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聚焦:民間視角與傳播語境的合力

世界不是借由媒介來表現,世界就存在于媒介里。張耕云.數字媒介與藝術論析[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1.在我國迅速步入媒介融合時代的當下,網絡劇成為傳播語境下的藝術形態。它不僅僅是以互聯網技術為核心的視頻網站等平臺對于電視臺播映傳統電視劇的分流和補充,更是新傳播語境下對于審美表達的更新。在文化資本的自身矛盾中,網絡劇一方面遵從“文化追求無功利”的審美性表達,一方面又不得不服從于“資本追求盈利”的商業化模式,在這個悖論的博弈和較量中,傳播作為媒介通過發酵和過濾,逐步生成網絡劇獨特的藝術景觀。

1.平民化視角增強受眾黏性

馬爾庫塞認為,發達工業社會成功地壓制了人們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這個社會成為單向度的社會,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就成了單向度的人,單向度的人意味著認同現實、失去反思和批判精神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M].劉繼,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網絡劇作為傳播語境和消費文化的共同產物,受眾的喜好和共情成為其制作的重要參考指標。后現代主義和青年亞文化視閾下時間距離、空間距離的消失,對于保持距離感、保持思辨意識、保持批判精神的作品需求必然逐漸萎縮,這也受制于觀眾對網絡劇的心理需求主要是娛樂,而不是對某地域政治經濟文化的知識性了解。另外,歷史上相當長一段時間,傳統電視劇的制作播出依賴于各地電視臺,因此,電視劇也順理成章地承擔了宣傳各地形象的功能,一定程度上通過“宏大敘事”和“歷史視角”來扮演意識形態的文化載體這一角色。而網絡劇以“解構意義”“去中心”“去本質”為精神底色,以市場反應和經濟回報為目標,不再把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人文思想作為主要表達對象,也不再把主流話語和意識形態的嵌入作為創作中心,最明顯的審美特征就是視角向平民的轉移。

當資本為了滿足大眾需要而不斷拋棄個體性、實驗性、精英主義的前衛藝術時,更大的市場和更高的利潤通常會隨之而來。馬克思指出,任何精神產品生產的同時,都在生產它的消費對象。因此,與平民化視角相伴生的就是:文化產業陷入趣味越低越受歡迎、觀眾越消費這些產品趣味越低的怪圈。彭鋒.藝術學通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147.在這個怪圈的漩渦里,網絡劇自身內容上的俗化、價值上的空心化就不能避免。

網絡和電視臺播出后反應強烈、話題度較高的《歡樂頌2》《我的前半生》等都市情感類劇作,是妥協于傳播角力中受眾需求的作品代表,盡管他們的傳播方式是電視臺首播,網絡同步播映,但是網絡上的互動和話題性,說明它們已經具備了網絡劇的創作視角和傳播傾向。不管是《歡樂頌2》中背景不同、性格迥異的“歡樂五美”,還是《我的前半生》中掙脫婚姻困境追求個人實現的羅子君,她們本來應該作為職場女性和中產階層的精神代言,以自身追求事業理想和愛情婚姻的故事萃取出主人公們積極進取、時尚樂觀、自由灑脫的現代女性精神,然而事實上,歡樂五美所有的生存困境在鄰居的互相幫助中就可以得到解決,羅子君在不做陳俊生的全職太太之后,遇到了一個新的溫柔全能的“霸道總裁”,女性視角、女性困境和女性成長這樣極具價值和分量的主題,就被老譚、包奕凡、賀涵的各種無所不能、各種從天而降、各種“總裁甜”和各種“瓊瑤式”的橋段解構掉了。“新女性精神”的迅速消解滿足了平民視角對于都市女性和都市生活的主觀臆想,“烏托邦式”的童話情節帶著從“歡樂”滑向“娛樂”的消費特征,成為網絡和電視臺同播的“現象級”爆款,也是電視劇在網絡時代爭取更大平臺和市場的創作策略。

