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與意義

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現狀研究

縱覽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歷史,專利無論是作為利劍還是盾牌,都是伴隨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運用專利數據梳理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脈絡,預測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未來,將為地理信息產業創新資源配置頂層設計提供導航方向。因而,本書力圖借助專利分析為地理信息產業相關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專利情報數據。本部分作為本書開篇,將概述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現狀,介紹研究對象和方法,并約定事項以規范報告內容。

地理信息產業是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地理信息產業是以3S或3S+C(即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技術R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衛星通信技術C)空間信息技術為基礎,從事地理信息資源生產和服務的行業。

其產業鏈主要包括數據獲取、數據處理和數據應用。

(1)數據獲取。

數據獲取的方式主要分為地面工程測量平臺以及航空、航天遙感探測平臺采集。地面工程測量平臺,主要用于在近距離人工測量地理信息數據;航天平臺主要是指各類人造衛星、宇宙飛船、航天飛機等;航空平臺包括在大氣層內飛行的各類飛機、飛艇、氣球等,其中飛機是最主要、最常用的遙感平臺。

數據獲取的途徑主要包括來自各類遙感探測儀器、工程測量儀器以及衛星收發得來的地理信息數據。遙感探測儀器可分為圖像類型與非圖像類型兩大類。工程測量儀器包括經緯儀、水準儀、測距儀等多種設備儀器。

以無人機航空遙感平臺為例,無人機遙感系統由飛行平臺、便攜式地面站、地面遙控設備三部分組成,其中飛行平臺包括無人機、機載電子設備、任務荷載,區別無人機與普通航模飛機的關鍵因素是任務載荷。地面遙控設備一般是指操控飛機飛行以及起降等工作的無線電遙控器。無人機的地面配套設備就是便攜式地面站,針對無人機的飛行軌跡實時監控,并實現無人機遙感數據的采集。

(2)數據處理。

通過地面、航天、航空等方式采集的原始影像需要通過數據處理才能生成可用的信息。如對航空(或航天)照片進行數字微分糾正和鑲嵌,按一定圖幅范圍裁剪從而輸出數字正射影像圖DOM、標識地表建筑物、橋梁和樹木等高度從而生成數字表面模型DSM、用一組有序數值陣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實體地面模型DEM。此外,通過數據處理,也可將不同方式的數據采集結果進行融合,從而消除信息之間可能存在的冗余和矛盾,增加影像中信息透明度、改善精度、可靠性以及使用率,以形成對目標清晰、完整、準確的信息描述。

(3)數據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種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以采集、貯存、管理、處理分析和描述整個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氣層在內)與空間和地理分布有關的數據的空間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產業活動從核心技術研發與數據資源建設,到工程應用,再到銷售、咨詢和信息服務,形成了較長的產業鏈。地理信息系統的主要構成包括數據的獲取、數據的存儲與管理、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和數據的顯示與輸出。

以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角度來看,可以將地理信息系統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基礎軟件平臺、應用開發平臺以及應用系統(圖1-1-1)。應用系統即用戶特定要求的具體體現。應用開發平臺是在基礎軟件的平臺上結合某一特定的應用領域,抽象出這一類應用領域的一些基本需求,每一個應用領域都可以有它自己的應用開發平臺。基礎軟件平臺基礎軟件平臺是指管理、存儲、檢索以及集中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參與計算的基本操作的一個集合,也就是提供向上開發應用系統或專業技術應用平臺,提供最基本手段的一些軟件的集合。

圖1-0-1 地理信息系統層次劃分

國外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現狀

國際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總體狀況是:產值規模大、市場集中度高、技術發展迅速、產業政策比較健全。地理信息產業的世界市場主要分布在北美和西歐,美國在地理信息技術和市場方面居于全球領先地位,拉丁美洲、東歐、中東和亞太地區地理信息產業市場也正在蓬勃興起。GIS初期發展在北美和西歐,在各國建立地理空間數據集的推動下,它已經在世界很多地方發展起來,并獲得了諸多支持。這種支持包括州、省以及地方政府對建立地理信息系統的基金資助。政策基金的作用在于創造了地理信息系統的需求和服務,反過來又創造了一個產業。最初,數據精度低,生產周期達數月,涉及成本高,但是現在,技術的發展使以更低的價格獲取到高精度數據產品成為可能。近年來,產業的擴張和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是數據精度和及時性提高的結果。

