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會計主體的權責界定問題研究:基于財政體制改革視角
- 張存彥
- 745字
- 2020-04-22 12:50:01
第三章 美國的州和地方政府會計主體理論
本書接下來的兩章內容將介紹美國的州與地方政府會計主體理論及確定政府獨立會計主體的經濟制度。以美國政府會計主體理論作為參考和借鑒對象,筆者是有較為深入的考慮的:盡管在美國聯邦政府與州和地方政府各有自己的一套政府會計準則,彼此互相獨立,而且只在自身管轄的范圍內發揮作用,然而美國的政府會計,尤其是州和地方政府會計,走過的是一條漫長的探索之路:立足于本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現實環境,著手解決政府及其財政面臨的具體問題。從美國的進步時代直至現在,美國的州與地方政府會計發生了三次重大的改革浪潮,改變了其記賬與報告財務狀況的方式,并且第三次改革浪潮引領了一波將政府會計改革的世界潮流。但是,美國的州與地方政府會計改革并未停止,還一直處在這一探索性的歷史進程中。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 IFAC)已經制定出《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International Public Sector Accounting Standards, IPSAS),但是到目前為止,IPSAS基本上是對國際企業會計準則稍微修改而成的。這種先制定技術性準則的做法也許是一種淡化差異同時成本較低的路徑,但它有一個明顯的局限——忽略了各國巨大的基礎制度差異。這使得IPSAS在各國的使用受到限制。目前,我國處在改革深水區的復雜的政治和經濟環境下,對政府會計進行改革面臨的首要問題恐怕是制度變革而非技術問題。考察美國的政府會計主體理論,會發現美國的政府會計理論和實踐絕不是一項獨立的技術性改進嘗試,它構成了美國基本財政與經濟制度的一部分,是與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融合在一起的。在此背景下,考察美國政府會計主體理論及其制度環境是更有意義的。由于美國聯邦政府的會計改革一直為“三權分立,權力制衡”下的制度權力競爭所主導(陳立齊,2009),更突出其在政治環境影響下的變遷,因此本書作者選擇美國的州和地方政府會計改革進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