盡管為了適應大眾文化的趣味,贏得更多受眾的關注,網絡劇不得不選擇“俗”作為其精神核心,但它作為市場行為為了在資本鏈條中處于主動,在商業競爭中謀取利益,通俗的“平民化”視角也必須找到個性化、藝術化的審美表達,“通俗也要標新立異”彭鋒.藝術學通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147.。2017年優酷獨播的懸疑罪案劇《白夜追兇》,在播映后高人氣、高熱度和豆瓣高評分的背后,是網絡劇在劇情完整度、沖突密集度、情節邏輯性和制作精美度等方面的集中突破。內容上,《白夜追兇》通過“白夜雙生探案”的故事來拉動罪案題材的懸疑指數和勁爆尺度,也憑借潘粵明“一人飾兩角扮四種狀態”的精彩表演呈現著罪案主題表達的質感。雙胞胎哥哥關宏峰原為刑警隊長,弟弟關宏宇卻是滅門慘案“犯罪嫌疑人”,角色的設定極大地突出了罪案的“懸疑”要素,冷峻低沉的關宏峰和散漫痞氣的關宏宇在晝夜之間交替穿行,真相大白之前的每一次身份交換都在刀鋒上心驚肉跳地翻轉。白天推進著情節的展開和故事的講述,黑夜則上演著性格與經歷的翻轉、錯位與斷裂,情節的拉伸讓人物在白天與黑夜的輪值中步步驚心。“1+7”的主體劇情框架的運用,使貫穿的主題與獨立密集的案件有序展開,每個案件都節奏快速、邏輯縝密、懸念充足、刺激管夠,讓觀眾盡享燒腦的推理樂趣,可謂不著閑筆,盡得風流,雖然“重口”“燒腦”,滿足了受眾的對于文化的娛樂性和奇觀性消費,但不能否認的是,高品質原創和精良制作是推動網絡劇在“平民視角”上延長藝術生命,成為大眾文化和傳播產品爆款的一個重要條件。

2.高品質審美掌握市場“話語”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特別是2010年之后的網絡劇不僅上線的劇目總量穩步攀升,其發展動力也非常充足。以2017年全網上線的295部劇集為例,雖然劇目數量較之2016年的349部略有下降,但833億萬次的總播放量較2016年有大幅增長,網絡劇的類型也比過去兩年更加豐富、多元,涵蓋了喜劇、愛情、懸疑推理、青春校園、玄幻、言情、古代傳奇、科幻等23種類型骨朵數據.2017年網絡劇報告:年度總播放量猛增,口碑局頻出,好故事成制勝關鍵[R].2018.。數據說明,網絡劇發展已經逐漸由草創階段的野蠻生長開始向商業化、專業化、精品化轉軌,而是否順利轉軌則取決于作品能否提供精彩充實的內容、真實豐滿的人設、合理自洽的邏輯、富有美感的視覺影像以及精良的后期制作。在2014年以后,網絡劇與電視劇“同一標準、同一尺度”的表述越來越頻繁,2017年全國電視劇工作座談會正式提出的“兩個統一”(電視劇和網絡劇統一導向要求、統一行業標準),對網絡劇的規范化和精品化提供了政策推力,一些導向錯誤、主題惡俗、價值觀混亂、格調低下、制作粗糙的網絡劇被新的網劇大環境淘汰。在網絡受眾日益增長的需求、移動互聯平臺運作日益成熟、網絡劇創作蓬勃發展的基礎上,高品質的審美表達成為網絡劇立足于藝術與市場的最核心的要素。

根據海晏網絡小說改編而成的《瑯琊榜》通過“麒麟才子”梅長蘇平反冤案、扶持明君的艱辛歷程,借助跌宕起伏、出人意外的沖突設置,達到了“網感”與劇作主題的內部均衡,梅長蘇、霓凰、靖王等主人公因宏大而巧妙的情節架構更加立體動人,體現了制作團隊在網絡劇的研發、論證和創作環節的專業和誠意。在張弛有度的敘事節奏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之外,《瑯琊榜》在視覺審美和鏡頭語言上的精雕細琢也提升了全劇的品質,劇中大量的面部細微表情和肢體動作的長鏡頭,配合景深、變焦處理的“多重移動長拍鏡頭”等技巧不僅豐富了劇作的敘事結構,傳達了故事情景和人物的情緒變化,尤其為營造作品視覺美感提供了重要支撐。此外,《瑯琊榜》在服裝上的考證(如西漢服飾“地位越尊貴服飾顏色越深”的歷史特點),對中華文明“禮”文化的運用(如朝廷典儀和日常行禮叩拜)也均有記載和出處,在經受專業觀眾推敲的同時,也憑借高質量的考究細節獲取了觀眾的觀劇信任,以受眾的高話題度和市場的高回報率成為網劇爆款,成為“網感”照進現實的代表作品。

