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 盲女與狗
- 平三人
- 2363字
- 2019-09-09 08:40:17
“我第一次摸盲文筆的時候,筆尖是尖尖的,我想知道‘尖’是什么感覺,就用筆尖偷偷扎了自己一下,當時就發出了尖叫,不是因為痛,是因為刺激,因為滿足。”
“后來我又了解了圓形,方形,三角形......”
“那些不同形狀的邊邊角角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覺得自己更喜歡圓形,它很柔和,可是我卻總是去摸三角形,因為它很刺激,有時候我因此很困惑,也很矛盾。”
“顏色我一直琢磨不透,即便是現在,我也沒有感覺,只知道綠色的是植物,黃色的是枯葉,金色的是太陽,很難有正確的想象。”
“你可能覺得很奇怪,我為什么會一個人說個不停,很多盲人都是這個樣子,與人交流是單向的,你和我說話,我有時候不會回答你,請你不要見怪,我想可能是和我的童年幾乎是一個人度過有關。出于安全的考慮,父母總是把我一個人關在家里,這讓我意識到我是特殊的,雖然父母沒有限制我,但是周圍人的意識限制了我,我幾乎沒有自由的空間。”
“我幾乎不理解什么是‘語言背后’的意義,我沒法理解,因為我的世界里只有我自己,你也可以認為我是自私。”
“十五歲的時候,我第一次離開家,獨自步行去了離家幾公里的公園,我精心挑選了路線,路途比較復雜,需要過馬路、過橋、穿越地下通道,預計的是大概三個小時,可實際上我走了五個多小時。幸好我早有準備,手機電量充足,身上的錢也帶得足夠,還特意準備了寫好父母電話號碼的紙條,手機的導航軟件規劃好了適合步行的路線。”
“你可能覺得很奇怪,眼睛看不見,怎么使用手機導航?”
“實際上只要APP和網頁的無障礙化做好了,程序員給每一個按鈕寫上對應的中文釋義,我就能和正常人一樣使用電腦和手機。”
“這真要感謝讀屏軟件的出現,可以讓我們盲人和正常人一樣去使用電子產品,原理很簡單,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點到哪里就讀到哪里’”
“即便是手機右上角的4G信號,電池電量,也能被讀屏軟件讀出來。”
“當然手機的指引只是提供一個理想狀態。”
“讀屏軟件再厲害,導航再精確,對于盲人來說,也無法提示哪個路口是紅燈還是綠燈,哪條馬路上開了個口子。一般來說,我總是在汽車呼嘯聲過后兩秒鐘才過馬路,那天馬路上施工,機器的噪聲太大,我沒法通過聲音辨別汽車的方向和距離,當我穿過車流,終于安全走上一座大橋的盲道,心情頓時輕松了,不自覺地哼起小歌,甚至都想扔掉手里的盲杖準備慢跑起來,就在即將碰到風的那一刻,我撞到了一輛汽車,我感到疼痛,又感到興奮,我甚至還想跟汽車司機打一架。”
“呵呵......”
“除此之外,那一次出行還算順利。”
“后來我又嘗試著獨自乘坐地鐵、高鐵、飛機......什么都不為,就是為了刺激。”
“我去過很多地方,很多城市,國外也經常去,可不知為什么,不同的地方對我來說差別不大,京都對我的印象還算深刻,因為它很安靜。去的時候是七月,櫻花早就開過了,氣溫只有二十幾度,我住在一家很有名的溫泉炭屋,需要提前半年預定,有幾百年的歷史,門框很低,幾次撞到我的頭,我想過去的日本人個子一定很矮,只有一百六十公分左右。很多名人都在這家旅館里住過,我住的那間房是美國總統羅斯福曾經住過的。據店主說,他家店里最珍貴的獨一無二的景觀是下午三點半鐘西北屋檐下的最后一抹陽光,有一種淡淡的悲傷。”
“美麗之后的美麗就是一種殘酷,因為殘酷它才更美,更令人驚嘆,我發誓那天我看到了顏色。”
“在京都我把盲杖丟了,丟得遠遠的,丟進一個不知名的湖里,聲音很清晰,盲杖落入水中的一瞬間,你猜我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小時候的惡作劇,滿屋子都是水,我在水中快樂地笑,不停地笑,笑起來沒完,”
“我不會讓失明變成羈絆,我的世界不會因此失去色彩,包括我的精神世界,我要比誰看的都要遠,都要清晰,我要看到世界的盡頭。”
我承認眼前這個女人大大吸引了我的好奇心,她的這番話的確給我空虛無聊的生活添加了難得的色彩。我甚至起了好事之心,想讓她能再對我多說一點,可我發現她已經不準備再說下去,緊閉的嘴唇封鎖起緘默的壁壘,這更讓我對她的秘密發生了極大的興趣——她究竟是干什么的?她并不是做生意的,雖然她有豪門會所的股份,而且在其它的生意實體上也都有可觀的收入,但她絕不是一個生意人,這一點我敢肯定,因為她缺乏一種唯利是圖的探索精神,甚至對金錢帶著某種蔑視,可是我又敢肯定,她在某些方面有著驚人的嗜好。和她接觸的這幾天,我發現她的學識非常淵博,就連一些稀奇古怪的知識都了如指掌,可以肯定的說,如果不是出于某種目的,一個人絕不會掌握這些知識,而在這些方面她已經達到一個精湛的程度,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則絕不會有人愿意在這些細節上浪費精力。
“我一個人嘮嘮叨叨,你是不是聽煩了,不知所謂,覺得我是個閑極無聊的女人,找到個肯聽說說話的人就說起來沒完。”楊小姐微笑著說:“你這幾天一直在觀察我,我看得出來,你一定有很多的疑問,我現在允許你向我提問,我不會介意。”
“你究竟是做什么的?”我幾乎是脫口而出。
“你覺得我像是做什么的?”楊小姐調皮地看著我,就連她那雙空洞的眼睛都有了光彩。
我笑了笑說:“我猜不出來,如果我把這幾天看到的都聯系起來,我想我還是放棄的好,因為我看到的根本和任何行業都聯系不起來。”
“想象力,我是靠想象力工作,我為很多遇到麻煩問題、需要別人指引的人,用想象力給他們找出正確的方向,我仔細聽取他們的事實經過,他們則聽取我的意見,當然這是需要付費的,這樣錢就裝進我的口袋了。”
“就這么簡單?”
“你覺得用想象力合理合法的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口袋很簡單?”楊小姐又笑了:“人性即物性,洞察人的心理漏洞,把這層窗戶紙捅破就能賺錢。商業的最初模式只是出賣產品,這種模式持續了很長時間,后來突然發生了變化,以免費的方式鎖定用戶,讓人覺得沾盡了便宜,再后來給人的感覺不知道商戶究竟是賣什么的,這就是新的商業核心,比如說共享珠寶,共享單車,共享你所需要的任何東西,而我是共享我的智慧。”
“共享是需要付出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