下,你確實不得不做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但是,目前的工作完全有可能幫助你最終獲得自己喜愛的工作,認識到這一點,看到其中蘊藏的機遇,你就可以把從事眼下的工作變成一件同樣令人愉悅的事情。

如果你覺得目前的工作不適合自己,請不要倉促換工作。通常說來,換行業或工作的最好方法,是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順勢而為,在現有的工作中尋找改變的機會。當然,如果一旦機會來臨,在審慎的思考和判斷后,就不要害怕進行突然的、徹底的變化。但是,如果你還在猶豫,還不能得出明確的判斷,那么,等條件成熟了,自己覺得有把握了再行動。

你決定自己要成為的那個人

我們常說的“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典故出于《史記·陳涉世家》。

陳勝是陽城人(今鄭州登封)。他年輕時是個雇工,給人耕田種地,長年累月像牛馬一樣受苦受罪,心里很是不平。有一天,在耕地中途他忽然停下手來,走到田壟上,握拳作勢,悵然憤恨了許久,然后對伙伴們說:“要是將來誰富貴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伙伴們笑著回他說:“你是個雇傭耕田工,哪里會有什么富貴呢?”陳勝嘆息道:“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燕子、麻雀這些小鳥哪里能理解大雁和天鵝的志向?。??”這個故事表明了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年少時就有像大鳥鵬程萬里的遠大志向。

所以說,確立遠大的志向對于我們的人生具有重要的意義。志向作為一種價值目標,它能夠激發人們的意志和激情,產生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激勵人們以積極、主動、頑強的精神投身于生活,對人生抱有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和樂觀態度。

在我國歷史上,那些人民英雄、民族英雄都是具有遠大志向的人。

夏禹為了治水,九年在外,三過家門而不入。

秦國李冰父子為了解決成都盆地的洪澇災害,帶領百姓治水,克服了無數困難,建成了聞名于世的都江堰。

漢代的霍去病,為了國家的安寧,長期駐守在邊關,堅持抵御匈奴的侵略,在戎馬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當擊退了匈奴的入侵,漢武帝準備給他大蓋府第以酬報他的功績時,他卻說:“匈奴未滅,何以為家?”

南宋末年的文天祥曾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北宋的名將岳飛,離別妻母,轉戰疆場,為了挽救國家的危亡,最后和自己的兒子岳云一起被奸佞害死在風波亭上。

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堅持抵御英殖民主義的侵略,直至被充軍到新疆后,仍不灰心,一直沒有忘記外國列強對我國的侵略,并在邊疆和當地百姓一起修水利,栽葡萄,為人民造福。

志向,是人生前進的目標和導航的燈塔,是鼓舞人們去努力拼搏的動力。南宋哲學家朱熹說:“大丈夫不可無氣概”,“立志不堅,終不濟事”。他在批評當時庸俗的社會風尚時,說道:“今人貪利祿,而不貪道義,要作貴人,不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北宋文學家蘇軾指出:“天下未有其志而無其事者,亦未有無其志而有其事者。事因志立,立志則事成。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幸福來源于為成功而奮斗,而成功的首要前提是立志,立下遠大而實際的志向。所以說,立志和人生的幸福是緊密聯系的。每個人畢生都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人生的價值是什么?如何生活才是幸福?其實,一個人只要樹立了遠大的志向,他就會把遠大志向的實現,視為人生的價值和幸福。

卡耐基認為,遠大志向是對幸福的憧憬、向往和追求,幸福是遠大志向的實現。志向的實現是令人神往的,是幸福的,而對志向的追求則能喚起人們的極大熱忱,獲得精神上的充實感,這本身也是一種幸福。所以,無數仁人志士為了追求和實現遠大的奮斗目標,甘愿承擔艱難困苦,他們從來都不會放棄,從來都不會絕望,他們以苦為樂,對生活始終抱著極大的希望。而那些沒有遠大志向的人,終日渾渾噩噩地生活,白白地浪費自己的一生。在他們的生活中也許沒有多大的痛苦,但他們也不會有真正的幸福。

立志就先學會收放心。一個人清心寡欲,矢志不渝,這是人心向上的最好狀態。然而在當今時代,人心容易浮躁,容易受聲色犬馬的誘惑,東追西逐,不知所至。這樣的追求不再是美好的,反而猶如發狂的牲口,放逐于名疆利場。

立志,當然不能立歪志。中國古代講修齊治平就表現出傳統文化對于志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利國、利民、利天下。我們立定志向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面對滔滔人海,我們不能人云亦云,不盲從,敢于相信真理,相信自己的志向。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才是真正的鴻鵠之志!