在過去的幾年中,全球地理信息產業持續增長。即使在2008年、2009年,雖然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全球地理信息產業仍保持了一定的增長。

據美國馬薩諸塞州市場分析公司Daratech發布的研究報告,2007—2009年全球地理信息產業的增長率分別為17.4%、11%及13%。據Daratech最新估計,2011年全球地理信息產業的銷售額預計增長率8.3%。GIS數據是全球地理信息產業增長最快的一個部分,在過去的8年中以年平均增長率15.5%的速度增長,約為地理信息軟件和服務增長速度的兩倍。Daratech的估算顯示,隨著越來越多基于位置的數據得到應用,地理空間分析的應用也相應的得到了顯著增長。

據Daratech公司的調查表明,2009年,在包括數據、地理工程、GPS、攝影測量與遙感的GIS地理空間市場中,MDA公司營業收入居首。MDA是全球最主要的對地觀測衛星信息公司之一,提供先進的信息解決方案,捕獲并處理大量數據、改進商業部門和政府機構的決策制定及運作效率;傳遞大量信息的解決方案:復雜操作系統、個性化信息服務、電子信息產品;業務情報:數據收集、處理及管理,信息提取,發布,制定決策。可應用于農業、國防、災害管理、地質、冰、森林、水文、濕地監測、制圖等。其遙感數據地面衛星接收站占全世界的一半多,在RADARSAT計劃占主導地位。MDA公司是加拿大多倫多的上市公司,公司約有3200人,在加拿大、美國、英國有25個辦事機構。MDA公司擁有SAR衛星RadarSat-1的數據專有權,并負責衛星RadarSat-2的運營,還代理了ALOS、ENYISAT、GeoEye-1、IKONOS等衛星;MDA公司提供的服務應用于國防、農業、災害管理、地質勘探、海上冰塊探測、森林管理等領域。2008—2010年MDA公司的營業收入連續3年超過10億美元。

ESRI,美國環境系統研究所公司(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Inc.,簡稱Esri)為世界第二大地理信息企業。ESRI公司成立于1969年,總部設在美國加州RedLands市,是世界最大的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提供商。在全美各地都設有辦事處,世界各主要國家均設有分公司或者代理機構,全球員工總數超過4000名。Esri其多層次、可擴展,功能強大、開放性強的ArcGIS解決方案已經迅速成為提高政府部門和企業服務水平的重要工具。全球200多個國家超過百萬用戶單位正在使用Esri公司的GIS技術,以提高他們組織和管理業務的能力。在美國,Esri被認為是緊隨微軟、Oracle和IBM之后,美國聯邦政府最大的軟件供應商之一。近年來ESRI公司也開始為客戶提供包括軟件、應用、數據、解決方案等在內的綜合服務,其服務的行業覆蓋較廣,包括政府的行政管理、公共安全與應急減災、自然資源、交通運輸、公共事業等。

Bentley公司是全球第三大地理信息企業,該公司是在建筑、工程、施工(AEC)市場軟件中極具領先優勢的供應商,在該領域中占有42.1%的市場份額。《工程新聞記錄》評出的頂級設計公司中有近90%使用Bentley的產品。

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萌芽于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中國的地理信息產業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地理信息產業產值迅速增長。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2010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從業單位已近2萬家,產值近1000億元,“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率超過25%,“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率超過20%,如圖1-1-2所示,預計到2020年形成萬億元的年產值。

圖1-0-2 2009—2014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產值規模及年增長率

一般而言,我國學者定義的地理信息產業包括測繪服務業(包括工程測量和地圖出版)、遙感產業、地理信息系統產業、導航定位產業等。

測量市場方面,主要包括測量服務市場、測量軟件市場和測繪儀器市場。測量服務包括大地測量、航空攝影、工程測量、地籍測繪、房產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海洋測繪等,其中工程測量服務總值所占比重最高,達到48%。

