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士比亞悲劇集
- (英)威廉·莎士比亞
- 1704字
- 2020-07-03 16:16:44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家、詩人,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1564年生于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鎮。莎士比亞最初以演員和劇作家的身份出現,一度作為國王供奉劇團的最佳劇作家、環球劇場的股東之一,深得英王伊麗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的賞識。莎士比亞一生中創作歷史劇、悲劇、喜劇各10部,此外還有問題劇3部、傳奇劇4部。其中,歷史劇以《亨利六世》三部曲、《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二部曲、《亨利五世》等為代表;喜劇以《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煩惱》、《皆大歡喜》、《第十二夜》等聞名遐邇;悲劇則以《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冠絕古今。這些戲劇作品至今仍是西方戲劇史上難以企及的高峰。同時,莎士比亞也是一位詩人,其極富才情的《十四行詩》于1609年出版,并獲得了幾乎與《哈姆雷特》同等的關注與評論。

圖為莎士比亞出生時的家,位于英格蘭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為紀念這位偉大的作家,在莎士比亞的故居里至今保存著當時的家具,從世界各地慕名前來的參觀者絡繹不絕。

在這張有著莎士比亞親筆簽名的遺囑里,莎士比亞將他大部分財產贈給他的大女兒蘇姍娜,他的小女兒朱迪思僅獲得300英鎊,而將“僅次于最好的床”贈給妻子。

1740年,人們在倫敦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立起一尊莎士比亞的雕像。這尊雕像凝聚著藝術家和后人對這位偉大作家的敬仰之情。莎士比亞倚著幾本巨著,凝神遠眺,他左手中的紙上寫的是其名作《暴風雨》的一段。而基座上的浮雕正是莎士比亞歷史劇中的主要人物——伊麗莎白女王、亨利五世、理查三世等。
莎士比亞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劇作家,數百年來,他的劇作幾乎被譯成世界各種文字,版次之多也堪稱世界文學之最;在全世界演出的場次,比任何劇作家的作品都要頻繁。其中,最具魅力、最動人心弦的當數“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


該版本出版于1913年,裝幀精美、豪華,封面為飾有浮雕圖案的皮革制成,封底飾有莎士比亞的家徽。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一部激情悲劇,更是受命運捉弄的悲劇,一連串不幸的巧合,致使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對愛侶雙雙殉情。這部戲劇是莎翁最廣為人知的愛情悲劇,數百年來,一直是讀者、觀眾心目中最凄美、最纏綿的經典愛情劇。劇照中反映的情節是:朱麗葉服下神父贈的藥假死過去,在她的墓前,未婚夫巴里斯用劍對準了悲痛欲絕的羅密歐。

以《哈姆雷特》作為繪畫題材的畫作不計其數,此為19世紀的一幅版畫。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最偉大、最著名的劇作,在全部莎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這是一部復仇悲劇,講述的是丹麥王子為父復仇的故事。該劇主角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學史上極富藝術魅力的典型,其心靈世界既豐富又復雜,莎士比亞對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的高度是前人所從未達到的。這對于出演該角的演員來說,有很大的挑戰性。數百年來,成功扮演過哈姆雷特一角的演員也早已是不勝枚舉。在20世紀的舞臺上,最負盛名的當數吉爾古德和奧利弗,二人都是倫敦著名的老維克劇院的明星。圖為奧利弗出演主角的《哈姆雷特》電影海報,該電影拍攝于1948年,并獲得該年度的奧斯卡獎。

《馴悍記》模仿中世紀意大利喜劇,描寫“強悍”的丈夫如何機智地馴服“潑辣”的妻子的過程,體現出夫妻間特殊的“打逗取樂”,帶有通俗喜劇的明顯痕跡。1929年該劇被搬上銀幕,圖為《馴悍記》的電影海報。

《威尼斯商人》是莎翁的喜劇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最成功的劇作之一,情節精彩,人物性格鮮明,其中的女主人公鮑西婭被認為是莎翁筆下最優美、最成功的女性之一。

正因為莎士比亞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使得他劇作中的語言也具有濃郁的詩意。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是莎翁喜劇代表作之一,是一部以情節取勝的風俗喜劇,表現的是沒落騎士福斯塔夫的“情場角逐”。具有明顯的諷刺意義,體現出具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的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