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人生福禍由心定

【原文】

云谷曰:豈惟[1]科第哉。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2],幾曾加纖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3]焉無后者,德至薄也。

【注釋】

[1]惟:只有。

[2]篤:厚實,結實。

[3]斬:斷絕。

【譯文】

云谷禪師說:不止是登科及第。世上能夠擁有千金產業的人,一定是享有千金福報的人;能夠擁有百金產業的人,一定是享有百金福報的人;應該餓死的人,一定是應該受餓死報應的人。上天不過讓每個人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并沒有加進任何別的意思。就像生兒子,如果一個人積了一百代的功德,就一定有一百代的子孫來保住他的福。積了十代的功德,就一定有十代的子孫來保住他的福。積了三代或者兩代的功德,就一定有三代或者兩代的子孫來保住他的福。至于那些沒有子孫后代延續的人,那是他功德極薄的緣故。

【解讀】

了凡先生深刻地反省了自己,認為自己這輩子就不應該考中科舉也不應該有兒子,并且說出了為什么不應該得到這些的原因。

云谷禪師聽了之后認為,了凡先生不僅不應該有登科及第這樣的東西,就連財富也是不應該擁有。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說白了就是了凡先生沒有那樣的福氣。即便是命中注定的財富也要有地方存放,難道真的是把億萬的財產存進金庫就可以嗎?當然不是,真正的財富是要存在心中的,只有寬廣的心胸才能存放下億萬的財富。就比如說范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財神爺,他三次都達到了富可敵國的地位,又三次散盡家產,三聚三散,傳為美談。財富來了,沒見范蠡興奮;散盡家產,沒見范蠡沮喪,范蠡真正達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而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夠擁有那富可敵國的財富。

回過頭再來看現在的很多人,因為丟失了幾十塊錢,心疼了一個星期;因為幾百塊的糾紛,大打出手。如果是這樣的心胸,即使給你億萬家財,你裝在哪里?心胸就像一個倉庫,倉庫太小,財富來了都沒地方裝。如果你的心胸無限寬,整個大地都是你的倉庫,把大地鋪滿黃金,你的倉庫依然能綽綽有余,那你何止億萬家財!

那么,怎樣才能讓自己配得上富貴,讓自己有一個好命呢?云谷禪師認為,主要是靠自己修行?!疤觳贿^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意思就是說上天不過就是讓每個人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說到底,上天要是真的賞賜給一個人什么東西的話,那么這個人必須有滿足得到這件東西的條件。也就是說想要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自身就必須達到一定的條件,讓上天有理由、有原因的把這個東西賜給你。這其實就是佛家所宣揚的“因果”之說,而因果聯系正是萬物發展的規律。

怎樣才能讓自己達到富貴的條件呢?那就是行善積德。就比如說生子這件事情,子孫綿延不絕,個個都是孝子賢孫,這必然是祖先有大的功德的原因。再比如說家族的延續,如果一個人積了一百代的功德,就一定有一百代的子孫來保住他的福澤。積了十代的功德,就一定有十代的子孫來保住他的福澤。積了三代或者兩代的功德,就一定有三代或者兩代的子孫來保住他的福澤。至于那些沒有子孫后代延續的人,那是他功德極薄的緣故。

云谷禪師所說的改變命運,就是行善積德,讓自己變得更好。一個人究竟能不能考中科舉、到底會不會有子孫后代、究竟會有一個什么樣的命運或者是福禍,全部都是由自身的功德所決定的;而一個人到底有沒有功德或者有多少功德都是由這個人自己的所作所為來決定的。所以說,人的命運終究是自己來決定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宁| 许昌县| 凤翔县| 祁阳县| 杭锦后旗| 含山县| 贵溪市| 林甸县| 葵青区| 英吉沙县| 同江市| 高平市| 昌吉市| 视频| 平顺县| 新疆| 南召县| 永善县| 贵溪市| 阳高县| 延长县| 章丘市| 秦皇岛市| 惠安县| 乌海市| 崇信县| 灵山县| 建昌县| 崇左市| 阜南县| 五家渠市| 濮阳市| 江津市| 外汇| 钟祥市| 弋阳县| 鹤庆县| 赤城县| 油尖旺区| 砀山县| 华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