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漏磁場檢測和磁粉檢測
鐵磁性材料或工件直接通以電流或置于磁場中,使其磁化,在一定條件下,缺陷處產生漏磁場,此時在工件表面上撒上磁粉或澆上磁懸液,漏磁場將吸引磁粉,顯示缺陷的位置、形狀和大小。
當鐵磁性材料被磁化后,由于鐵磁性物質磁導率μ值很大,工件就得到很強的磁感應強度,也就是說單位面積內穿過的磁感應線就很多。如果工件表面有缺陷存在,并且缺陷的方向與磁感應線近于垂直時,磁感應線的分布就要發生變化。這是因為缺陷一般都是非磁性物質,它們的磁導率遠小于鐵磁性物質的磁導率,磁化區域在外磁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單位面積內通過的磁感線就比鐵磁性物質少得多,所以缺陷區域不能容納鐵磁性物質的磁感應線數,但由于磁感應線是連續的,有一部分磁感應線必須從缺陷下面的磁性材料中通過去,這部分磁感應線就繞過缺陷,在材料內發生彎曲。又由于材料內所能容納的磁感應線并不能無限制地增加,有一個上限,所以還有一部分磁感應線將逸出試件表面,這就表示磁感應線在缺陷的一邊離開試件,在缺陷的另一邊進入試件,形成N極和極,也就是形成漏磁場。
如果此時在試件上撒上磁粉或澆上磁懸液,磁粉顆粒就會在這種漏磁場中被磁化,形成磁極,磁粉的兩極會與缺陷的兩極相互作用,磁粉就被吸附在缺陷區域,形成磁粉堆集,根據磁粉堆集的部位、形狀和大小,可以判定缺陷的性質和大小。
這就是磁粉探傷的基本原理,也正是由于此,磁粉檢測時對外加磁場就有一定的要求。
(1)磁場的大小。如果磁場太小,在工件中即使有缺陷,但工件由于磁化不足,鐵磁材料內磁感應線稀疏,磁感應線都可以從缺陷的下面繞過去,就沒有磁感應線的離開和進入,無法形成漏磁場,使存在的缺陷被漏掉;或者只有很少一部分磁感應線逸出工件表面,漏磁場很小,磁粉堆集很淺,很模糊,這種情況下也很容易被漏掉。所以探傷時必須使工件得到足夠的B,缺陷處才能得到足夠的漏磁場,吸引足夠的磁粉,使缺陷得到顯示[必須使工件達到8000Gs(0.8T)以上的磁感應強度]。另外一方面磁場又不是越大越好,磁場太大,會使磁感線發生泄漏,產生的本底很差,而且在非缺陷處容易產生磁痕。
(2)磁場的方向。假使對一個棒件沿著軸向進行磁化,工件就得到一個沿軸向的磁場,人們可以發現與軸向垂直的缺陷,以及與軸線方向大于45°角的缺陷,而與軸線平行的以及與軸線小于45°角的缺陷卻漏掉了,這就說明磁場方向與缺陷有一個對應關系。當磁場方向與缺陷垂直時最有利于缺陷的檢出。
從這一原理可以看出,磁粉檢測不能檢查內部缺陷,因為磁力線雖然在缺陷處發生畸變,卻不會逸出工件表面,不能形成漏磁場,所以磁粉探傷只能檢查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磁力線才能逸出工件表面形成漏磁場。
由以上可以看出,磁力線離開表面又進入工件表面的地方有漏磁場產生。漏磁場的大小取決于磁力線與缺陷的相對位置,分三種情況:
(1)磁力線與缺陷垂直,漏磁場最強,有利于檢出缺陷;
(2)磁力線與缺陷平行,漏磁場最弱,不能檢出缺陷;
(3)磁力線與缺陷的夾角大于45°,可保證檢出缺陷的靈敏度。
由于這種關系,探傷時一般要對工件進行兩個方向的磁化,從而檢查全方位的缺陷。
檢測漏磁場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磁粉探傷。磁化工件,給工件施加磁粉或磁懸液,在缺陷處的漏磁場吸附磁粉,顯示缺陷的存在。
(2)利用檢測漏磁場的元件。如:磁帶、霍爾元件、磁敏電阻、磁敏二極管、磁通門等。根據檢測元件分類,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①磁帶錄磁法(磁帶探傷機)。將磁帶緊貼于試件上使之磁化,漏磁通便被錄磁,再通過回放磁頭把磁帶上的信號變成電信號,然后在示波器上得到缺陷圖像。
②磁電轉換元件法(霍爾式探傷機、磁敏式探傷機、磁阻式探傷機)。通過霍爾元件、磁敏二極管等磁電轉換元件檢測漏磁通。
③電磁感應法(渦流法)。將檢測線圈移近試件,并作相對移動,由于線圈磁場的作用,試件中會感生出渦流,而渦流產生的反作用磁場使檢測線圈阻抗發生變化,因此測定檢測線圈阻抗的變化,就可以通過顯示器或報警顯示缺陷的存在。渦流法用于檢測金屬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對于磁性材料來說,也可以采用渦流檢測,但磁性的影響太大,所以一般不選擇渦流探傷。
這三種方法屬于電信號檢測,可實現自動化,只適用于形狀比較規則的原材料,靈敏度比磁粉探傷低。
對于鐵路行業,所選擇的方法需要檢出率要高,因為疲勞裂紋的危害性較大,而且機車車輛的零部件形狀多種多樣,所以一般采用磁粉探傷方法,而不采用檢測元件。
磁粉檢測(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縮寫為MT),又稱磁粉檢驗或磁粉探傷,是漏磁場檢測的一種,屬于無損檢測五大常規方法之一。
由上述可以得出磁粉檢測原理:鐵磁性材料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連續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感應線發生局部畸變而產生漏磁場,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在合適的光照下形成目視可見的磁痕,從而顯示出不連續性處的位置、大小、形狀和嚴重程度。不連續性處漏磁場分布如圖1-1所示。

圖1-1 不連續性處漏磁場分布
1—漏磁場;2—裂紋;3—近表面氣孔;4—劃傷;5—內部氣孔;6—磁力線;7—工件
所以,磁粉檢測基礎是不連續性處漏磁場與磁粉的磁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