遙感市場方面,根據國家遙感中心《中國遙感機構概覽》,2006年我國有專業遙感機構(企業和事業單位)共200多家。目前,我國已初步建成全國衛星遙感信息接收、處理、分發體系和衛星對地觀測應用體系。從事航空遙感的單位約有35家,分布在通用航空、軍隊、科研部門以及相關企業等17個部門或公司,其中25家擁有航攝飛機、15家擁有航攝儀、8家擁有自動沖洗設備。衛星遙感方面,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獲取主要依賴國外,目前約有十多家企業從事國外衛星遙感影像代理及增值服務,主要企業如北京視寶衛星圖像有限公司、四維世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國遙新天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主要銷售代理IKONOS、SPOT、QuickBird等衛星影像。我國遙感技術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門。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遙感技術體系與應用系統建設,對遙感技術的推廣起到了積極作用。我國現已擁有穩定運行的氣象衛星、海洋衛星、資源衛星等遙感衛星和科學實驗衛星。與之相對應,建立了國家管理部門和行業應用委員會,包括衛星氣象中心、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衛星海洋應用中心等多個遙感應用部門,成立了國土及礦產資源、海洋、石油、林業、冶金、煤炭等多個行業的遙感專業委員會。建立了一批遙感中心作為區域和行業遙感應用服務機構,如國家遙感中心、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水利部遙感技術應用中心等。在遙感應用研究方面,有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遙感地面站、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等設立的專門遙感研究機構。

地理信息系統市場方面,據估計我國現有從事GIS的專業企業數百家,大量IT企業也介入這一產業,從事系統集成和應用開發。我國GIS產業鏈正在形成,代表企業有:北京超圖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武漢中地數碼有限公司、武漢大學吉奧公司、北京靈圖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吉威數源公司、北京中遙地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理正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蒼穹數碼測繪有限公司、北京數字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數字政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科瑞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國內外典型的GIS軟件主要包括ArcGIS、MapInfo、Supermap和GeoStar等(表1-0-1)。

表1-0-1 國內外典型GIS軟件

產業園地理信息產業專利導航需求

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是2011年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與德清縣人民政府協議共建項目,于2012年5月正式啟動建設,目前已經初具規模,并吸引了近百家地理信息企業入駐。2012年,中國—聯合國地理信息國際論壇永久會址落戶產業園,進一步擴大了園區的影響力。2013年,產業園被認定為省高技術產業基地。2014年9月,德清縣對照《全省特色小鎮(街區)申報工作基本要求》,全面啟動建設總規劃面積3.6平方千米的地理信息小鎮。目前引進和培育80余家企業,其中測繪地理信息資質單位占85%,航空航天、信息等技術關聯的企業占10%,金融、中介單位等保障企業占5%。園區在金融、稅收、人才引進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2015年園區企業總產值近20億,正逐步成為帶動長三角的地理信息產業基地。在具體布局上,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和新興產業發展趨勢,精心謀劃了“一核兩翼”的產業布局。“一核”即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為地理信息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科技研發機構的集聚區。“兩翼”即遙感測繪裝備制造園和北斗導航裝備制造園,是產業園制造業基地。

課題組成員通過走訪調研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以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園區企業的實際需求進行了深入調研,整理、匯總了主要走訪企業的需求,包括:部分軟件企業擁有軟件著作權較多,在專利方面的布局意識較為薄弱;多數園區企業業務范圍僅涉及全產業鏈中的某些區段,分工較為細化;在全產業鏈中,與企業結合較為緊密的主要還是集中在工程探測、系統應用以及部分遙感探測技術上面。

針對上述需求,本課題組確定的研究內容如下:針對地理信息領域各重點分支技術進行檢索和態勢分析;針對主要國外申請人在該領域的專利布局進行分析,提出國內技術創新點和突破口;針對我國相關領域的專利布局情況,挑選出國內外主要競爭對手的重要專利,對比分析其專利技術特征,進行專利風險分析;針對技術創新點和突破口,結合我國在該領域的科研、產業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專利布局情況,給出相關領域專利技術布局策略以及促進產業發展的措施建議等。

國內外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政策

美國將地理信息技術與納米技術、生物技術并列為三大最重要的新興發展領域,法國已將地理信息作為優先發展的國家政策,日本正在全面推進“創造和發展基于地理信息的新產業和新服務”。澳大利亞制定了《空間信息產業行動綱領》,明確提出了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愿景、目標、戰略和行動指南。

我國國家層面的相關政策導引主要有以下幾條。

(1)黨和國家領導高度重視。2011年3月5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地理信息新型服務業態。圍繞這個命題,2011年5月23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帶領科技部部長、財政部部長、發改委主任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專門來到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調研,提出“測繪地理信息是經濟社會活動的重要基礎,是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條件,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內容,是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重要保障”等。

