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磁粉檢測作者名: 萬升云本章字數: 767字更新時間: 2019-10-28 10:57:19
1.3 磁粉檢測的應用
1.3.1 磁粉檢測的適用范圍
(1)適用于檢測鐵磁性材料(如42CrMo)工件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間隙極窄(如可檢測出長0.1mm、寬為μm級的裂紋)和目視難以看見的缺陷。馬氏體不銹鋼和沉淀硬化不銹鋼材料(如1Cr17Ni7)具有磁性,因而可以進行磁粉檢測。不適用于非磁性材料,比如奧氏體不銹鋼材料(如1Cr18Ni9,0Cr18Ni9Ti)和用奧氏體不銹鋼焊條焊接的焊縫。也不適用于檢測銅、鋁、鎂、鈦合金等非磁性材料。
馬氏體:馬氏體是一種常見的金屬材料的金相組織結構,它由奧氏體轉變而來,特點是硬度高、強度高、比容大、沖擊韌性低。常用碳鋼的淬火,就是將材料中部分金相結構變成馬氏體的過程。
奧氏體:奧氏體是鋼鐵的一種顯微組織。其溶碳能力較大,強度低,可塑性強,膨脹靈敏,無磁性,有一定韌性。
沉淀硬化:指金屬在過飽和固溶體中溶質原子偏聚區和(或)由之脫溶出微粒彌散分布于基體中而導致硬化的一種熱處理工藝。沉淀硬化不銹鋼是在不銹鋼化學成分的基礎上添加不同類型、數量的強化元素,通過沉淀硬化過程析出不同類型和數量的碳化物、氮化物、碳氮化物和金屬化合物,既提高鋼的強度又保持足夠韌性的一類高強度不銹鋼,具有磁性。
(2)適用于檢測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紋、白點、發紋、折疊、疏松、冷隔、氣孔和夾雜等缺陷。但不適用于檢測工件表面淺而寬的劃傷、針孔狀缺陷、埋藏較深的內部缺陷和延伸方向與磁感應線方向夾角小于20°的缺陷。
(3)適用于檢測未加工的原材料(如鋼坯)和加工的半成品、成品件或使用過的工件。
從工序上講,磁粉檢測的應用范圍包括:原材料檢驗、半成品檢驗、工序間檢驗、成品檢驗、返修檢驗。磁粉檢測在工序間的應用見表1-1。
(4)適用于檢測管材、棒材、板材、型材和鍛鋼件、鑄鋼件及焊接件。
由上述可知,磁粉檢測的適用范圍受被檢測材料的限制、缺陷位置(深度)的限制,基本不受檢測工序和工件形狀的限制。
表1-1 磁粉檢測在工序間的應用

續上表

1.3.2 磁粉檢測基本操作步驟
磁粉檢測最基本的的七個程序是:(1)預處理;(2)磁化;(3)施加磁粉或磁懸液;(4)磁痕的觀察與記錄;(5)缺陷評級;(6)退磁;(7)后處理。
1.3.3 磁粉檢測的優點及其局限性
磁粉檢測的優點:
(1)可檢測出鐵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開口和不開口)的缺陷。
(2)能直觀地顯示出缺陷的位置、形狀、大小和嚴重程度。
(3)具有很高的檢測靈敏度,可檢測微米級寬度的缺陷。
(4)單個工件檢測速度快,工藝簡單,成本低廉,污染少。
(5)采用合適的磁化方法,幾乎可以檢測到工作表面的各個部位,基本上不受工件大小和幾何形狀的限制。
(6)缺陷檢測重復性好。
(7)可檢測受腐蝕的表面。
磁粉檢測的局限性:
(1)只適用于鐵磁性材料,不能檢測奧氏體不銹鋼材料和奧氏體不銹鋼焊縫及其他非鐵磁性材料。
(2)只能檢測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3)檢測時的靈敏度與磁化方向有很大關系,若缺陷方向與磁化方向近似平行或缺陷與工件表面夾角小于20°,缺陷就難以發現。另外,表面淺而寬的劃傷、鍛造皺折也不易發現。
(4)受幾何形狀影響,易產生非相關顯示。
(5)若工件表面有覆蓋層,將對磁粉檢測有不良影響。用通電法和觸頭法磁化時易產生電弧,燒傷工件。因此電接觸部位的非導電覆蓋層必須打磨掉。
(6)部分磁化后具有較大剩磁的工件需進行退磁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