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調查總量分析

從涉案的數量看,縱觀美國知識產權調查的歷史,經歷了2個高峰時期。第一個高峰期為20世紀70年代末期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表2-1顯示,1978~1987年,美國共發起知識產權調查241件,占總調查數量的22.05%,年平均24.1件,略微高于總體年平均數23.8件。第二個高峰期為2001年以來至今,此時刻也恰逢中國文中所涉及中國的所有數據都不包括中國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1~2017年,美國共發起知識產權調查649件,占總調查數量的59.4%,年平均38.2件,遠遠高于總體年平均數2008年7月7日,ITC(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公布了337調查程序的新規則,雖然是細節性的修改,但申訴人可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因此導致了2009年申訴數量的明顯減少。。出現這兩個高峰期并不令人奇怪,第一個時期是高油價背景下美國滯脹時期,第二個是美國新經濟泡沫破滅后的經濟不景氣時期。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知識產權調查并沒有跟隨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潮流出現線性遞增或遞減,而是與美國經濟景氣度保持高度相關,這不得不令人懷疑美國知識產權調查的公平與正義性。

根據表2-1,從涉案對象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知識產權調查的主角集中在亞洲,其次是歐洲和北美洲,而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則涉案較少。1972年到2017年,除1974年和1984年歐洲涉案數量超過亞洲外,其他年份亞洲涉案數量都位居榜首。在這期間,針對亞洲的起訴數量達到1089起,占比64.44%;針對歐洲達到408起,占比24.14%,針對北美洲的達到159起,占比9.41%,針對大洋洲的達到15起,占比0.89%,針對南美洲的達到14起,占比0.83%,針對非洲的達到5起,占比0.3%。亞洲、歐洲和北美洲是美國三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但知識產權調查的重點卻唯獨集中在亞洲,其調查的歧視性不言而喻。

根據表2-1,從各大洲涉案國家和地區數目來看,亞洲、歐洲位居前列;而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涉案數量少,且集中在少數幾個經濟體。1972~2017年,涉案經濟體數量為637個,這些經濟體涉案總量達1690次,平均每起案件2.65個經濟體涉案。這一期間,針對亞洲的案件達到1089起,涉案經濟體總數達到272次,平均每起案件涉案對象數量達到4個;針對歐洲的案件達到408起,涉案經濟體總數達到239次,平均每起案件涉案對象數量達到1.71個;針對北美洲的案件達到159起,涉案經濟體總數達到75次,平均每起案件涉案對象數量達到2.12個。數據表明,對歐洲調查采取的是撒胡椒面的威懾打擊模式,而對亞洲采取的則是對重點對象(主要是日本、中國臺灣地區和中國大陸)的精準打擊模式。

表2-1 知識產權調查總況表

續表

續表

注:(1)第4~9列括號中數字為當年各大州涉案國家和地區數量。(2)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不公平進口調查信息系統庫整理而得。網址:http://pubapps2.usitc.gov/337external/。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尔津县| 垦利县| 逊克县| 新田县| 内黄县| 青铜峡市| 柏乡县| 禄丰县| 中牟县| 沾益县| 东丰县| 台山市| 光泽县| 海南省| 巴里| 岢岚县| 炎陵县| 巴塘县| 澎湖县| 大丰市| 休宁县| 渑池县| 灵山县| 鹤庆县| 广灵县| 肥乡县| 阿拉善盟| 徐州市| 婺源县| 靖江市| 大同市| 莫力| 华容县| 阳新县| 长宁区| 图木舒克市| 安岳县| 汉寿县| 澜沧| 霍州市|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