(2)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對發展地理信息產業提出要求:在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中,建立空間基礎設施及其信息應用服務體系,促進衛星在測繪、導航定位等方面的應用。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在六大領域出臺相關政策,提出明確要求:提升遙感數據獲取和處理能力,振興地理信息裝備制造,提高地理信息企業軟件國際競爭力、發展導航定位及位置服務、促進地理信息廣泛應用、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金融財稅、政府采購等方面給予支持等。

地理信息產業技術分解

在前期調研過程中,課題組與業內專家就地理信息產業技術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充分討論。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專利檢索和研究的可操作性,由于地理信息產業上游部分國防專利的保密性問題,最終合理選取研究范圍,將地理信息產業大體劃分為遙感探測技術、工程探測技術、數據處理技術與地理信息系統(GIS)四大部分,并對重點研究的技術分支作了進一步的細分。

通過初期的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區調研、多方溝通、資料收集工作,確定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專利導航分析課題的研究邊界為:遙感探測技術應用平臺、主要遙感探測器類型、主要工程探測儀器、圖像數據處理、GIS數據處理以及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應用。制定了如表1-0-2所示的技術分解表。

表1-0-2 地理信息產業技術分解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研究方法及相關術語

數據檢索與處理

(1)數據庫介紹。

①Derwent專利數據庫。Derwent專利數據庫(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 DI)將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 DWPI)與德溫特專利引文索引(Derwent Patents Citation Index, DPCI)加以整合,以每周更新的速度,提供全球專利信息。收錄了來自世界各地超過48家專利授予機構提供的增值專利信息,涵蓋5280萬份專利文獻和2400萬個同族專利(2013年6月)。每周更新并回溯至1963年,為研究人員提供世界范圍內的化學、電子與電氣以及工程技術領域內綜合全面的發明信息,是檢索全球專利最權威的數據庫。每條記錄除了包含相關的同族專利信息,還包括由各個行業的技術專家進行重新編寫的專利信息,如描述性的標題和摘要具有新穎性、技術關鍵、優點等的介紹。還可查找專利引用情況,建立專利與相關文獻之間的鏈接。用戶還可以利用Derwent Chemistry Resource展開化學結構檢索。同時,通過專利間引用與被引用這條線索可以幫助用戶迅速地跟蹤技術的最新進展;更可以利用其與Web of Science的連接,深入理解基礎研究與應用技術的互動與發展,進一步推動研究向應用的轉化。Derwent專利數據庫還具有以下特點:a.專利權屬人、專利發明人、主題詞為簡單的檢索入口,快速獲取基本信息,以節省時間。b.輔助檢索工具幫助您迅速找到相關的手工代碼(Derwent Mannual Codes)和分類代碼(Derwent Class Codes)并且通過點擊鼠標直接將相應的代碼添加到檢索框中,直接進行檢索。c.Derwent重新編寫的描述性的標題與摘要,使您避免面對專利書原有摘要與標題的晦澀難懂,迅速了解專利的重點內容,很快判斷是否是自己所需的資料。d.Derwent特有的深度索引,幫助您增加檢索的相關度,避免大量無關記錄的出現。e.檢索結果列表中列有每條專利對應的主要發明附圖,可以幫您迅速看到專利的主要的圖像資料。f.電子郵件定期跟蹤服務,幫您及時掌握行業內最新的專利申請情況。g.檢索輔助工具可以幫助您迅速查找相關的Derwent專業索引項。