那些倒在失敗與挫折中的人,不是沒有志向,只是他們沒有堅持志向;那些在潦倒中絕望的人,不是因為他的志向太小,要知道他們也曾立下鴻鵠之志,但如果沒有堅持下去,無論再大的志向也只是一場幻想;而那些志向堅定的人,無論他們的志向是小是大,那也是真正的“鴻鵠之志”!

總有一個夢想,能在現實中開花

心界決定一個人的世界。只有渴望成功,你才能有成功的機會。

《莊子》開篇的文章是“小大之辯”。說北方有一個大海,海中有一條叫作鯤的大魚,寬幾千里,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長。鯤化為鳥叫作鵬。它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邊的云,飛起來,乘風直上九萬里的高空,超絕云氣,背負青天,飛往南海。

蟬和斑鳩譏笑說:“我們愿意飛的時候就飛,碰到松樹、檀樹就停在上邊;有時力氣不夠,飛不到樹上,就落在地上,何必要高飛九萬里,又何必飛到那遙遠的南海呢?”

那些心中有著遠大理想的人常常不能為常人所理解,就像目光短淺的麻雀無法理解大鵬鳥的志向,更無法想象大鵬鳥靠什么飛往遙遠的南海。因而,像大鵬鳥這樣的人必定要比常人忍受更多的艱難曲折,忍受心靈上的寂寞與孤獨。因而,他們必須要堅強,把這種堅強潛移到遠大志向中去,這就鑄成了堅強的信念。這些信念熔鑄而成的理想將帶給大鵬一顆偉大的心靈,而成功者正脫胎于這些偉大的心靈。

本·侯根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高爾夫選手之一。他并沒有其他選手那么好的體能,能力上也有一點缺陷,但他在堅毅、決心,特別是追求成功的強烈愿望方面高人一籌。

本·侯根在玩高爾夫球的巔峰時期,不幸遭遇了一場災難。在一個有霧的早晨,他跟太太維拉麗開車行駛在公路上,當他在一個拐彎處掉頭時,突然看到一輛巴士的車燈。本·侯根想這下可慘了,他本能地把身體擋在太太面前保護她。這個舉動反而救了他,因為方向盤深深地嵌入了駕駛座。事后他昏迷不醒,過了好幾天才脫離險境。醫生們認為他的高爾夫生涯從此結束了,甚至斷定他若能站起來走路就很幸運了。

但是他們并未將本·侯根的意志與需要考慮進去。他剛能站起來走幾步,就渴望恢復健康再上球場。他不停地練習,并增強臂力。起初他還站得不穩,再次回到球場時,也只能在高爾夫球場蹣跚而行。后來他稍微能工作、走路,就走到高爾夫球場練習。開始只打幾球,但是他每次去都比上一次多打幾球。最后,當他重新參加比賽時,名次上升得很快。

理由很簡單,他有必贏的強烈愿望,他知道他會回到高手之列。是的,普通人跟成功者的差別就在于有無這種強烈的成功愿望。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曾說:“欲望是開拓命運的力量,有了強烈的欲望,就容易成功?!币驗槌晒κ桥Φ慕Y果,而努力又大都產生于強烈的欲望。正因為這樣,強烈的創富欲望,便成了成功創富最基本的條件。如果你不想再過貧窮的日子,就要有創富的欲望,并讓這種欲望時時刻刻激勵你,讓你向著這一目標堅持不懈地前進。許多成功者有一個共同的體會,那就是創富的欲望是創造和擁有財富的源泉。

20世紀人類的一項重大發現,就是認識到思想能夠控制行動。你怎樣思考,你就會怎樣去行動。你要是強烈渴望致富,你就會調動自己的一切能量去創富,使自己的一切行動、情感、個性、才能與創富的欲望相吻合。

對于一些與創富的欲望相沖突的東西,你會竭盡全力去克服;對于有助于創富的東西,你會竭盡全力地去扶植。這樣,經過長期努力,你便會成為一個富有者,使創富的愿望變成現實。相反,你要是創富的愿望不強烈,一遇到挫折,便會偃旗息鼓,將創富的愿望壓抑下去。

保持一顆渴望成功的心,你就能獲得成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阳县| 景泰县| 景泰县| 靖安县| 剑河县| 泗水县| 唐河县| 东乌| 新宁县| 灵台县| 和顺县| 宝丰县| 阳高县| 宜丰县| 通江县| 宜州市| 礼泉县| 元江| 新邵县| 阳山县| 来凤县| 上杭县| 霍林郭勒市| 贵港市| 高密市| 七台河市| 云和县| 久治县| 松潘县| 寿宁县| 崇信县| 原阳县| 合作市| 青铜峡市| 柳州市| 深水埗区| 利津县| 苏尼特左旗| 和顺县| 马关县| 达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