3.超文本生成拓寬傳播路徑

互聯網環境下的媒介融合使交互性、即時性成為網絡劇在社會維度最重要的表現,也是區別于傳統電視劇的重要特征。這種特征又反過來作用于網絡劇,通過彈幕、頁面評論、微博話題等對劇作或視頻進行“二度加工”。網絡劇因受眾的參與打破了原有的“自我講述”,從封閉完整的“元文本”變成了非線性、碎片化的“超文本”。在從“文本”到“超文本”的增殖過程中,既體現了青年亞文化語境下年輕受眾對于網絡文藝作品的參與意愿,也通過闡釋、惡搞、解構、評論等不同態度改寫了傳統媒體和劇作中傳播者和傳播內容的“中心”位置。而依托于移動互聯技術和視頻網站平臺,受眾從此無須受困于劇作本身規定好的“所指”,而是借由技術途徑在“能指”的海洋中遨游。因此,網絡劇既是一個“意義生成的場所,也是意義顛覆的空間”JOHNSON B. Writing, in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 ed[M]// Frank Lentricchia and Thomas McLaughli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40.,技術支持下的“強交互性”給予受眾更高的參與度、自由度和更強的主體性體驗,并通過受眾在“觀劇—評論—交流”的循環中不斷產生的新的“超文本”增強網絡劇的內容吸附力和傳播驅動力。

作為“超文本”的主要生成途徑,“彈幕”在網絡劇的觀看和傳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起源于日本并先后在“嗶哩嗶哩”等網站火爆之后,各視頻網站也紛紛上線了彈幕功能,這種以“密集如子彈”般從屏幕右方迅速滑向左方的“評論流”,在移動終端生成了呈現網絡劇情之外的一道新的動態屏幕。這個動態屏幕在受眾個體、視頻網站和制作方之間搭建了一個共時的虛擬交流平臺,在平臺上產生的陳述和交流因即時性(緊隨劇情)、瞬時性(顯示迅速消失)滿足了受眾基于趣味的體驗、基于個性的表達和基于互動的社交劉瑞紅,楊博.網絡劇營銷傳播的四大策略[J].傳媒,2016(11):71.等諸方面的心理和社會需求。以宮斗劇《延禧攻略》為例,網友在彈幕中既對劇作的服裝道具的配色方案給出了“意大利莫蘭迪”和“中國美學傳統”等不同角度,也圍繞劇情和人物性格展開了“共情”“搞笑”“顛覆”“戲謔”等各種風格的表達。如對女主魏瓔珞“電話式”發型的調侃,對皇后富察容音萬念俱灰自行了斷的不舍,對黑化后的爾晴、純妃“啥時候領盒飯”的期待,對太后“上一屆宮斗冠軍”的打趣等,都成為劇情之外凝聚人氣的新的場域,《延禧攻略》也因為異常火爆的彈幕推動了該劇的點擊量和傳播速度(見圖1-2)。

圖1-2 《延禧攻略》視頻彈幕截圖

而在互聯網、移動終端、制作方和網頁彈幕等技術的共同推動下,隨意的觀看方式、逐漸專業的劇作水準和日益增殖的“超文本”促進了全媒體視角下電視劇格局的轉變。其主要特征是從“先臺后網”(衛視首播、網絡跟播)逐漸轉變為“臺網同步”“先網后臺”,甚至是“網站獨播”。2015年《蜀山戰紀》在愛奇藝以付費模式首播后,2016年安徽衛視、江西衛視播出了更名后的《劍俠傳奇》首次打破了“網臺同步、網絡跟播”的慣例,《青云志》《老九門》等緊隨其后效仿。到2017年,全網獨播的網絡劇已經占上線網絡劇的94%,獨播劇逐步成為主流業態,“先網后臺”或僅在互聯網播出的模式賦予了網絡劇“超級劇集”的話語權力和資本環節的營銷優勢。網絡劇不再只是小眾、低俗、粗糙的短視頻,網臺聯播從視頻劇集依托電視臺平臺效應變成了“網生”超級劇集吸引電視臺跟播的新態勢,這種新的傳播方式正在以強有力的“反哺”能力豐富著電視劇業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邑县| 娱乐| 保山市| 泽普县| 赞皇县| 白山市| 辉南县| 望奎县| 河曲县| 遵化市| 江川县| 威信县| 阆中市| 通江县| 耒阳市| 政和县| 壶关县| 上蔡县| 舞钢市| 红安县| 漳浦县| 辽中县| 晋城| 平塘县| 通化县| 安龙县| 额济纳旗| 双柏县| 临武县| 宝鸡市| 民县| 都江堰市| 金沙县| 高平市| 白城市| 义乌市| 确山县| 昭觉县| 玉龙| 洛宁县| 永嘉县|