②IncoPat專利數據庫。IncoPat是第一個將全球專利情報深度整合并翻譯為中文的專利數據庫,為中國的項目決策者、研發人員、知識產權管理人員提供科技創新情報的平臺,使用IncoPat可以查詢最新的技術發展,規避專利侵權風險,掌握競爭對手的研發動態,實現知識產權的商業價值。IncoPat完整收錄全球102個國家/組織/地區1億多件基礎專利數據,對22個主要國家的專利數據進行特殊收錄和加工處理,數據字段更完善,數據質量更高。對主要國家的題錄摘要進行了機器翻譯,提供了可供檢索的多語種標題摘要信息。對重點企業和機構的不同別名、譯名、母公司和子公司名稱,建立標準化的申請人名稱代碼表。IncoPat還具有下列特點:a.中國官方提供的專利信息中可供檢索的字段僅有20個左右,IncoPat針對全球數據進行深度整合后,可供檢索的字段達到206余個。檢索界面包括簡單檢索、高級檢索、批量檢索、引證檢索和法律檢索五種形式,可滿足普通用戶和專業用戶的不同檢索需求。b.IncoPat提供了數千萬件國外專利的中文標題和摘要,以及中國專利的英文標題和摘要,支持中英文雙語檢索和瀏覽全球專利,同時支持用小語種檢索和瀏覽小語種專利原文,語言不再是用戶獲取專利智慧的障礙。c.建立了各行業龍頭企業或機構的名稱代碼表,收錄了數萬家公司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名稱,以及中英文別名和譯名等信息,尤其對在中國進行專利布局的重要企業進行了系統的收錄,可以幫助用戶全面網羅競爭對手的專利。d.對中國法律狀態信息進行了加工整理,并對中國和美國的專利轉讓、許可、質押、訴訟、復審、無效等信息進行特別收錄,幫助用戶高效挖掘到最有價值的創新技術,掌握行業競爭態勢。e.特別收錄了專利的簡單同族和擴展同族信息,可對同族專利的優先權進行分析,更全面地把握競爭對手公司和目標技術領域的世界專利布局。檢索結果支持按簡單專利族進行合并,支持按同族數量排序。

(2)數據檢索。

本書采用的專利文獻數據主要來自Derwent專利數據庫和IncoPat專利數據庫,其中中文的專利數據使用IncoPat數據庫進行檢索,外文的專利數據使用德溫特數據庫(DWPI)進行檢索。

對地理信息產業涉及的各部分檢索內容運用“總—分—總”的檢索策略開展檢索。針對本項目產業覆蓋面廣,包括產業上、中、下游,各產業鏈交叉度有限等特點,在閱讀大量文獻和初步檢索的基礎上,將地理信息產業大致分為五大部分開展,分別檢索、匯總、分析、處理,共計涉及的數據主要包括:遙感探測平臺相關專利,遙感探測遙感器類型相關專利,工程測量相關專利,數據處理技術相關專利以及GIS系統的相關專利。由于涉及的技術領域較廣,涉及的分類號較多,很多并無明確的分類號,因此采取的檢索思路是:采用關鍵詞與分類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限定得到相對準確的范圍。構建得到的檢索關鍵詞及IPC分類如表1-0-3所示。

表1-0-3 地理信息產業相關檢索關鍵詞及IPC分類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全部的國內數據于2016年8月17日檢索完成。由于五大部分的數據所針對的技術領域不存在高度的包含與被包含關系,且檢索截止時間相對接近,因此在統計分析過程中忽略檢索截止時間不同所帶來的誤差和干擾。各技術分支檢索數據庫、表達式與命中數見下文,本節僅對各技術分支檢索表達式做陳述,各技術分支合并后的處理、去噪等過程在此不再詳述。

①遙感探測平臺相關中國專利檢索IncoPat檢索式如表1-0-4所示。

表1-0-4 遙感探測平臺相關檢索式

續表

續表

②遙感探測遙感器類型相關中國專利檢索IncoPat檢索式如表1-0-5所示。

表1-0-5 探測遙感器類型相關檢索式

續表

③工程測量相關中國專利檢索IncoPat檢索式如表1-0-6所示。

表1-0-6 工程測量相關檢索式

④數據處理技術相關中國專利檢索IncoPat檢索式如表1-0-7所示。

表1-0-7 數據處理技術相關檢索式

⑤GIS系統相關中國專利檢索IncoPat檢索式如表1-0-8所示。

表1-0-8 GIS系統相關檢索式

⑥遙感探測平臺相關全球專利檢索德溫特檢索式如表1-0-9所示。

表1-0-9 遙感探測平臺相關檢索式

⑦遙感探測遙感器類型相關全球專利檢索德溫特檢索式如表1-0-10所示。

表1-0-10 遙感探測遙感器類型相關檢索式

續表

續表

⑧工程測量相關全球專利檢索德溫特檢索式如表1-0-11所示。

表1-0-11 工程測量相關檢索式

⑨數據處理技術相關全球專利檢索德溫特檢索式如表1-0-12所示。

表1-0-12 數據處理技術相關檢索式

⑩GIS系統相關全球專利檢索德溫特檢索式如表1-0-13所示。

表1-0-13 GIS系統相關檢索式

(3)數據處理。

以地理信息產業為目標開展分塊檢索后,得到的文獻量噪聲較大,需要去噪、刪減;經初步分析后,認為檢索目標文獻具有以下特征:①各區塊專利文獻分界相對獨立清晰,相互之間IPC分類雖有重合,但通過關鍵詞限定后重疊面積較小;②檢索得到的目標文獻量適中。

