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鳥學理財一看就會
- 洪佳彪(菜鳥理財菜導)
- 9字
- 2019-10-21 15:45:39
第1章 理財基礎入門
1.1 我們為什么要理財
你知道嗎?其實人的一生只有三次理財機會。
很多人總覺得理財這個詞聽上去很遙遠,但在生活中,不知不覺你就與“他”擦肩而過,有些機會錯過了,也許你就找不回來了。菜導最開始大學畢業的時候,還沒弄明白理財是干什么。那時候沒錢,月月都做“月光族”。看著其他人有女朋友,不由得羨慕,可是考慮到看電影、吃飯、約會、過節的種種開銷后,菜導決定要開始理財。這其實就是你人生的第一次理財機會:單身階段。
1 第一次機會:單身階段的財富積累
年齡:0~25歲
理財就好比一座金字塔,不是一兩年就能建成的,要通過不斷的積累。積累財富其實從一出生就開始了,這也就是俗話說的:生在窮人家,你出生就是為減輕家里負擔而成長的,生在小康家,你一出生就是為以后生活得更好而積累的。
當你還小的時候,父母代你積累財富,幫你積累上學讀書所需要的費用。過年叔叔阿姨給紅包,父母幫你存起來,讀書成績好有獎學金,父母幫你存起來等,當你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時,擺在你面前的就是一筆不小的財富。雖然所能積累的財富是有限的,但卻是必不可少的。這也就像網絡所說的:“如果我有了孩子之后,從他出生起,我每天存5元錢,到了他18歲讀大學時他就有32850元的大學教育基金。”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是這么來的。
當你大學畢業了以后,找到第一份工作,這才是你財富積累真正開始的時候。這一階段,應屆畢業生,工作年限短,經驗不足,加之收入較低,開銷又比較大。所以大學畢業后,你的主要目標應放在工作上,不斷地積累工作經驗,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廣開財源。
當然,不是說這樣你就不需要理財了,反而這個時候是最需要理財的,但不是要你一口吃成個胖子,而是把理財方向重點放在穩定型的輕松理財產品,如銀行儲蓄。每個月把你的工資做好規劃,三分之一存入銀行,三分之一用來零花,三分之一孝敬父母,這樣既穩定,又方便。其實父母哪舍得花你的錢,還不是偷偷幫你存起來了。
2 第二次機會:家庭、事業發展階段資產增值
年齡:26~50歲
22歲大學畢業,工作幾年后,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工資一般開始增加,并且開始計劃成家立業。這個階段主要是家庭和事業的成長期,不論是計劃結婚,還是已經有了一個穩定的家庭。這一時期都需要風險管理和投資規劃并重,子女教育資金規劃、投資規劃、養老規劃等都列入規劃目標。這個時候就到了你的第二次機會:家庭,事業發展階段。這個階段除了要增值,還要進入你孩子的第一個積累階段。
對于這一階段,主要分為四個方面來規劃:
第一方面是作為預留家庭備用金,一般為3~6個月的家庭生活開支,這部分資金要妥善處理,所以可以以貨幣基金或互聯網理財產品方式存放;這樣既能儲存有收益,又可以隨時支取。
第二方面為子女教育金規劃,就像你出生時候父母幫你儲備的一樣,這部分錢不急用,所以可以做長期打算,用基金定投、月定投等方式儲備;這樣既安全又能保證長期受益。
第三方面就是投資規劃,除去每月必要的開支,閑錢可以拿一些來做投資,最好采取多元化分散投資策略,以分散風險。有安全性投資如定期存款、國債、銀行保本理財產品、P2P等,風險類投資以杠桿式投資品種為主。
第四方面就是為養老提前做準備,這一部分也是不急用的,不在乎收益多少,主要是安全保本,只要在這基礎上能有少許收益就好,當然,準備的時間越長,保障也會越高!
3 第三次機會:養老階段的晚年生活保障
年齡:51歲+
雖然按現在的情況看,退休很可能要到60歲以后了,但是進入51+的年齡后,此階段重點不會改變,就是應以安度晚年為目標,主要面臨的開支就是各種保健醫療費用。年紀大了,投資重點由偏重風險性投資實現資產增值轉向穩定型理財,以資產保值為主,提高自己的保障,可以配置一些輔助險種。
人生的這三次理財機會,一定要好好抓住,而且抓住了這三次機會,其實你就是一直在理財,換句話說,你其實一直生活在理財中,理財真正成為你的一種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