任何一個檢索式都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噪聲,專利文獻的檢索過程主要是利用分類號和關鍵詞,因此檢索結果中的噪聲主要來源于以下兩方面:①分類號檢索帶來的噪聲,主要包括:分類不準導致的噪聲,如GIS系統應用涉及分類號較廣,對于相關邊界存在部分模糊難以一刀切的情形;②關鍵詞帶來的噪聲,主要包括:關鍵詞本身適用范圍廣而帶來的噪聲,如“GIS”除了表示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同時還是氣體絕緣變電站的英文名字簡稱GIS(Gas Insulated Substation),在直接采用GIS進行檢索時,就會帶入部分與地理信息系統不相關的電氣方面相關專利,形成另一類噪聲。

基于對噪聲來源的分析,確定了以下去噪策略:①利用分類號去噪,對檢索結果的分類號進行統計分析,將噪聲分類號分為兩類:a.大部不相關分類號,例如集成材檢索中得到的A部分類號——生活類,多數可以明確去除;b.在不同區塊檢索中明顯與區塊擬檢索目標專利不相關但與地理信息產業相關的噪聲,如在檢索航攝儀時帶入的相關無人機方面專利,由于在無人機已有專門分塊檢索,在進行航攝儀檢索時帶入的純無人機方面專利進行部分取舍。②利用關鍵詞去噪,例如在檢索全景攝像機領域相關專利時,過多引入設備監控裝置等大篇幅噪音專利,可以通過引入申請人名稱中的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測繪研究院等關鍵詞去噪。另外,在后續的標引過程中還會發現噪聲文獻,通過標引的過程同時去噪。

相關專利術語定義

本節對本書中反復出現的各種專利術語或現象,一并給出解釋。

項:同一項發明可能在多個國家或地區提出專利申請,Derwent專利數據庫將這些相關的多件申請作為一條記錄收錄。在進行專利申請數量統計時,對于數據庫中以一族(這里的族指的是同族專利中的族)數據的形式出現的一系列專利文獻,計算為1項。在一般情況下,專利申請的項數對應于技術的數量。

件:在進行專利申請數量統計時,例如為了分析申請人在不同國家、地區或組織所提出的專利申請的分布情況,將同族專利申請的分開分別進行統計,所得到的結果對應于申請的件數。1項專利申請可能對應于1件或多件專利申請。

同族專利:同一項發明創造在多個國家申請專利而產生的一組內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專利文獻出版物,稱為一個專利族或同族專利。從技術角度來看,屬于同一專利族的多件專利申請可視為同一項技術。在本書中,針對技術和專利技術原創國進行分析時,對同族專利進行了合并統計;針對專利在各個國家或地區的公開情況進行分析時,各件專利分別進行了統計。

專利所屬國家:在本書中,專利所屬的國家或地區是以專利首次申請的優先權國別來確定的,沒有優先權的專利申請以該項申請的最早申請國別確定。

有效專利:在本書中,有效專利是指截止到檢索日,專利權處于有效狀態的專利申請。

日期規定:依照最早優先權日確定每年的專利數量,無優先權日以最早申請日為準。

失效專利:在本書中,失效專利是指截止到檢索日,專利權處于失效狀態的專利申請。

在本次專利分析所采集的數據中,由于下列多種原因導致2013年后提出的專利申請的統計數量比實際上的申請量應當要少:PCT專利申請可能自申請日起30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之后才進入國家階段,從而導致與之相對應的國家公布時間更晚;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通常自申請日起18個月(要求提前公布的專利申請除外)才能被公布;其他國家專利申請公開滯后導致的申請量缺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汝城县| 贡觉县| 边坝县| 古田县| 锡林浩特市| 鹿泉市| 合水县| 萍乡市| SHOW| 鹤峰县| 永宁县| 南召县| 聂拉木县| 盘山县| 淄博市| 武功县| 海淀区| 云和县| 新化县| 北海市| 齐齐哈尔市| 手游| 沁源县| 徐州市| 营口市| 台北市| 昌宁县| 道孚县| 西乌| 伊春市| 桓仁| 贵阳市| 温泉县| 措勤县| 普格县| 盈江县| 邵阳市| 永顺县| 望都县|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